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平洋戰場日本武士道狂妄挑戰盟軍實力 裕仁天皇看清了啥結局

太平洋戰場日本武士道狂妄挑戰盟軍實力 裕仁天皇看清了啥結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太平洋戰場,雖比蘇德戰爭晚半年打響,但也歷時近四年的血雨腥風,最終以日本戰敗投降宣告結束。

太平洋戰場日本武士道狂妄挑戰盟軍實力  裕仁天皇看清了啥結局

詞條上定義:太平洋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期間進行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東亞地區。

關於這場戰爭給人類歷史帶來的災難,說其觸目驚心毫不誇張,它有著難以進行詳細統計的具體損失與傷亡數字,其驚天動地的氣勢也堪稱人類戰爭史上的絕筆。

更彌足珍貴的是,這場戰爭給世人帶來的反思和教訓。太平洋戰爭最終勝利的重大意義,是它使亞洲各國擺脫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奴役,走向民族獨立和解放。

有人說,日本在二戰中險些戰勝美國,這純是夢囈之語。因為參戰雙方實力的各種對比,已註定日本是必敗的。

也有人說,單從交戰雙方實力對比上來講,太平洋戰場實際是一場不成比例的搏殺。狂妄自大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靠的是自不量力的武士道精神;而以美國為首的盟軍依靠的則是強大的經濟實力和道義支持。

史料記載,太平洋戰場雙方共計上陣兵力6000多萬人,並有15億人受到戰爭牽連。

網路上,有關這場逝去並不久遠戰爭的各類史料多如牛毛,絕對會把人看得頭暈目眩。

作為後來人,我們不妨從史海中撈取一些數據,看看這場戰爭中一些有內涵的對比:

戰前雙方的陸海空三軍力量的對比上,日本似乎劣勢並不大:陸軍方面,日軍作戰部隊約25萬人,美英等國同盟軍作戰部隊約35萬人;海軍方面日本可出動艦艇232艘,其中航母10艘,盟軍可出動艦艇219艘,其中航母3艘;空軍方面日本第一線作戰飛機約1540架,盟軍約646架,但有35架被喻為「空中堡壘」的B-17遠程轟炸機。

在1941年的國力對比上,日本工業產值為90億美元,美國卻是2000多億美元。日本年產鋼580萬噸,年產彈藥可達50萬噸,美國產鋼3300多萬噸。工業潛力在開戰之前還沒有被激活。

太平洋戰場日本武士道狂妄挑戰盟軍實力  裕仁天皇看清了啥結局

太平洋戰爭的戰場是遼闊的海洋,海上作戰裝備和能力顯得格外醒目。

對比一下戰爭進行中的1941至1945年雙方海上實力變化情況:此間,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而在同一時期,美國生產了航母141艘、戰列艦10艘、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僅從數量上,已不難看出日美在生產能力上的差距。日本整個二戰期間僅建造了63艘驅逐艦,美國在同一時期卻有740餘艘艦艇建成下水。

另據相關史料不完全統計,美國在1945年時,達到年產四萬架軍用飛機、兩萬輛作戰坦克的水平,並且全國兵力也達到了1050萬人規模。

空軍方面,日軍在整個二戰中使用的多數是零式及其改造機型,而美軍則不斷研發新機型,日本完全無法在空戰實力方面與美軍進行比較。

戰爭爆發之初,日軍一度攻勢兇猛,他們在偷襲了珍珠港數小時後,就轟炸了棉蘭老島的達沃城,接著又轟炸了克拉克機場和卡維特海軍基地。1941年12月9日轟炸了馬尼拉。1941年12月10日,在北呂宋的阿帕里和維甘登陸兩天後,又在南呂宋的累加斯皮登陸。1941年12月24日,日軍主力在仁牙因登陸。同一天,日軍在阿蒂莫南登陸,然後向馬尼拉實施向心攻擊。1942年1月2日,日軍佔領馬尼拉。當時令麥克阿瑟統率的美、菲守軍無力抵抗,不得不退至巴丹。

從1942年4月18日,美軍轟炸機由航空母艦大黃蜂號上起飛轟炸東京起,以美國為首的盟軍拉開了反攻的序幕。

不可否認,日軍士兵的作戰意志在武士道精神蠱惑下無疑是很強的。但打仗不是光靠精神意志就可以長久維持的。由於美國強大國力的支撐,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中後期已經牢牢掌握了制空權和制海權,日軍則完全處在被動挨打的地步。

歷經珊瑚海戰役、東南亞戰爭、瓜島戰役、菲律賓海戰、萊特灣海戰,特別是中途島海戰,美軍開始由戰略防禦轉為進攻。到1944年6月16日,美軍B-29轟炸機直接轟炸日本九州,將戰火直接燒到了日本本土。

太平洋戰場日本武士道狂妄挑戰盟軍實力  裕仁天皇看清了啥結局

史料介紹,戰時日本城市居民中總計有850萬人逃往農村,工廠工人的缺勤率到1945年7月已達49%。日本經濟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600多家主要軍事工廠不是被炸毀就是遭到嚴重破壞。

參戰部隊傷亡情況最能體現戰局走勢

戰事未結束,就約有120多萬日軍在太平洋戰場被美軍擊斃,占戰爭中日軍死亡總數的64%。這是日本戰敗的命脈所在。從珍珠港海戰到日本投降,在太平洋戰場,日軍總共死亡150萬多人,其中陸軍110萬,海軍40萬,這不包括受傷和失蹤的數據。

美軍傷亡43萬人,其中死亡12萬。太平洋海戰是英美聯合作戰,英國也有損失的,但和美國人比少很多。

在1944年10月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戰----萊特灣大海戰中, 日軍損失航空母艦等戰艦31艘,損失飛機500架,傷亡約1萬人。美軍損失航空母艦等戰艦7艘,損失飛機100餘架,傷亡2800餘人。日本海軍則遭到毀滅性打擊,不再對美國海軍構成重大威脅。

接下來的1945年2月至3月的硫磺島戰爭中,日軍守備部隊陣亡、被俘共計23388人。美軍陣亡6821人,傷亡共計28686人。

與海島爭奪同步進行的,是把日本真正送進投降舞台的「戰略大轟炸」。 從1944年11月起,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美空軍主要對日本的東京、名古屋、大阪、神戶、橫濱、八潘和川崎等大城市進行了戰略轟炸。轟炸造成的損失相當嚴重,僅東京就死亡近9萬人,受傷6.2萬人,無家可歸者達257萬多人。

然而在硫磺島的慘重傷亡,使美軍的高層意識到假如進攻日本本土,一定會碰到比在硫磺島更頑強的反抗,美軍的傷亡將會更慘重,因此,美國決定對日本使用原子彈,很大程度上是出於擔心在日本本土登陸將會遭到類似硫磺島那樣的巨大代價。

雙方部隊指揮員的戰損不可不說:在這場戰爭中,日軍陣亡和死於各類事故的少將以上軍官達150多名,其中最有影響的是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元兇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

美軍陣亡的有準將以上將軍約9位,其中太平洋地區陸軍航空兵司令哈蒙中將1945年是因飛機失事身亡。陣亡的也有幾位,如西奧多·埃德遜·錢德勒海軍少將,在1945年1月7日座艦遭日軍神風自殺飛機攻擊而陣亡。損失的最高將領是美第十軍團中將司令巴克納。他在視察前沿時遭炮擊身亡。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對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8月8日150萬蘇軍出兵中國東北,橫掃日本關東軍主力。日本裕仁天皇首先看到了大和民族面臨亡國滅種威脅,無奈宣布無條件投降。

太平洋戰場日本武士道狂妄挑戰盟軍實力  裕仁天皇看清了啥結局

西方一位戰略理論家在其《戰爭論》中認為,「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事實上,戰爭更是經濟的延續。

美國所以能在太平洋戰場打敗狂熱的日本軍國主義,日本所以最後投降,各自的經濟實力是主要原因。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本欄目,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本文配圖均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心春秋 的精彩文章:

清末民初「北洋」名氣最大 它與俗稱的南 西 東三洋有什麼不同
首座世界盃足球賽獎盃並不是大力神杯 原件很傳奇或早已灰飛煙滅

TAG:掌心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