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提多書苑】四登太興山

【提多書苑】四登太興山

【提多書苑】四登太興山(張昆散文)

(西 安) 張 昆

有的人,與之相處久了,方顯出其可愛與可敬之處,所謂:知之愈多,愛之愈深。位於秦嶺北麓的太興山,也與這樣的人一樣,只有你不畏艱險,登臨岱頂、登臨天外峰鐵廟,你才能領略到它的丰姿和神韻。

太興山,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庫峪內,號稱「終南第一峰」,主峰海拔2340米。對這「終南第一峰」的神往,吸引著我在六年中先後四次攀登。

第一次登太興山是在2006年5月。由於登山前一周下了大雨,很幸運在此欣賞到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雪景。不幸的是由於積雪泥濘,在爬至508級的長天梯後,積雪漫過鞋子,只能遺憾地折返。

第二次登太興山是在2008年8月,終於過了五龍宮。此時的太興山,景色尤其峻美,環顧四周,天高雲淡,諸峰羅列似聚會。到此,使人感覺心曠神怡。過觀音廟再走約20分鐘,到達「終南第一峰」碑刻處。此前上山一路沒用手抓,此時卻不由得手腳並用了,眼睛只顧一味看著路,不敢回頭或是向西側張望,讓人第一次感受到了險的魅力。這次登山了岱頂,並不顧懸掛著「山路奇險,遊人止步」的安全警示牌的阻擋,與同伴繼續前行。走不遠,被一塊巨石擋住去路,懸崖千仞,讓人感覺只有插翅才能飛過去。再往下望,更是心驚膽戰,難免油然而生回返之意。如果說華山的回心石是遊人考慮到山高路遠而回心,這裡的回心石卻是遊人懼怕根本無法跨越才回心。

2010年6月我第三次登太興山。再次翻過回心石,又往前進了一步,費力走到了老君犁溝邊上。鐵廟那邊,有彩旗招展,還傳來陣陣烏鴉的凄涼叫聲,同伴的阻止,加上我也有些膽怯,一猶豫,最後還是放棄了登頂的努力,再次帶著遺憾下了山。

去年6月第四次來登魂牽夢縈的太興山。早上6:20便來到山腳下,無心駐足觀景,一氣直奔南天門,才第一次歇息。太興山像一位養在深閨人未識、不施朱粉的大美人,幾乎沒有任何商業開發,還是我前幾次來的那樣。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蔭。一草一木、一石一景,前幾次登山的情景,歷歷如昨,難以忘卻!

此時,山外連晴數日,持續高溫,酷熱難耐,這裡卻是上山幾乎都未出汗。即使不在樹蔭下,歇息時隨便坐在一塊石頭上,頭上曬著太陽不覺得太熱,屁股倒還感覺冰涼。過508級台階天梯、觀音廟,攀上岱頂,終於第三次越過回心石、猴子抱柱,並且還穿過了老君犁溝、鐵籬笆橋,在9:20來到「騎馬石」前。此時,比我還小兩三歲的同伴看著奇險無比的山勢,感嘆道:「我的天哪!我也算是能爬山的人,這會兒腿都發軟了。我不過去了。」此刻整個世界彷彿只有湛藍的天空、峭壁如削的天外峰、鐵廟和我們倆。山路(其實可以說根本無路)如此崎嶇,又沒有華山那樣安全完備的防護設施。我也忐忑不安,如果他再堅持一下,我肯定同意折返了。但是這次不過去,以後體力與心理承受能力、毅力可能會越來越差……不能第四次把遺憾帶下山!這是一處魚脊梁骨似的山樑,兩邊是萬丈深淵,人都不敢也無法站著行走。我們騎在石上,戰戰兢兢地往前挪,然後拽著一根鐵索,總算是越過了此處天險。功夫不負有心人!幸運的是這竟是最後一道險關!大約過了十多分鐘,我們順利登臨到鐵廟,9:50便與鐵廟親密接觸了!

從山頂到最高點鐵廟的路異常艱險,當地人流傳著「100個人99個過不去」的話。若有勇者,能攀登上去,就叫「過天」,因此岱頂的這個姊妹峰被稱為「天外峰」。站在鐵廟跟前,三十多年來,我第一次打心坎里服自己了,真的是一覽眾山小,無限風光在險峰。群峰低矮,拱衛過來,似乎都在向我們表示祝賀。此時,萬里無雲的晴空飛過一架飛機,到底是在海拔2340米的高處,那飛機比平時在地面上看到的大好幾倍呢!

環顧四周,俯瞰諸嶺,明暗相間,溝壑縱橫,怪石嶙峋,綠白相襯,似這像那,全憑觀者的感受。在大自然面前,一切人工的雕琢最多只是個點綴而已!向北遠眺關中平原,田野如織錦,道路似玉帶,好一幅美麗的自然山水田園畫卷!

慨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更驚嘆據說是明朝萬曆年間鑄造的這座重達千斤的鐵廟!我們這些攀登者兩手空空爬上來都覺得艱難異常,也不知偉大的先民們是怎樣把那重達千斤的鐵廟置於這絕壁巔峰之上的?

華山堪稱奇險天下第一山,但太興山也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華山若有靈性,也要在太興山面前慨嘆「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戀戀不捨、帶著實現夙願的滿足興緻朝山下走去。剛才溢滿心懷的幸福感、滿足感好像淡了許多。其實,幸福是在過程之中,而不是在結果那個點上。正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我希望有關部門在充分保護太興山原生態的前提下,給太興山化點淡妝,適當改善道路交通和旅遊服務狀況,適當地在幾個險關處增加安全防護設施,讓太興山這位清水芙蓉般的美人傲立於中國山峰美人之林!

(作者為中國實力派書畫家協會會員、媒體聯盟時代名家陝西版主編、中華風采人物全媒體藝術顧問/編委、提多書院文學部部長/文學院士、意不盡傳媒中心網理事/副主編、望月文學雜誌特約作家/編委、《陝西市政》雜誌兼陝西市政網特邀編輯、《細鱗河》報編委)

作者簡介:

張昆,筆名虎燮,1981年5月31日出生,陝西省西安市人,大學文化,現為陝西西安一家國有機械廠普通職員,負責單位宣傳策劃工作,業務愛好寫作。同時也兼任中國實力派書畫家協會會員、媒體聯盟時代名家陝西版主編、中華風采人物全媒體藝術顧問/編委、提多書院文學部部長/文學院士、意不盡傳媒中心網理事/副主編、望月文學雜誌特約作家/編委、《陝西市政》雜誌兼陝西市政網特邀編輯、《細鱗河》報編委職務。從1998年開始文學創作,迄今為止,已發表作品數百篇。其中,部分作品還屢獲文學大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提多書院 的精彩文章:

TAG:提多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