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線上線下交鋒十年之後,剩下了什麼

線上線下交鋒十年之後,剩下了什麼

商業模式在一代代變更

到底什麼才是最適合我們的

······

「電子商務」這一詞以舶來品的身份翻弄中國商業近二十年,這一切都源自於一位其貌不揚的男人。很多人經常盯著大屏幕,目不斜視的聽著他激昂亢奮的演講,希望從這個男人的話語間捕捉到商業奧秘,實現振翅高飛的創業夢,人生之路從此改變,站在商業大佬雲集的金字塔上指點江山。

創業在無數年輕人身上點燃青春的激情,敢闖敢拼是時代創業者不可或缺的標籤,這個時代的機遇不是留給有能力人的,不是留給有準備人的,也不是留給有想法人的。而是留給那些為夢想堅持不斷努力,越挫越勇的人的。創業的洪流如雲霞般漫卷天際,總會在經歷過一次次風的洗禮後,變得單薄。能堅持到最後,不懷疑自己的創業者更是少之又少。一手締造了阿里巴巴的馬雲就是這樣的一個人,10年,馬雲在一片「電子商務在中國沒有未來」的噓聲中,憑著自己對互聯網未來命運的精準判斷,以義無反顧的決絕投入到中國電商的事業中,不斷創造一個個神話。最終,實現了「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承諾。

中國電商的神話是中國人共同創造的奇蹟,卻不能忽視馬雲在其中起到的關鍵作用。可以說,如果沒有馬雲的推進,中國電商的高潮期還會多走幾年的探索之路。把控著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平台的他卻要放棄自己傾注心血並一手養大的「電商」,轉而擁抱新零售。

2016年10月13日的阿里雲棲大會以及「雙十一」當晚的狂歡晚會上,阿里和馬雲都在反覆輸出、強化一種新的價值理念,「純電商的時代很快就會結束,未來的10年、20年將沒有電子商務,取而代之的是『新零售』」。聽起來是那麼不可思議,有種末世的悲哀味道。馬雲都這麼不看好電商的未來前景,那些還在拚命想擠上這條船的不是更絕望。傳統的線下零售企業看到這裡,應該激動地不能自已了吧。

「新零售」一詞,按照馬雲的說法,是將線上「雲平台」與線下銷售門店或生產商結合在一起,同時結合新物流消滅庫存、減少囤貨量。換一種說法就是線上平台的搭架已經規模成型,轉戰線下,以實體經濟為入口,升級消費者體驗需求功能。

事實上從2015年開始,馬雲就啟動了「線上到線下」的策略,去年8月,阿里巴巴斥資45億美元入股電子產品及大家電零售商蘇寧雲商集團,成為第二大股東。

今年年初,國內第一家託身於互聯網的百貨門店——銀泰下沙工廠店開業,取義「蟠桃」的淘品牌不斷入駐該店,截至「雙十一」,已有近40個淘品牌入駐。11月6日,一家近500平米的淘品牌集合店在杭州銀泰百貨下沙工廠店正式亮相,已與天貓自動同價,貨品、價格、倉儲、物流、結算也實現線上線下完全融合。

從這些訊息的內容來看,馬雲所說的無電商不過是電商在融合了線下的實體店後,再一次進化升級的版本。對傳統企業來說無疑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毀滅,這種玩法最可怕在於自我淘汰的機制。即便是入駐淘寶天貓的商業,也有可能因為核心競爭力的不足被「阿里媽媽」拋棄。很容易形成大品牌藉助阿里的大流量成為利益收割者,而小商家難逃在洗牌中自我淘汰的命運。

大象數據推出的智慧店商共享管理平台,真正服務與實體商戶,幫助實體商戶拓客、引流。其消費折扣共享管理平台,讓商家和消費者在完成訂單的同時,達成利潤分配,天天有錢進賬。這樣更好的幫助商戶留住客戶,實現復購。消費者也可以通過大象數據平台,實現推廣收益,推廣的人越多,消費越多收益越大,實現創業增收。

便民利民的理念是大象數據企業發展的風向標,以能更好的服務消費者為企業使命。得到消費者的認同,才可能匯聚更多產業入駐大象數據。讓千企百業相信大象數據是實心做事,幫扶傳統企業的。所以,大象數據從沒有放棄對自身不斷強大的追求。因為,只有自己強大了,才會有底氣和實力幫助到更多人。

線上線下的融合,是我國電商產業和傳統行業一次次交鋒,不斷碰撞後,從自身出發反思自身不足而做出的一成熟決定。最終的握手言和,將是再創中國商業巔峰,共同努力邁出的一小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數據 的精彩文章:

TAG:大象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