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富士康上市走「特殊通道」說得通

富士康上市走「特殊通道」說得通

資本市場各項制度建設要服從、服務於國家戰略,要遵循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創新創業等目標。對於那些IPO質量不合格的「帶病」企業要堅決嚴審、淘汰,對於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等企業,則不該有狹隘的門戶之見,更應持開放的胸懷和包容的心態

由鴻海精密集團間接持有100%權益的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在中國證監會預披露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富士康IPO申報進度之快,一時成為輿論關注熱點。

有觀點認為,富士康屬於台資企業,按理說不在A股規定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範疇之內。有人質疑,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不滿3年,不符合有關規定,開闢「特殊通道」合不合理。

該如何看待富士康這個特例?一般A股企業成功上市的流程要經過申報、受理、預先披露、反饋會、反饋意見回復、更新預先披露、初審會、發審委、核准發行等多個環節,僅預先披露到反饋意見這一環節,平均要花半年左右時間。富士康從2月9日預先披露,到2月22日反饋後更新預先披露,中間只用了2周時間,申報速度確實很快。但是,若簡單對比這種時間、財務指標等條件就對審核結果產生質疑未免有些片面。

從技術層面看,走「特殊通道」、加快IPO審核的企業在A股並不鮮見。此前,中國電建、中國建築、中國國旅等公司都曾經走過特殊通道實現IPO提速。可以說,監管部門出於成立年限、出資比例、股東結構等考慮,特批部分IPO案例與現有的各項規章制度並不相悖。

從市場本身看,資本市場的繁榮要依靠上市公司的發展,各地權益類市場的競爭就是對優質上市公司的爭奪。脫離優質上市公司去談投資者權益保護,別說是證券交易所無法生存下去,就連市場本身的流動性和活躍性都無法保障。富士康是全球高端製造業的重要企業之一,留住這類企業在國內上市,對我國資本市場穩定和經濟健康發展有益。

從制度建設看,證券市場的發展不可能脫離經濟發展要求和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單獨存在。無論是IPO速度、頻率,還是擬上市企業的標準,股票發行制度既要服務於實體經濟,又必須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歸根結底,資本市場的各項制度建設要服從、服務於國家戰略,要遵循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創新創業等目標。對於那些IPO質量不合格的「帶病」企業要堅決嚴審、淘汰,對於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等企業,則不該有狹隘的門戶之見,更應持開放的胸懷和包容的心態。

當然,富士康案例也折射出當前新股發行制度還有待完善之處。管理部門不妨把成功的嘗試製度化、法治化,以吸引更多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企業入場。一方面,應繼續推進以股票發行制度為重要內容的資本市場改革,通過制度創新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這也是剛結束的證監會系統2018年工作會議提出「要吸收國際資本市場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與方法,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的應有之義。另一方面,應進一步解放思想,提升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吸引更多的「富士康們」,推動資本市場主體多元化和市場體系的完善,從而實現引進更多資金、提升市場效率、提高上市公司管理水平等目的。周 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感知山東 的精彩文章:

威海又現匿名捐款組合 兩位老人慈善捐款39萬元
山東濟寧:年夜飯供應單位須冰箱留樣48小時

TAG:感知山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