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一卷衛生紙,如何讓台灣人民不淡定?

一卷衛生紙,如何讓台灣人民不淡定?

新年伊始,長假休整過後,人們都在緊張投入新一年的工作中。

然而,台灣人民卻畫風清奇地開始瘋搶衛生紙。

據台聯合新聞網26日報道,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對此表示,農曆開春第一周,全島民眾卻在搶衛生紙,蔡當局束手無策。

菠菜們可能不太理解,衛生紙既不是救命神葯,又不是飽腹食物,有啥好搶?

原來,由於紙漿等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揚,台灣衛生紙業者紛紛喊漲,預計3月中調整價格,漲幅10%至30%,平均每箱漲價60元新台幣(約合人民幣13元)。

這才引發民眾瘋狂掃貨、囤貨。

無論各超市賣場還是電商平台,衛生紙貨架上只要一上新品,瞬間搶光。

甚至補貨的工作人員都沒來得及拆包裝,市民就幾箱幾箱往購物車裡搬,畫面既荒誕又讓人感到心酸。

更匪疑所思的是,據3月初的報道,連紙尿布都缺貨了。

這場景,大家應該還有類似的印象。

早幾年SARS爆發的時候,大陸多個地區不也出現過瘋狂搶鹽、搶板藍根的荒唐景象?

越是伸手可得,見慣不怪的東西,越容易綁架人的生活。

你對它習以為常,不知不覺中就離不開它了。

這時只要有一丁點事情,威脅到你使用,你就瞬間不淡定了。

衛生紙不像鹽,擁有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讓人類對它無法割捨。衛生紙的歷史,其實也就一個世紀而己。

發明衛生紙的人叫亞瑟?斯科特(Arthur Scott),他是美國19世紀末的一位紙業大亨。

起初,斯科特紙業公司生產的大多是書寫紙、列印紙、廣告用紙等,那時根本沒有「衛生紙」的概念。

沒有衛生紙的時候,人們都在用什麼?

講究一點的用絲綢手絹,中產階級用不起絲綢也起碼是棉麻,窮人可能隨便就著衣袖衣襟擦一擦了事。

衛生紙的發明,其實是一個意外。

1907年的時候,斯科特公司採購了一大批紙張材料,可是呢,這批紙張因為運輸途中出了毗漏,紙張全部受潮作廢。

面對一倉庫的廢紙,公司領導們抓破頭皮,除了將紙張退回給供應商減少點損失,也想不出更好的招了。

作為決策人,斯科特並不甘心,因為就算退回去,也挽回不了多少。

正當他茶飯不思的時候,有一件事給了他啟發。

當年,賓西法尼亞州的費城隔三差五就爆發流感,尤其是在學校等人口密集的地方。

學生們整日掛著鼻涕上課,噴嚏此起彼伏,影響課堂也罷了,還容易交叉感染。

當時有個聰明的老師,找了些質地柔軟的紙,剪成一塊塊發給得病的學生,並囑咐他們,用過就扔掉,不可重複使用。

這方法只是急中生智,卻收到不錯的效果,大大減少了病毒的交叉感染,當地報紙進行了報道。

斯科特得知這事之後,商人的敏感,讓他嗅到了商機。

受潮後的那批紙張,不正好可以加工成「衛生紙」嗎?

而那位老師將紙剪成一塊塊的作法,正好給了他靈感,把衛生紙做成卷狀,中間壓下一條條撕痕,方便撕成塊狀。

反正那批紙放著也是作廢,何不死馬當活馬醫?

於是他當即拍板,將紙張進行一些必要的加工,做成捲紙。

這種長條又柔軟的紙,撕開後每一塊長18英寸,寬13英寸,命名為「Sani-Towels」(桑尼紙巾),當年的廣告語是:一人使用一次即棄。

斯科特把這種衛生紙推銷到商場、工廠、學校等場所如廁使用,由於輕巧便捷,大受歡迎。

一年後,衛生紙就已普及到了美國一般家庭中,該公司創下了巨額利潤。

如今,衛生紙的運用場景大大超出你想像,我們幾乎每天隨身攜帶。

如果斯科特沒有發明推廣衛生紙,波叔都不敢想像現在的生活是什麼樣。

所以不得不承認,衛生紙真是個偉大的發明。

好東西就是這樣,一旦你沾上它,怎能說割捨就割?

現在你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台灣人會為紙瘋狂。

本來就是低價的生活必須品,你說漲價就漲價,還漲那麼多,狗急了還會跳牆呢。

儘管當局稱衛生紙的供應充足,號召市民不必搶,但是從眾心理嘛,連鎖反應已經起了,哪會說停就停。

有報道稱,為了囤積衛生紙,灣台人甚至把手伸向內地,某東某寶成了他們的主要進貨渠道。

但是這樣一來,運費比衛生紙還貴,可以說是非常心酸了。

看著自己桌上常備不缺的衛生紙,菠菜們有沒有倍感欣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波叔很忙 的精彩文章:

有大米、燕麥、藜麥、黑米、紫薯……這樣一碗飯,才是好飯
如何才能嫁給羽生結弦一樣的男神?

TAG:波叔很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