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陣春風吹酒醒

一陣春風吹酒醒

走過的路,讀過的書,苟且過的生活,

都記在這裡。

圖片來源:網路

1/

春天,適合自斟自飲,也無需感慨孤獨還是寂寞,更無需東施效顰,學李白舉杯邀明月。

知道自己的影子很輕,輕到無法在地面留下任何蹤跡。

春天,也讓一個人越來越簡單,簡單到終於知道自身的分量,簡單到終於再聽見別人用才華這種奢華的詞語評價自己,是一種臉紅心跳的尷尬。

2/

用心聞一聞,你會聞到春風裡有酒香。

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春天,自古以來就與美好相關。勞作一年,冬去春來,在春天慢慢品嘗一杯親手釀製的美酒,那是何等的愜意。

一年之計在於春,從一杯春酒開始,走向更長遠的歲月。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你看,杜牧眼裡的江南春天,青山綠水之間,酒旗獵獵,酒香陣陣,春光明媚,酒不醉人人自醉。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你看,馮延巳眼裡的春天,全是一個女人對丈夫情真意切的祝福與祈願。春天,竟然也是關聯愛情的季節。

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你看,朱敦儒眼裡的春天,儘管世事短如春夢,依然可以品好酒,賞花開。我想,詩人是又一個真正懂得李白的人,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你看,毛滂眼裡的春天,月亮都被酒香吸引,破窗而入,來看一看酒濃夢深的人。誰是喝酒的人,誰是觀月的人,又何必分得那麼清楚。

在春天,蘇軾說,料峭春風吹酒醒,一蓑煙雨任平生。在春天,蘇軾還說,半壕春水一城花,休對故人思故國,詩酒趁年華。蘇軾之所以曠達,也許就是因為他真正領略了春天的美好吧。

在春天,一切希望和開始都可以說給春風,說給春雨,說給自己,然後義無反顧的向遠方走去。

3/

春天,適合感慨所有與酒有關的文字。

酒,並不屬於開門七件事中的一件,因為酒遠比柴米油鹽醬醋茶重要得多。無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

這讓酒成為一種象徵。

酒文化,自然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沒有酒,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失去很多醉人的味道。

在唐詩宋詞中品味,那一個又一個詩意與酒意雙劍合璧縱橫江湖的人,就本能的感受到酒的神奇,甚至是一種高貴。一個人如果不能在那些流傳千古的詩篇中聞到酒香,這個人一定是無趣的人。

這樣的人觸目可及,才讓這個所謂現代文明的時代越來越俗氣。

喜歡酒,自然也喜歡喜歡喝酒的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真正喜歡喝酒的人,TA永遠成不了酒鬼。

而那些不喜歡酒卻又喜歡拿酒說事,或者借酒指桑罵槐的人,大多都是無趣惹人生厭的人。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一生很短,懂你的人和你懂的人都沒有幾個,有時候你用心對酒的話,酒會懂你,甚至比一個人更懂你。酒逢知己飲,很多時候,你遇不到知己,但你總會與酒相遇。

圖片來源:網路

4/

玻璃,在某種程度上讓酒失去了尊嚴。玻璃本身沒錯,錯的永遠都是喝酒的人。

我喜歡古樸自然的酒具,它們至少知道自己的身份。同樣的破碎,玻璃可有可無,而陶器,會感傷或痛哭。

一個從來不親近酒的人,往往會擁有一顆玻璃心。

5/

李白去世10年後,772年的今天,又一個被帝王稱頌為詩仙的人出生了。

他叫白居易。

天宮日暖閣門開,獨上迎春飲一杯。初春,一杯美酒之後登上天宮閣,白居易真切感受到自己老當益壯,慨當以慷。無限遊人遙怪我,緣何最老最先來?

一個對春天充滿熱情的人,即便老了也依然感懷夕陽無限好,卻不會感慨只是近黃昏。

春天,處處生機,處處希望。

孤負春風楊柳曲,去年斷酒到今年。在健康與酒之間,白居易的選擇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對生活簡譜認真的人。病好了,身體恢復了,酒,自然還是要喝。

街前酒薄醉易醒,滿眼春愁消不得。不獨送春兼送老,更嘗一酌更聽看。不論是對江南春天的抒情,還是對暮春老年的感嘆,都要有酒相伴。

酒,才是春天的絕配。春風送酒香,長憶白居易。

想起去年遊覽龍門石窟的時候,特別去了白居易的墓地。墓地簡樸,清凈,大唐最偉大的詩人之一,靜靜的沉睡在這裡。千年之後,越過龍門的鯉魚有無數,而超越白居易的詩人卻沒有一個。

想來,白居易是寂寞的。

6/

白傅才大如海,書破萬卷,使生盛唐,當與李、杜並驅中原,未知鹿死誰手。末季各有時尚,遂出真切平易,故往往失之淺俗,文章果關乎氣運耶!

然雖無江河急流之勢,泰華嶄絕之峰,而中正和平,意如捫絲,兼以轉折靈變,動循法度,所以超乎群倫之上,出乎眾妙之中,至今膾炙人口,沁人心脾,良有以也。

後人或無其才,或不肯讀書,喜其明白易解,妄步邯鄲,止得淺俗,故日趨卑下耳。嗚呼,白詩豈易學者哉!

——《唐詩成法》

對白居易如此評價,我認為是相當中肯的。

淺酌一杯酒,緩彈數弄琴。不醉潯陽酒,煙波愁殺人。不論是吃飽睡足之後的閒情逸緻,還是江畔送客的留戀不舍,都少不了酒,酒中的白居易,才是真實的白居易,更是才大如海的白居易。

今朝如一醉,猶得及芳菲。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春天裡的一場又一場送別,都必將是一醉方休之後,醉後的白居易,才是中正和平中正和平、意如捫絲、轉折靈變、動循法度的白居易。

這一切,沒有人能夠輕易超越。

7/

南浦閑行罷,西樓小宴時。

望湖憑檻久,待月放杯遲。

江果嘗盧橘,山歌聽竹枝。

相逢且同樂,何必舊相知。

偶然的一次小聚,白居易把這首詩寫給在座的人。暢想一下,讀到這樣的詩句,在座的人會是怎樣的一種驚喜?

相逢且同樂,何必舊相知。

這就是平易近人開朗達觀的白居易。作為唐朝為數不多的長壽詩人之一,白居易能夠長壽,是與這種心態有直接關係的。

在白居易誕辰紀念日的日子,讓我們學習他這種好心態。

以示紀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葉落花開 的精彩文章:

不看宋朝這些祝福,你就不知道現在的祝福有多爛

TAG:葉落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