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都江堰水利文化探源

都江堰水利文化探源

GIF

都江堰水利文化探源

1

成都平原深處我國西南內陸,被群山所環抱,由數個沖積扇平原重疊連綴而成。這裡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氣候宜人,利於農業生產。現代人發現古蜀國早在商周時期就有了繁榮的文化,三星堆遺址中發現的神秘的青銅面具和金沙遺址中的太陽神鳥金飾都在向我們透露著古蜀國神秘的信仰文化。

2

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有「天人合一」的氣質,這裡講的「天」不是指具體存在於我們頭頂的穹廬的實體存在,而是人們抽象化和概括化的從經驗中得到的終極規律。如果用「天人合一」的思想審視人類文化,那麼個人的生命過程自然地與天相合,整個人類文明的演進過程也自然地與天相合,既然個人生命與人類整體命運都與天相合,那麼它們之間也極有可能相互聯絡、相互印證,按照「天人合一」的思維來論證都江堰的文化精神也是有可能。的。

3

傳說蠶叢、魚鳧以蠶桑、漁獵而文明於世,這是古蜀國文明的初生階段。此時古蜀國的農業生產還停留在十分原始的狀態,人類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十分微弱,人類生存受環境所擺布,主觀行動能力較低,這就像在人的幼兒階段一樣,人類活動多出於感性和主觀的價值趨向,所以宗教崇拜、神明崇拜文化十分興盛。在人類文明的幼年時代,杜鵑啼血的神話傳說就像是我們幼年時期信以為真的童話一般。

4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產生了鐵犁牛耕,隨著農業生產力的提高,人類可以通過改造狀環境保障生存,人更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就像在人的青年階段,活動更加理性和自主。在這樣一個時期,中國人創造了眾多改造自然的工程,其中水利工程是農業文明中改造自然最基本和最迫切的創業,因為農耕文明離不開水。2274年的面紗讓這段波瀾壯闊的農耕文明創業史變得模糊難尋,但是都江堰卻保持完整,並依然發揮功用,它奇蹟般地、毫不羞赧地與現代連接,讓我們清晰地觸摸和看見。

5

秦昭王五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56年,距離秦國開始吞併六國只有二十幾年,秦蜀郡守李冰和他的兒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通常認為修建都江堰、開成都兩江是為了促進成都平原農業生產,從而為戰爭積累實力。直到今天,源源不斷的岷江還在從都江堰的寶瓶口輸入成都平原(川西平原、川西壩子)田間地頭每一處的溝溝渠渠。兩千多年沒有斷絕過的歷史延續、三百多萬畝的灌溉區域,天府之國的天下美譽,都江堰的偉大在世世代代灌區人們的富庶生活中見證,也靠著世世代代灌區人們的辛勤修繕所維繫。

6

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設計以無壩引水為基本特徵,體現了古人高超的治水智慧與哲學思想。都江堰在岷江出山口、具有天然無壩引水條件、它利用天然地勢,魚嘴、內江、外江、飛沙堰、寶瓶口組成的水工構件完成了分流、泄洪、排沙、引水的多重功能,它用順乎水性的疏導方式、完成了最大的水利效益。其中蘊含的人與自然和諧的水利工程智慧十分值得現代人思考和借鑒,都江堰作為全世界現存的最早的大型水利建築,是展現古代中華民族智慧的人類瑰寶。

7

都江堰境內的青城山是道教的發祥地,「順從自然、無為而治」,道家的哲學思想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得到具體的體現。青城山的道、都江堰的水承載著、見證著成都平原的文化內涵。水的文化和道的文化彼此交融,成就了都江堰乃至於川西平原的文化氣質,這種文化氣質和這座文明千古水利建築相得益彰,而又更加深沉厚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角花 的精彩文章:

TAG:羊角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