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利人應該知道的治水故事

水利人應該知道的治水故事

《管子》說:水乃「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室也」。中華文明的發展與治水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在農耕文明的發展中,逐水而居,所創造的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包含著治水的成果。除了中華文明以外,地球上各個古老文明,如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兩河文明等,都是以大江大河為搖籃,人們沿河而居,逐漸發展起燦爛的文明。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華夏水土養育華夏人民,燦爛的水文化講述著你應該知道的治水故事。

大禹治水與諾亞方舟

說到治水,中國人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大禹。據傳說,在4000多年前,中國的黃河流域洪水為患,堯命鯀治水。鯀採取「水來士擋」的策略治水,沒有成功。鯀治水失敗後,由其兒子禹主持治水。禹吸取父親的教訓,改「圍堵障」的治水方法為「疏順導滯」,三過家門而不入,從而疏通了九州的河流,使大水流進四海,完成了治水大業。

關於大禹治水的「神跡」故事,在很多地方都有流傳。比如黃河幹流上的「龍門」和「三門峽」,傳說就是大禹開鑿的。

說到我國的大禹治水,就不得不說大約同時期西方的諾亞方舟。《聖經》說,人類要遭遇滔天洪水,上帝指示諾亞造了一艘船——諾亞方舟,諾亞帶著家人和各種動物逃離了那場洪水,得以繁衍生息。

同樣是面對洪水,中國大禹治水最終戰勝洪水的傳說與西方靠諾亞方舟逃離洪水的傳說,在精神文明層面上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大禹治水

李冰和都江堰

秦昭王時,李冰為蜀郡守,率民眾鑿穿玉壘山引|水。李冰帶領民眾以火燒石,使岩石爆裂,終於在玉壘山鑿出了個山口。因其形狀酷似瓶口,故取名「寶瓶口」。李冰在開鑿完寶瓶口以後,又在岷江中修築分水堰,將江水分為兩支支順江而下,另一支引入寶瓶口。由於分水堰前端的形狀好像一條魚的頭部,所以被稱為「魚嘴」。魚嘴能起到分配內外江水量的作用,進行「四六分水」。為了進一步控制流入寶瓶口的水量,李冰又在魚嘴分水堤的尾部,靠近寶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飛沙堰」溢洪道

在李冰的組織帶領下,人們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建成了這一造福成都平原2000餘年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李冰與都江堰

「陰謀」下的鄭國渠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秦王採納韓國人鄭國的建議,興修一條大型灌渠。沒想到,這是韓國的「陰謀」,是韓國的「疲秦」之計。秦王識破這個「陰謀」後,便抓來鄭國要殺死他。沒想到鄭國卻慷慨陳詞:「我修這條渠誠然能暫時延緩韓國生存的時間,但卻為秦國建立了萬世之功。」秦王聽後覺得很有道理,就讓他繼續效力修渠,終成鄭國渠。「疲秦」之計演變為強國之策,使秦國富甲天下。

1936年,由中國近代水利專家李儀祉主持修建完成的涇惠渠即建在鄭國渠遺址上。鄭國渠渠首遺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國渠於2016年11月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左側為涇惠渠(古稱:鄭國渠),右側為涇河,中間為觀景長廊。

連接長江和珠江的靈渠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緊接著向嶺南地區發動了戰爭。為解決軍糧的運輸問題,秦始皇果斷作出了「使監祿鑿渠運糧」的決定。

在監祿(又稱史祿)主持下,靈渠開鑿成功。至此,從湘江用船運來的糧餉,可以通過「人」字形的靈渠,輾轉進入灕江。至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軍終於全部政下了嶺南,設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至此,秦始皇完成了統全國的大業,而靈渠則為完成這一偉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靈渠

大運河2500年的變遷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201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它包括京杭運河、隋唐大運河和浙東運河三部分。京杭運河也叫大運河,最早形成的一段叫做「邗溝」,公元前486年始鑿。由當時統治長江下游一帶的吳國君主夫差修建連接了長江與准河。

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隋煬帝於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下令開鑿洛陽到淮河約1000公里長的「通濟渠」,直接溝通黃河與淮河的交通。隋煬帝在開挖通濟渠的同時,又整修山陽瀆,溝通了准河與長江兩大水系。山陽瀆基本上沿用原來邗溝的舊道。公元608年,隋煬帝又下令開鑿從洛陽經山東臨清至河北涿郡長約1000公里的「永濟渠"。至此,通貫南北的人字形大運河形成了雛形。

元代的大運河成就了今天的模樣。13世紀末,元朝定都北京後,先後開挖了「濟州河」和「會通河」,把天津至江蘇淮安之間的天然河道和湖泊連接起來,淮安以南連接邗溝和江南運河,直達杭州,從北京通州到杭州,基本上呈一字形。而北京與通州之間又新修「通惠河」。就這樣,元代的大運河修建完成,比繞道洛陽的人字形隋唐大運河縮短了九百多公里

淅東運河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一段,它與京杭運河邗溝段起源於同一時期,在唐宋時期最為繁盛,至今對寧紹平原仍有重要作用。

大運河

潘季馴的治河方略

潘季馴,浙江湖州人,明代著名治河專家,四次總理河道。潘季馴針對黃河含沙多的特點,強調治河宜合不宜分,分則水勢緩而沙停淤槽,合則水力強而沙隨水去。於是,潘季馴改變了之前的分流措施,主要以束水攻沙的理論來指導治河,進行綜合治理。在處理水沙方面,潘季馴提出「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方策,以達借水攻沙、以水治水之目的。

潘季馴對堤防修守十分重視。他說,防河如防虜。「防虜則曰邊防,防河則曰堤防」。因而強調「四防」(晝防、夜防、風防、雨防)和「二守」(官守、民守),進一步完善修守制度。潘季馴在治河期間,全面整修完善了鄭州以下兩岸堤防,初步形成黃河下游防洪工程體系。著有《兩河經略》和《河防一覽》等書,闡述了他的治河方路和經驗,對後世治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潘季馴

荷蘭的圍海造田與風車

荷蘭是個低地之國。為了生存,荷蘭人在13世紀就開始了圍海造田工程。圍海就是築堤攔海,然後抽干堤壩內的海水,變滄海為良田。為了抽水,荷蘭誕生了風車,那大大小小的風車遍布在沿海和江河地帶,成了荷蘭的象徵。

圍海造田是艱苦的。大堤築好後,用風車,或用電力排灌抽干堤內積水,然後用飛機播種蘆葦。一年以後燒掉蘆葦,開挖排水溝,然後就可以播種莊稼和牧草了。荷蘭沒有大山,築堤修壩所用的石頭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就是這樣一個資源如此貧乏的國家,他們在幾百年間向大海要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不過,在取得治水巨大成就的同時,近年來,荷蘭也在思考著「還地於河」「生態治河」「自然防洪」的治水新理念。

荷蘭的治水經驗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所借鑒。

荷蘭風車

林則徐與坎兒井

林則徐不是坎兒井的發明者,但他提倡推廣坎兒井卻是有大功的。《新疆圖志》載:「林文忠公謫戍伊犁,在吐魯番提倡坎兒井。其地為火洲,亘古無雨澤,文忠命於高原掘井而為溝,導井以灌田,遂變赤地為沃壤。」1845-1877年,在林則徐的推動下,吐魯番、鄯善、托克遜新挖坎兒井300多道。《鄯善鄉土志》說:「用坎水溉田創之者林則徐,蘭坡黃氏繼之,迄今坎井鱗次利賴無窮焉。」鄯善七克台鎮現有60多道坎兒井,據考證多數是林則徐到吐魯番後新開挖的。為了紀念林則徐推廣坎兒井的功勞,當地群眾把坎兒井稱之為林公井,以表達崇敬仰墓之情。

坎兒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利家園 的精彩文章:

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和應用現狀簡介

TAG:水利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