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18 名華人科學家獲 2018 年美國斯隆研究獎

18 名華人科學家獲 2018 年美國斯隆研究獎

自1955年起,美國艾爾弗·斯隆基金會(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都會頒發一次年度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以獎勵那些在職業生涯早期的傑出年輕學者。獎項誕生初期,基本是發給物理學、化學和數學領域的傑出青年,而隨著技術的發展,斯隆研究獎陸續增加了神經科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以及計算和進化分子生物學等領域的獲獎者。

該獎項設立以來,已經有43位斯隆研究獎得主後來獲得諾貝爾獎;68位後來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16位後來獲得數學領域最高獎菲爾茲獎。

就在近日,斯隆基金會公布了今年的斯隆研究獎公獲獎名單,共18位華人學者獲此殊榮。每位獲獎者將獲得65000美元的獎金。

本年度獲獎者共126位,分屬化學、計算與進化分子生物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數學、神經科學、海洋科學、物理學等8個領域。

獲獎華人名單:

化學

1,陳倩,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2,刁天寧,紐約大學

3,刁瑩,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4,Jenny Y. Yang,加州大學爾灣分校

5,張鑫,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計算與進化分子生物學

6, 李婧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7,趙莉,洛克菲勒大學

計算機科學

8,鄧嘉,密歇根大學

數學

9,吳毅弘,耶魯大學

神經科學

10,陳娟寧,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海洋科學

11,Xinfeng Liang,南佛羅里達大學

物理學

12,常翠祖,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13,曲君浩,華盛頓大學

14,Pinshane Huang,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15,李雯,波士頓大學

16,李易,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17,林同妍,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18,Norman Yao,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以下為獲獎華人科學家的簡介

陳倩,目前為主要致力於活性軟物質相關研究。2007 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化學學士學位。2012 年獲得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博士導師為 Steve Granick 教授。自 2015 年起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任助理教授。曾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著名的 Miller 獎學金。在 Nature、Science、Nature Materials 等期刊上發表一系列研究論文。

刁天寧,現為美國紐約大學助理教授。2007 年本科畢業於中國復旦大學化學系。於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化學系獲博士學位,後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開發有機金屬催化劑等。曾獲得諸多大獎,包括 ACS Organometallics Distinguished Author Award (2018)、NSF-CAREER Award (2016)、Charles and Martha Casey Excellence Award in Organic Chemistry Research (2012)、Hirschman-Rich Graduate Award (Organic) (2011)、Abbott Laboratories Organic Synthesis Award (2011)、Eastman Summer Research Award (2010)。

刁瑩(2016 年 MITTR35 獲得者),2006 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2011 年博士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系。2011-2014 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2015 年開始擔任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助理教授。研究領域主要為功能材料基礎性研究,以及開發表徵功能材料的新型方法和技術。

Jenny Y Yang,2001 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化學學士學位,2007 在麻省理工獲得化學博士學位,2007 年至 2013 年前後分別於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學習和工作。自 2013 年至今任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任助理教授。主要致力於發展高效金屬催化劑,以利用可再生能源來生產燃料或化學原料品。

張鑫,2001 年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2004 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碩士學位。2010 年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目前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化學以及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助理教授,主攻用化學手段揭秘體內蛋白質的聚集和摺疊。曾獲得 The Lloyd and Dottie Huck Early Career Award 和 The Burrough Wellcome Fund Career Award at the Scientific Interface 等榮譽獎項。

李婧翌,2007 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系,獲學士學位,2013 年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生物統計學博士學位。2013 年至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統計學系和人類基因學系助理教授。目前主攻生物信息學和統計學。曾獲 the Hellman Fellows Award 等榮譽獎項。

趙莉,2002-2006 年,在中國內蒙古大學攻讀學士學位。2006-2011 年,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攻讀博士學位。2011-2017 年,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7 年開始擔任洛克菲勒大學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基因的進化和功能,以及適應性進化的遺傳學基礎。

鄧嘉,2006 年於清華大學獲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2012 年於普林斯頓大學獲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自 2014 起任密歇根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即通過感知、認知和學習相結合來實現人類層面的視覺理解。曾獲 ZF TRW Automotive Endowed Research Award(2017)、PAMI Mark Everingham Prize(2016)、Google Faculty Research Award(2015)、Yahoo ACE (Academic Career Enhancement) Award(2014)等榮譽獎項。

吳毅弘,2006 年於清華大學獲電工程學學士學位。2008 年於普林斯頓大學獲電工程學碩士學位。2011 年於普林斯頓大學獲電工程學博士學位。2011-2015 年曾先後於賓夕法尼亞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工作。自 2016 年起任耶魯大學統計學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數學通信、統計推斷、統計力學、概率和演算法複雜性的信息理論基礎。曾獲 Simons-Berkeley Research Fellowship(2015)、List of Teachers Ranked Excellent by Their Students(2014)、Strategic Research Initiatives Grant, University of Illinois(2014)Marconi Society Paul Baran Young Scholar Award(2011)等獎項。

陳娟寧,2002 年於麻省理工學院獲腦部認知學學士學位。2011 年獲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神經科學方向博士學位。2012-2016 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神經科學研究中心進行博士後工作。自 2017 年起,任約翰霍普斯金大學心理學和腦科學助理教授。主要致力於闡明和解釋腦部認知以及記憶形成的機制。

Xinfeng Liang,本科就讀於中國海洋大學,2003 年獲海洋科學學士學位。2007 年-2012 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12 年 12 月-2015 年 12 月,在麻省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6 年 1 月,擔任南弗羅里達州大學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是海洋如何運作以及海洋在地球系統中的作用。

常翠祖,2007 年于山東大學獲得光學工程學士學位,此後在清華大學物理系師從院士薛其坤,並於 2013 年獲凝聚態物理學博士學位。他到麻省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現任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在清華物理系就讀期間,常翠祖在薛其坤院士的指導下,為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做出了重要貢獻,並因此獲得物理系「吳有訓獎」。

常翠祖還曾榮獲 Dimitris N. Chorafas Foundation Award(2013)和 Young Scientist Priz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2017)等獎項。

曲君浩,2004 年於台灣國立交通大學取得電子工程學士學位。2012 年於美國斯坦福大學取得應用物理學博士學位。2012-2016 期間,曾先後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勞倫斯國家實驗室、斯坦福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自 2016 年 3 月任華盛頓大學物理和清潔能源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量子材料的集體行為。

Pinshane Huang,於美國卡爾頓學院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於康奈爾大學獲應用工程物理學碩士及博士學位。於 2015 年在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擔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透射電子顯微鏡和光譜學,原子尺度化學分析,納米材料。曾獲 Kavli Fellow,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Packard Fellowship (2017)、3M Non-Tenured Faculty Award (2017)、Albert Crewe Award, Microscopy Society of America (2017)、Air Force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2016) 等獎。

李雯,2001 年-2005 年,本科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獲學士學位。2005 年-2009 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空間物理博士學位。2010 年-2011 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2 年 1 月至今,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擔任研究科學家,2016 年 9 月至今擔任波士頓大學助理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空間等離子體波;地球的磁層物理;太陽風磁層耦合;高能粒子沉澱;木星極光等。

李易,2006 年於復旦大學獲物理學學士學位。2009 年於復旦大學獲物理學碩士學位。2013 年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獲物理學博士學位。2013 年 9 月-2016 年 7 月,在普林斯頓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16 年 7 月至今,任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助理教授。主要從事理論凝聚態物理相關研究工作。

林同妍,2003-2007 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獲物理和數學學士學位。2007-2012 就讀於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物理學助理教授。主要致力於用數學和計算機演算法手段解決暗物質的基本問題,例如它所具有的非引力作用。

Norman Yao,2009 年在哈佛大學以優異成績獲得學士學位,2014 於在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2014-2016 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2016 年起,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分子與光學物理,凝聚態物理與材料科學。曾獲 the Radcliffe Institute』s Captain Jonathan Fay Prize (2009) 和 the APS Division of Atomic, Optical and Molecular Physics Outstanding Thesis award (2015) 等獎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連線》:為什麼這些「獨角獸」會存在估值過高的情況?
GPS定位無處不在,來看看MIT科學家如何利用無線信號使定位更準確

TAG:DeepTech深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