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在異國做了幾年奴隸,琴人風骨依然

他在異國做了幾年奴隸,琴人風骨依然

趙嘏有詩「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前半句說的是那個隨性的張翰,秋風起時因思念故鄉蘇州的蒓菜鱸魚膾的美味,便棄官回家了;而後半句說的則是一個鐵骨錚錚的琴人——鍾儀

春秋時期,戰火紛飛,天下大亂。在公元前584年的秋天,楚國大舉進攻鄭國,而鄭國在其他諸侯的幫助下也強勢反擊,大破楚軍。

就在這來回的戰爭中,有一個人被俘虜了,他就是鍾儀。而鄭國為了討好晉國,就把他獻給了晉國,囚禁了起來。

這個鐘儀也不是平常人物,羋姓,鍾氏,名儀,和楚王一個姓,是貨真價實的公族。他是楚共王時楚國設在鄖邑(今湖北安陸)的行政長官,人稱「鄖公」。他不僅是楚國公族,還是有史書記載的最早的古琴演奏家,世代都是宮廷琴師。

然而在古代,「伶人」卻是十分低賤的,在別人眼裡不過是為人取樂的。俘虜者鍾儀在晉國被囚禁著,無人相問,受盡苦楚,大抵是被當做了免費勞工,或者說,當做了奴隸,沒有朋友,沒有自由。

那個夜夜夢回的故國,怕是再也回不去了吧!每當想到這裡,他總是潸然淚下,對故國的思念就像洪水猛獸,無時無刻不再侵蝕著他。無論是潮濕陰暗的牢房,還是遍地的老鼠跳蚤,都不能阻止他對楚國的熱愛,每天正冠沐面,朝南而坐,遙望楚國

就這樣,直到兩年後的一天,晉景公到軍中視察,看到了一個特別的人,因為他的衣冠不是晉國的,而是楚國的,這個人正是鍾儀!他沒有脫下自己國家的冠服,時時刻刻在提醒自己,也在提醒別人:鍾儀,是楚國人!

晉景公便問此為何人,隨從回答說:「那人是鄭國送來的楚囚」。景公便立即召見他,問起鍾儀的家世,鍾儀回答:「我的先世是職業樂師。」於是晉景公便給了他一張琴讓他彈奏。他的弦一動,便驚了在場的所有人,不單是音樂動人,風格竟也都是南方楚調

晉景公對這個被關押了兩年,還帶著自己國家帽子、彈奏自己國家音樂的人,十分佩服。這些年,他從未忘記故土的音樂。而晉景公問他楚共王的事,他也閉口不提。範文子感慨地說:「此人是個君子啊!為什麼不把他放了呢?讓晉國和楚國和好吧!」

於是晉景公以對外國使臣的禮待他,讓他終於回到了日日思念的楚國。鍾儀回到楚國後,如實向共王轉達了晉國願意與楚國交好的意願,並建議兩國罷戰休兵。共王採納了鍾儀的意見,與晉國重歸於好。

他的風骨沒有被壓倒,他的琴聲沒有被改變,任歲月流逝,唯氣節長存!初唐四傑之楊炯在《和劉長史答十九兄》詩中寫到:「鍾儀琴未奏,蘇武節猶新。受祿寧辭死,揚名不顧身。」這是對他的風骨最好的讚揚和註解。

王粲登樓,亦賦到:「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鍾儀幽而楚奏兮,庄舄顯而越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對故園的思念,是人類最單純的感情流露,誰感受不到那份真誠呢?

後來,「南冠楚囚」就有了愛國、思鄉、氣節等含義,那份大義、氣概,那份琴人的風骨,傳誦至今。

砌蟲

聽是冷砌間草在顫抖,

聽是白露滾在苔上輕碎,

垂老的豪俠子徹夜無眠,

空憶碗邊的骰子聲,

與歌時擊缺的玉唾壺。

是呵,我是南冠的楚囚

慣作楚吟

一葉落而天下秋。

撐起我底風帆,我底翅,

穿過日光穿過細雨霧

去煙波間追水鳥底陶醉。

但何處是我浩蕩的大江,

浩蕩,空想銀河落自天上?

不敢開門看滿院的霜月,

更心怯於破曉的雞啼:

一夜的蟲聲使我頭白。

八月二十五日

何其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一古琴 的精彩文章:

TAG:天一古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