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牆:想法不重要

陳牆:想法不重要

陳牆 想法不重要

展覽時間:3.24——5.20,2018

開幕時間:3.24,2018,5-7pm

ARARIO GALLERY SHANGHAI

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2879號1層 阿拉里奧畫廊

作品18-7 100cm×80cm 布上宣紙、墨、油彩 2018

作品18-1 100cm×80cm 布上宣紙、墨、油彩 2018

實體的觸摸及其表達——論陳牆藝術的三個階段

文/王冠

擺在當代藝術家及其作品面前的是這樣一個問題:是視覺作品「本身」的效果重要,還是作品「背後」的組成更重要?而在後者中也會出現:是作品背後的精神,那不可言說的理念之「實體」重要,還是理論化的「闡釋」更重要?在此,很多批評家常會犯下的一個錯誤就是,將對作品的「闡釋」一味等同於精神理念的「實體」,這其實是對精神理念的嚴重誤讀。批評家們都太依賴語言文字進行思考了,進而忘記,闡釋並非精神理念本身,而得以入「心」的那個實體才是。這時候,就必須有一個藝術家能夠站出來,用作品宣揚一番類似的觀點:(視覺)作品本身就是全部,它既是表面的,也是內涵的;既是形式,也是內容;若你想要於視網膜的刺激中去發現那個精神理念,你只需要眼睛與心靈的合謀即可完成;而闡釋的價值,只是一個二流的扶手罷了。

作品17-21 布上宣紙、墨、油彩 120cm×160cm 2017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抽象藝術所要扮演的角色,就不可能僅是一種裝飾性,它也不會是闡釋的視覺化,而更應該是對「精神理念——抽象視覺」的一套關係呈現。可以說,抽象藝術家與裝飾繪畫工作者的區別僅為能量大小的區別,就是說它們在視覺上或是一回事,但因其背後的能量儲備不同,才產生了純度的區別,因而有了精神理念之目的和視網膜刺激之目的的兩種不同。同時,它們也必然將表現在作品的表象上,以等待有經驗的眼睛將其發掘出來。因此,藝術家陳牆長久以來系統化的抽象藝術實踐,就是妄圖對其所觸摸到的藝術的精神理念的表達。

作品11-1 200cm×300cm 布上丙烯 2011

作品10-9 200cm×360cm 布上丙烯 2010

同時,剛剛已經說道,藝術中的文字闡釋對於作品背後的精神理念而言,往往是一種歪曲。作品的精神理念只存在於作品本身之中,而非對它的任何形式上的轉譯。但即便如此,本文還是要通過對陳牆藝術的解讀,試將可以闡明的部分做一番梳理,以便將不明陳牆藝術真相的觀眾儘力送去那個接近實體的地方……

我在此將陳牆至今為止的抽象藝術實踐分為三個階段:1990年代是「潛意識式」的創作,2000年以後是「物理學式」的創作,而創作於2017年的作品則為「詩化式」的創作。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陳牆根據他對世界的不同理解方式對藝術的精神理念進行觸碰,也由此構建出一套作品的演進秩序。

作品04-26 120cm×120cm 布上丙烯 2004

光04-24 120cm×120cm 布上丙烯 2004

作品08-6 20cm×40cm 布上宣紙.墨.油彩 2008

陳牆在第一個階段的創作中所展現出來的驚人的爆發力,來自心底那晦暗不明的幽靜地帶。非常了不起的是,他努力用意識將這份潛在能量揭示出來,從而成為一種心理學圖像。而圖像之所以還是藝術的圖像,乃是因為其中美學的存在,那是一種以兼顧方式存在於「揭示」與「審美」之間的特殊美學。陳牆恰如其分地運用了它。此處,繪畫既是主體對客體的「揭示」,也是主體對自身的「治療」,還是主體經過客體對主體的「表現」。這的確為闡釋工作帶來了很大空間,其豐富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些看似凌亂的筆觸疊加,一個又一個或緊鑼密鼓或靈動跳躍的符號,猶如一場驚心動魄的夢魘。年輕的藝術家,似乎受制於荷爾蒙,才必然要經歷這樣一場潛意識的遊歷。但有意思的是,他沒有選擇如往常藝術家擅用的,以超現實主義風格去描繪夢中的潛意識,而是採用了純粹抽象的方式。這些非理性的密碼是情感化的嗎?或者說,情感的流動是陳牆真正需要的么?答案必然是否定的,陳牆要的其實是暗藏於表層意識下的能量及其規律,而非情緒的波動。由此,你去看他的這批充滿靈動的創作,你不會認它做「感性」的,而只能以「非理性」去關照。這有著本質性的差異。感性無疑是一種於淺處見才的文化遊戲,它總是會恰當地彰顯出合適性。同時,情緒化的波動則是對這種「表層合適性」的遊離。但是,非理性則不然,它是更為飽滿、豐富的維度,並且以理性作為基調。也就是說,正因為有著二元論的理性與非理性的分別,有著理性的存在,才會出現要逃離這種理性而進入那個汪洋大海的思維方式(非理性)。陳牆這部分作品所展現出來的能量,並非舒適的氣韻,而是緊張而多慮的動蕩,是一上來就知道理性,卻又並不信任理性的表述,一頭扎進非理性世界將其用圖像呈現的能量之團。

作品08-3 20cm×40cm 布上宣紙.墨.油彩 2008

作品07-35 40cm×30cm 布上 宣紙.墨.丙烯 2007

陳牆2000年以後的作品,尤其是2007年之後的創作,風格轉變是非常顯著的。畫面中強大的非理性動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派理性的光輝。其中密碼,近似於一種物理學式的智慧呈現,也正因為其中直接彰顯出的理性意志,才與精神理念的實體相吻合。這就如我們一貫認為的,精神理念必須是理性的那樣,當其反映以理性表達方式的時候,它就更像它自己了。我們從這批作品中得到的,已然超越了一般性的審美感受,而純然的被其秩序所感染,那種穩定的氣場及其張力是如此的明白無誤。

作品07-18 30cm×30cm 布上 宣紙.墨.丙烯 2007

紙上油畫 79cm×55cm 1994

在這個時期的作品中,藝術家有意地將心理意識的問題屏蔽掉,將其經由穩定、可測算、有確切符號的方式生髮出來。這無疑是科學精神下的藝術方法論。眾所周知的是,在西方早期抽象主義藝術時代,蒙德里安要做的便是這樣一種實踐,他用近似數學的「思維——視覺」的方式去實現它的藝術成就。你或許會認為這是對藝術的顛覆乃至褻瀆,但只要稍作深入思考便會知道,整部西方美術史,甚至就是建立在科學主義發展觀中的視覺文化實踐史,科學與理性是無處不在的。這一點對理解陳牆該時期的藝術至關重要。但我們的藝術家似乎要更進一步,在他的具有理性精神的抽象藝術裡面,似乎有著更多的時代性,就像物理學(乃至生物學)的新發現一樣。

紙上油畫 79cm×55cm 1990

紙上油畫 39cm×27cm 1990

陳牆該時期的藝術,彷彿一個從莽撞青年走向成熟中年的人必然的發展路徑,這份理性是對其早期的非理性的矯正,也是一次超越。正是從這個階段,陳牆開始使用數字對作品的名稱進行編號,這也是與其作品的視覺中那不可解讀的狀態一樣,預示著其必然不存在於語言闡釋之中,而必須經由觀眾的直觀而達精神理念的根本。此外,他在這個時期的作品同樣是極其生動的,那些小元素與小元素之間的細微差異,是精緻而耐看的。同時,這個時期的藝術家也在材料上進行了擴展,一些更具綜合性的繪畫材料開始被使用。

如果陳牆的創作至此便終結了,他的藝術線索亦是非常合理的。但他顯然不會滿足於對非理性與理性方式直達精神理念的各自呈現,他要再做一次飛躍。2017年,陳牆的創作出現了新轉機,也就是筆者將其稱為詩化式的創作的全新階段。

在人類的思維方式中,哲學思維與詩性是相對立的。如果第一個階段中潛意識的非理性和第二個階段中物理學的理性都可以被歸為哲學化的感知方式——所不同的不過是類似於西哲中非理性哲學與理性哲學的區別——那麼就可以說,陳牆之前的創作仍是基於二元對立基礎上的左沖右撞。正如海德格爾晚年導向詩性似的,哲學家發現,對於觸摸那個完整實體的精神理念,無論怎麼思辨、分析、劃分區域以控制,都不可能是對它的直達。而要走到這一步,感性的詩意便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由此,我們也看到,中國藝術家陳牆經過其第二個階段創作中繪畫語言的演進,同樣發展出了這樣一個詩性化的創作,材料的多元使用(畫布、宣紙、墨汁、油彩),抽象造形的特殊味道,顏色的涵韻與靈光,都在他這部分作品中展露無遺。這個階段的冒險,對於藝術家陳牆而言亦是剛剛開始,未來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紙上鉛筆.油彩 27cm×19cm 1990

在此,還有一個問題,陳牆的抽象藝術身在精神理念的實體之中,於不同階段用不同方式進行傳達,那麼它又是否源自於同一個實體之中呢?這隻有藝術家經由直覺自己去明了,或者由觀眾在「觀看——覺悟」的過程中感知到。文字闡釋在此要做的,只可能是用再次一級的思維儘可能將實體之外的語言梯子搭建好,以便於有意者攀登,再從中奮力地一躍。對此,筆者在本文的末尾處必須再次強調的是,對於陳牆這種早慧且自律性極強的藝術家而言,任何闡釋都不能代替其藝術歷程中實實在在、點點滴滴的運思與勞作,以及作品震撼你心靈之後的那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感。

藝術家陳牆

1960生於中國湖南

1989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藝術系

2007獲德國Insel Hombroich藝術基金會邀請赴德交流訪問

2011獲德國Insel Hombroich藝術基金會邀請赴德交流訪問

現工作、生活於上海

主要個展

2017「餘光 - 陳牆抽象作品展」,帕斯庫藝術空間,瑪薩裊,瑞士

2015「交叉 - 陳牆(1990與2015)」,藝博畫廊,上海,中國

2013「陳牆,Galerie Frank Schlag & Cie畫廊」,埃森,德國

「視覺意志——陳牆」,三條祗園畫廊,京都,日本

2012「光與影——陳牆」,上海美術館,上海,中國

2011「相距2米2」,Insel Hombroich藝術基金會,諾伊斯,德國

2010「上海—諾伊斯—陳牆作品展」,Pretty Land Gallery, 克雷弗爾得,德國

2007「美好時光——陳牆作品展」,蘇河現代藝術館,上海,中國

2004「陳牆作品1993-2003」,Zeit-Foto Salon, 東京,日本

2001「陳牆作品展」,亦安畫廊, 上海,中國

1995「陳牆抽象繪畫展」,上海美術館, 上海,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蟲 的精彩文章:

TAG:藝術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