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斑尾榛雞的野外鑒別特徵

斑尾榛雞的野外鑒別特徵

野外鑒別特徵:中型鳥類,體長31~38厘米,大小和榛雞相似。上體栗色,具顯著的黑色橫斑;頦、喉黑色,周邊圍有白邊;胸栗色,向後近白色;各羽均具黑色橫斑,外側尾羽黑褐色,具若干白色橫斑和端斑。

相似種花尾榛雞外形、大小與斑尾榛雞均很相似,野外難以分辨。但二者分布區域不同;另外,花尾榛雞腹栗白色而具黑色圓弧形斑點,外側尾羽灰褐色而雜有黑褐色蟲蠹斑,斑尾榛雞腹栗褐色而具黑色橫斑,外側尾羽黑褐色而具狹形白色橫斑,外部形態也不相同。

形態描述:雄鳥額基白色,鼻孔羽黑色,頭頂和枕深栗色,具黑色斑點,羽毛稍延長,形成短的羽冠;眼後有一條綴有黑色斑點的白色縱帶,向後伸展到後頸,眼下也有一條白色縱帶自額開始,經過眼先延至頸側與喉的周邊白色相連;耳羽深綠色;背、腰和尾上覆羽栗色,具顯著的黑色橫斑和窄的淡灰色羽緣;外側尾羽黑褐色,具數條和窄的白色橫斑和端斑;中央一對尾羽棕栗色,綴有黑色蟲蠹狀斑,並具7~8條黑色和棕白色並列的橫斑;翅上覆羽棕褐色或栗褐色,具黑色蟲蠹狀斑或塊斑和白色羽干紋;初級飛羽暗褐色,外哃羽緣淡栗色,次級飛羽暗褐色,外哃具具淡棕色橫斑和端斑。頦、喉黑色,周邊圍有白色,胸和兩肋淡栗色,具黑色橫斑和白色或棕白色端斑,胸羽干紋亦為白色;腹羽呈黑白相間的橫斑,在腹部形成斑駁斑;尾下覆羽淡棕栗色,具寬闊的白色羽端和窄的黑色次端斑。

雌鳥和雄鳥相似,但體色較暗,鼻孔羽毛不為黑色而為淡棕栗色,額基亦不為白色而為淡棕栗色,且具黑斑,眼後具淡黃白色縱紋,頦、喉淡棕黃色,羽端沾黑,周邊無白色。

虹膜褐色,嘴褐色或黑褐色,腳角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286~300g,290g;體長319~375mm,364mm;嘴峰21~23.5mm,24mm;翅161~175mm,170mm;尾長141~153mm,137mm;跗蹠21.8~35mm,28.7mm。(註:雄性;雌性)

斑尾榛雞分化為2亞種,即指名亞種(T.s.sewerzowi)和四川亞種(T.s.secunda),兩者區別在於,四川亞種頭部栗色較濃,背、腰黑色橫斑明顯,肩和翼上覆羽具顯著的白色端斑;指名亞種頭部栗色較淡,背、腰黑色橫斑模糊不清,肩和翅上覆羽不具白色端斑或不明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斯蘭卡 的精彩文章:

對於中華秋沙鴨來說,水裡要比陸地安全得多
第三紀冰川期後殘存下來的物種

TAG:斯蘭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