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上最自戀的詩人,三年才完成一首詩,還鄙視皇帝看不懂!

史上最自戀的詩人,三年才完成一首詩,還鄙視皇帝看不懂!

上一回,給大家講述了賈島生平最有名的典故——與韓愈共同演繹的一場流傳千古的「推敲」故事。

其實賈島反覆推敲自己詩中的用字並不是偶然做法,而是一貫風格。他綽號「詩奴」,一生不屑與常人往來,就喜歡作詩苦吟,在鍊字方面下功夫。有一次他為了送別一位法號為無可的和尚,花了三年的時間,終於敲定了一首《送無可上人》:

圭峰霽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離寺,蛩鳴暫別親。

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

終有煙霞約,天台作近鄰。

最後一聯的意思是說,自己今天雖然送別了好朋友無可上人,但是也不用太傷心,因為兩人早有約定,將來到天台山歸隱做近鄰。但是考慮到賈島做和尚的無奈原因和他求仕的迫切心情,這兩句可能有點言不由衷。

為何說此詩寫了足足三年才完成?這樣說的證據是他在「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兩句下面另寫了一首小詩作為註解: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卧故山秋。

寫一首送別詩要花三年時間,黃花菜都涼了,實在讓人匪夷所思。而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對於自己這些苦熬出來的作品,賈島甚至到了超級自戀的地步。

每年到了除夕夜,當別人都在焚香祭拜祖宗的時候,他會把自己在過去一年所寫的詩作拿出來,端端正正地擺放在案幾之上,嘴裡還念念有詞:「這可是我一年來的心血之作啊!」然後按著點燭、焚香、酹酒的標準程序,恭恭敬敬地供奉一番。

賈島當官以後,有一次回到以前當假和尚的青龍寺去玩憶苦思甜一日游,跑到寺廟高高的鐘樓上,拿出隨身攜帶的近作詩卷,放在桌上大聲吟誦,越讀越自鳴得意。所謂「居高聲自遠」,此時正巧樓下有人經過,被他朗朗的讀詩聲所吸引,便登上樓來,從桌上拿起詩卷想看看。賈島一瞄,立刻瞪眼怒道:「看您這個富家子弟肥頭大耳的模樣,難道還懂詩嗎?」劈手就把自己的寶貝詩卷奪了回來。那人愣了一下,也不多言,轉身噔噔噔下樓去了。

人家走了以後,賈島總覺得好像有哪裡不太對勁,想了半天,終於反應過來,剛才那人似乎有點眼熟,好像是……好像是……好像是當今聖上哎!

這位聖上,自然就是唐宣宗李忱了。你說皇上平時都龍袍冕旒高高在上,賈島這種小官偶爾面聖一次也是遠遠地跪在地上,恐怕根本看不清陛下的臉。現在他沒事兒突然搞個什麼微服私訪,賈島一時間哪裡認得出來?這不是害人哪!

過了幾日果然有聖旨下來,將一直提心弔膽的賈島貶為長江主簿,所以後來賈島被稱為「賈長江」。這段故事出自《唐才子傳》,但事實上唐宣宗即位的那年賈島已經過世,所以可能是後人根據賈島敝帚自珍的可愛性格附會出來的。

那麼這位唐宣宗究竟懂不懂詩呢?讓我們看看他在白居易逝世之後為之所寫的輓詩《吊白居易》就知道了。前文寫白居易時引用過其中一聯,全詩如下: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這文字功底和格調確實都屬上乘。唐朝詩風如此之盛,有的皇帝比如唐武宗欣賞詩歌,有的皇帝比如唐德宗欣賞詩人,而有的皇帝比如唐宣宗乾脆自己就是詩人。唐宣宗在文采方面自命不凡,自認為如果去考進士的話,登第那是必須的,所以經常在自己的詩文上署名「鄉貢進士李道龍雲」,似乎落個進士的款比落個皇帝的款更有范兒。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唐朝進士的社會地位是多麼尊貴。

賈島臨死時,家無一錢,唯有那頭跟著他一起「推敲」、一起衝撞儀仗隊的老病驢和一具古琴而已。時人都愛惜他的才華,而嘆息他的薄命。至於詩作,最讓人念念不忘的,還是那首入選了小學語文課本的《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雖然賈島的詩在唐代並不出眾,但他的苦吟精神和最後熬出來的優秀作品,在晚唐和五代非常有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盜墓賊怎麼那麼無聊,居然每天用糞水澆灌墳墓?
智慧超人的宰相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