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狀元在歷史上的地位原來這麼低!但他卻混出一片天,最後被封王

武狀元在歷史上的地位原來這麼低!但他卻混出一片天,最後被封王

都說人生四大喜事的最高級別是金榜題名時,比洞房花燭都讓人欣喜。自隋朝開科舉以來,直至1905年清末立憲廢除科舉制度,這一制度在我國延續了1300多年,共出了504位。但是在武舉方便人數就大打折扣了,能說出名字的武狀元也沒有幾位。

武舉是唐朝武則天在位時開始設立的,隋朝時只是開闢了文官選拔制度。長安二年,武則天設武舉,考試內容包括馬術、射箭、負重等。但設立後並未像文舉那樣每三年一次,時興時廢的。

而且之所以說武狀元的地位低,是因為武狀元必定是在太平年間選出來的,若是天災人禍的逃命都來不及,朝廷哪有空組織考試,人們哪有心思參加考試。而武將又不似文臣,無仗可打的武將手中自然無權,也沒有聲望,更沒有地位。而軍營中的軍官多是以軍功獲封的,因此武狀元處在一個極為尷尬的位置。

但這個人卻是個另類,他是唐朝有跡可循的唯一一個武狀元。與初唐年間的那些草莽英雄不同,他是通過正兒八經的武舉考試被封官的,此後一直在軍營中,但也一直未被受重用。他就是唐朝著名的中興名將郭子儀,他收復長安,平定了安史之亂,被封為汾陽王,是唯一一個以武舉出身任宰相之人。

他這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的一生,生活了歷經七朝,從武則天至德宗李適,在玄宗時開始為將,是四朝元老,德宗時去世,被追贈為太師。

在收復兩京的過程中他居功至偉,連唐肅宗都說:國家能夠再造,全都是郭子儀的功勞。在陝州一役中,收復了河東、河南的大部分失地,可以說扭轉了唐朝的命運,使唐朝得以苟延殘喘百餘年。

平定安史之亂接近尾聲時,因受奸人陷害被一人承擔了相州兵敗之過,被解除了兵權。沒過幾年,因清查河東庫中的糧食,導致眾將起兵反叛,新任節度使鄧景山被殺。絳州也因為民間饑荒,軍中無糧兵變。沒辦法,肅宗只好再度啟用郭子儀,封他為汾陽王,鎮壓絳州的叛軍。很快,叛軍被降服,沒過多久,郭子儀的兵權又被收回。

即便是這樣,在吐蕃、回紇氣勢洶洶侵入唐朝時,郭子儀依舊能夠挺身而出,為祖國河山盡自己的匹夫之力。在郭子儀的帶領下,被吐蕃和回紇聯軍攻陷的長安被收回。並且擊退了後來的進攻,把吐蕃打得沒有還手之力,穩定了當時的局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趣事 的精彩文章:

他彈指間聚集千萬財富來挽救大漢帝國,最後卻被滅殺,原因讓人想不明白
三國第一大將,其實是個專業坑爹戶,最後敗在幾個小兵手中

TAG:三國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