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姜維得到諸葛亮的兵法,為何仍挽救不了蜀國?廖化一句話揭露真相

姜維得到諸葛亮的兵法,為何仍挽救不了蜀國?廖化一句話揭露真相

說到謀士,腦海里浮現的就是諸葛亮的身影。諸葛亮為劉家天下奉獻一生,最終難逃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於公元234年在軍中病逝。他的去世,不僅讓北伐大軍滯留途中,更是導致蜀漢首都內混亂一片,朝政敗壞。當然這都是後話,他在臨終前將朝政大事託付於蔣琬,董允,費禕等重要大臣,軍中大事則是交給了得到自己兵法的姜維。姜維,曾經是曹操的手下,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就和他交手,趙雲被稱為常勝將軍也曾在他手中吃過暗虧,後被曹操懷疑,不得已才投靠了諸葛亮。諸葛亮認為姜維是一個難見的軍事奇才,打算重點培養他,就將自己畢生所學傳授給他,希望自己死後可以獨當一面,主持北伐。但姜維掌握北伐大權卻是在費禕死後。費禕,也在諸葛亮的託付行列,他主掌政事,並不贊同北伐,認為休養生息才是當下蜀漢的需要。

儘管如此,他還遭到了曹魏刺客的刺殺,一命嗚呼。此時姜維已是一位五十多歲的花甲老人,距離諸葛亮去世已經過去了二十年。在這二十年,姜維並沒有忘記師傅的遺願,用自己的智慧吸收了解諸葛亮的兵法,並在這個基礎上創新。但據史書記載,姜維在隨後的戰役中,並沒有表現出能和諸葛亮相當的才華,且一敗再敗,戰死沙場。姜維得到諸葛亮的兵法,卻為何仍挽救不了蜀國?我們來看幾個姜維主持的戰役。公元235年,姜維率領精銳部隊和吳太傅合作,包圍了安城。姜維本想以快取勝,所以帶的糧草並不多,後備基礎跟不上,再加上曹軍將領陳泰採用消耗戰術,蜀漢大軍不幾日就糧草斷絕,姜維只好退軍修養。這一戰,是姜維判斷失誤。公元254年,曹操內部發生內亂,姜維乘此機會再次進攻,攻打襄武。

由於他出其不意,斬殺曹軍一員大將,並將三城的百姓移到國都,為蜀漢增添人丁。這一役是諸葛亮死後的首次大捷。這次姜維佔據了天時人和之利。此後姜維打了幾次勝仗,激怒了曹軍,一位著名的年輕將領出世。鄧艾,被奉為古今64名將之一,在戰場上也是有赫赫戰績的。為了扭轉局面,決定和陳泰聯合發兵,直擊姜維,一時間姜維被動不得。公元256年姜維又和鄧艾交手,最終大敗;公元262年,姜維攻打洮陽,再次在鄧艾手中失敗,姜維只得由進攻轉為防守。據史料記載,廖化一句話揭露真相,原文記載是這樣的,「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大意便是說姜維的智商並不比鄧艾高,而且兵力又遠遠少於曹魏,而且最重要的是經常北伐,耗盡了蜀漢國力,又怎能不敗呢。大家都知道,姜維北伐的時候,廖化可是一直在旁邊,因此他說的話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後來廖化病逝在前往洛陽的路途中。

筆者認為,坦白來說,打仗不僅僅是一個將軍的事,更看對手,看綜合國力和朝廷政局是否昏聵,還有天時地利人和,絕非一個好將軍能改變的。如戰國時期趙國廉頗,趙牧,楚國項燕都可以算的上是名將,卻仍打不贏對秦國的戰爭。可以這樣說,鄧艾偷渡,他的對手根本不是姜維,而是成都的軍隊。姜維能擋住鍾會,鍾會和鄧艾齊名,可以得出姜維還是有勇有謀的名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奇談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最後一個短命皇帝,臨死前留下一道命令,讓所有人敬佩不已
此人的才能遠勝魏延,劉備卻為何不讓他領兵出征?一句話揭露真相

TAG:讀史奇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