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被《舌尖3》帶歪了,何姐姐教你痛風病人吃雞的正確姿勢

別被《舌尖3》帶歪了,何姐姐教你痛風病人吃雞的正確姿勢

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四集中,有一位廣州女生鄭雅甄為了照顧到父親的痛風病,在煲湯時改進了方法,不但雞腿去皮、去脂肪,燉煮還不超過3小時,以此來降低嘌呤的含量。

可是,這樣一份改良的老火靚湯嘌呤含量可不少了。嘌呤是水溶性特質,在高溫下更易溶於水,3個小時的燉煮,滋補的湯里其實早已含有豐富的嘌呤了。

每100克雞胸肉中含有137.4毫克嘌呤,屬於中等嘌呤含量的食物,在痛風發作的急性期是不宜食用的,在痛風緩解期,吃雞的正確方式是:雞肉去皮去脂肪,切小塊,烹煮過程中,最好能重複幾次把湯倒掉後重新加水煮,以最大限度的去掉嘌呤,記住:只吃雞肉不喝湯

民間有吃肉不如喝湯的俗話,意思是肉類的精華都在湯里,如果這個精華是指嘌呤的話,那確實都在湯里了。事實上,肉類無論怎麼燉煮,絕大多數的蛋白質還是呈凝固狀態留在肉中,即使燉煮兩個小時以上的湯,蛋白質含量也僅為肉中的5%左右。喝湯雖然味道鮮美,營養卻差強人意。

雞肉屬於白肉,相比紅肉而言,對痛風患者較「友好」,但在烹煮前注意去皮去脂肪,如能有焯水過程,則能去除更多的嘌呤,同時注意控制總量,在痛風緩解期,建議每人每日肉類總量不超過100克,如血尿酸居高不下,還有不超過每人每日50克的建議。

如果你身邊的親友有痛風疾患,這些吃雞的正確姿勢,你get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痛風 的精彩文章:

冬季做到這 9 點,痛風少發作
這6種東西有毒,卻讓痛風患者欲罷不能,碰一次痛一次!

TAG:痛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