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說貪官最怕在朱元璋手下供職?

為什麼說貪官最怕在朱元璋手下供職?

抹黑前朝已成統治者慣例,比如漢朝之於秦朝,唐朝之於隋朝。所以我們如今看到的明史,皇帝個個是昏君。但如果從後反推,明朝能立國276年,明朝皇帝怎麼可能毫無作為?


尤其是朱元璋,歷史上對他的污衊,主要在於明初的四大案,殺了不下十萬人。

但這些人,真的是冤死的嗎?

空印案屬於官員貪腐國庫錢糧;郭桓案是官員互相包庇貪污;胡淮庸案是結黨營私,威脅皇權;藍玉案則是武將自恃有功,觸犯明律。

朱元璋終究是個泥腿子出身的皇帝,內心深處,忒見不慣官員欺壓百姓,這是他的底線。

以常理度之,我們這群屁民,是不是也曾設想過,等哪天大權在握,殺盡天下貪官?朱元璋只是把我們的夢想實現了而已!

同理,對待貪官,當用重典。朱元璋站在貧苦大眾的角度,琢磨著該用什麼樣的刑罰,才能以儆效尤?

以往,中國的酷刑多不勝數,炮烙、車裂、凌遲……


但終究還差了點火候,因為人是健忘的,這些刑罰施行之後,短期內效果顯著,時間一長,又會死灰復燃。

所以,開國皇帝朱元璋,跟人民統一戰線,發明了兩種刑罰。

說是兩種刑罰,卻一條線以牽之。

其一是貼加官。

這屬於逼供。由於古代的犯人嘴巴非常嚴實,很難撬開,朱元璋結合前人的首發,並加以改進。

操作步驟很簡單,把犯人捆綁起來,用預備好的桑皮紙,覆蓋犯人臉上,行刑者含一口燒刀子,使勁一噴。如是者再,但不過五。待桑皮紙稍微乾燥些,撕扯下來,面部凹凸分明,猶如戲台上『跳加官』的面具。

貼加官用料簡單,方便快捷,是逼供的不二選擇。當下的黑道電影,也經常出現這種刑罰,但只得其形不得其意,往往是幾張白紙加一一盆水,而且直接弄死。

朱元璋可不這樣,他要的是跳加官面具,收集擺放,令官員時時警惕,告訴他們如若損害人民利益,這就是下場。

官員一旦坐實貪腐的罪名,接下來面對的,就是明律刑典《大誥》的定罪——剝皮揎草。

光聽這名字,就瘮得慌。


確實,剝皮揎草的方式,是活剝人皮,再製成鼓立於衙門,或者填入稻草放在土地廟。鼓聲響,官員必然心悸。

而按明律,明朝官員只要貪污60兩銀子,就可施行薄皮萱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剎那歷史 的精彩文章:

她是漁家女,結果嫁給海盜,最後讓滿清出此下策!
為什麼張作霖死後六年才入土為安?

TAG:剎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