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平和」,才是對智慧姿態的最好註解

「平和」,才是對智慧姿態的最好註解

我們經常談到「和平」的可貴,但對於普通人的起居生活來說,「平和」這個詞也一樣可貴。「平」是平靜。「和」是和氣。這兩個字組合起來,才是對智慧姿態的一種準確解讀。人生有多種不平靜:糾結、憤恨、優越感爆棚、哀愁、忿忿不平、啥都不服……這些都是人心不平靜的寫照。人心不平靜,不僅是心態,連整個人的姿態都會很扭曲。

舉個小小的例子,有些人和同伴一起去看電影,本來很好的一件事。觀影后,同伴說:「我覺得這個電影不太好看。」然而TA聽到不同意見的時候,心態直接炸了。「你說什麼?不好看?呵呵,我看你是壓根沒看懂吧?!這可是知名XX導演的作品,看他的作品需要智商一直在線!」。請各位腦補一下這類人說這類話時候的「不屑」表情。看個電影都能看出優越感來,可見內心多麼不平靜。其實,以小見大,內心不平靜是很可悲的。其他的不說,單說「情緒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這一點,就足夠難受的了。

人心的平靜程度,和心智程度有關係。一般來說,在青春期,什麼都想懂,又什麼都不懂,還什麼都裝作懂的年紀里。人很容易變得忿忿不平,極度狂躁,角度刁鑽,見啥懟啥,說著很粗糙的辭彙,總是一股氣兒很不順的樣子。用《破壞之王》里的一句經典台詞來說,就是:「不要誤會,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雞」。更有甚者,老大不小的年紀,還是一股「後青春期」的風格。狂躁很容易,但平靜很難。因為做到「平靜、和氣」就要求你在能力、智慧方面都要有提高。

而人心,是對生活的指導,是能力和智慧得以提高的根源。

心中懂了以下兩點,就足以穩住生活。

【1】、懂什麼叫:「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天天掛在嘴邊的話,你不一定真懂。這種例子太多了。這句話,是面面很欣賞的一種態度。因為我見過太多的人,特別是小年輕,剛剛大學、或者工作沒多久,就厭世情緒爆棚。嘴上最愛說的一句話是:「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這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樣!」。要是問ta,「那你倒是說說你想要的是什麼生活?」估計一半答不出來,自己都迷迷糊糊的。還有一半就是幻想坐火箭、不墨跡,直接能上人生巔峰才好……

但是呢,社會就是現實的很。甭管哪國,社會都現實的很,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們,不要以為自己是多大的人才,也不要以為自己未來是「行業大鱷」,更不要到處高聲吹噓自己未來一定會成為XXX。因為真正有前途的人,都是很平和的。他們對自身的要求極高,但是對未來的期待放到最低。通常,未來都很遠大。但是很多人又搞反了,對自己做事的要求不高,對未來的期望可大了去了。付出一點,就敢抱怨十點。明眼人跟TA直說:「你付出的其實挺少的,只不過你自己心態炸了,覺得很冤而已」。對方直接就炸:「我付出的還少?我付出的還少?!那誰誰誰,他付出的還沒我多呢,他怎麼行?」。心態炸了,說什麼都無解。(有些人總是喜歡把自己偽裝成「受害者」一方的形象,來緩解自己內心的困惑和壓力。)

如果能把手頭的事兒、把自己的生活做到精緻,甚至極致。那蒼天又虧待過誰?「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就是一種平靜的姿態。

【2】、清醒的認識人生是有難度的,不是「哼著情歌吃火鍋」。

「奔入小康」,這四個字中,最重要的不是「小康」,而是這個「奔」字。奔,是有難度的,是要費些力氣的。要不怎麼不說成「抬入小康」呢?不費力,又想得好處,那肯定有其它的籌碼,但普通人沒有。作為芸芸眾生中的一員,要清醒的認識到「人生本象是艱難」。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歡喜。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兩個字。因為沒人再有義務為你承擔重擔了,反而你要開始盡量回報別人。真的不要再說:「這種日子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樣!」這種話了,再難也要扎紮實實幹下去。錯不在於日子,錯的是你原本的想像太幼稚。清醒的認識到人生是有難度的,就是為了讓你橫下一顆心,天上下刀子也要頂住,彆扭扭捏捏那麼脆弱。我這番話,不是只說給男孩聽的,女孩也一樣。不要以為自己找一個對象就萬事大吉了。錯,生活中該承擔的各方面重擔,你一樣也跑不掉的。

但是也別悲觀。讓你認清困難,是「向死而生」的一種法則。都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從來沒人說:「人生做不成的目標,十有八九」。別被文字遊戲忽悠住了。有太多的事兒,雖過程不如意,但最終堅持下去也能成。比如我舉個例子,原本那些跑業務的朋友,十項業務九項進展不順利,但是最後堅持下去,照樣能談成四五個。他們雖看似不順,但也賺的盆滿缽滿。所以,別被這種文字遊戲給糊弄了。應該說:「人生不如意之事,雖十有八九,但堅持做,總能收穫四五。這四五件收穫所帶來的幸福感,便足以蓋過所有的不順心」。

看到悲處,反而要生出樂觀來。這才是「平和」的最終奧義。

永愛麵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面漁 的精彩文章:

請別再抱怨沒人「懂你」了

TAG:面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