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將進入產業寒冬」?你應該反過來看

「中國將進入產業寒冬」?你應該反過來看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解讀科學,洞察本質

戳穿忽悠,粉碎謠言

導讀

為什麼中國在新聞里經常「從崩潰走向崩潰」?不要忘記「遇難者偏差」。現今中國擁有比大部分發達國家龐大得多的工業規模和積累,中國的產業和科研發展將進入爆發期。未來一段時間,科研將以指數式增長顛覆過去人們對中國科技水平的認知,產業升級的進程會超乎想像的快。

過去十年真的有產業寒冬和倒閉潮嗎?

從2007年開始,經常上網,或者關注經濟新聞的讀者一定對下面圖片里的新聞標題很熟悉,基本上我們國家在新聞里要年年「倒閉潮」的,套用互聯網的熱詞,那是「從崩潰走向崩潰」。

真正的倒閉潮是什麼樣的?1930年代世界大蕭條,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史料:

大蕭條時,失業的美國人排長隊領取救濟

著名的美國紀實體史書《光榮與夢想》這樣描繪和記錄了美國大蕭條時的情景:

這樣的「出門」人當然是找工作去的。關於找工作,1932年前後傳說的可多了,有些聽來離奇,卻一點不假。確實有人通宵守在底特律職業介紹所門口,第二天好佔個排頭。確實有一個阿肯色州人為了找工作步行900英里。確實有人出錢買工作做。曼哈頓六號大街某職業介紹所招聘300人,確實有5,000人來應聘。華盛頓州確實有人到樹林里放火,為的想人家雇他當救火員(此事第72屆國會的勞工問題小組委員會有證詞記錄在案)。《商業周刊》做過調查,證實有不少人不再喜歡美國了,有的已經離開美國,有的正設法離開。30年代初期,遷居國外的人數年年超過遷入的。俄國在紐約有個貿易機構,叫做蘇美貿易公司,它平均每天收到350份申請書,要求移居俄國。有一次令人最難忘懷:他們登廣告招募6,000名熟練技工,報名應聘的竟達10萬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油漆工、機械工、廚師、火車機師、木工、電工、售貨員、印刷工、化學家、製鞋工、圖書管理員、教員、牙科醫生,此外還有洗染工、飛行員、殯儀工人各一人。

聰明的讀者您肯定會對開頭那一串「倒閉潮」的歷史新聞付之一笑,並能從中發現一些有趣的矛盾,美國大蕭條期間人們大量失業,工作難求,而我們國家過去十年一邊不斷地被「倒閉潮」,一邊在喊「勞動力嚴重短缺」,這樣的新聞雖然看起來可笑,但是自有其背後的邏輯,本文後面會談。我們都知道過去的十年,中國經歷了從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轉型過渡,並且湧現了一批高精尖和新興產業,在一些領域彎道超車發達國家。2008年的時候,中國的GDP還只有日本的90%,九年之後的2016年,中國的GDP已經是日本的2倍多了。說之前10年中國經歷了「產業寒冬」或者「倒閉潮」是沒有人會同意了,但是對中國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擔憂並沒有過去,有很多人依然在擔心將來中國的產業寒冬將會到來,大規模的「倒閉潮」同時發生,經濟系統發生大規模危險,發展過程被打斷,滑入「中等收入陷阱」。那麼產業寒冬會到來嗎?社會普遍擔心中國創新能力不足,擁有大量低端製造產業,產業經歷了長期粗放型發展—「量大質低」,工業大而不強。到底這些擔憂有幾分道理呢?請讓我為您分析一番。

倖存者偏差—研發和投資的高成本、長周期以及高風險

首先,讓我們把目光轉回到過去的30年,針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擔憂,有相當大比例的來自於對現狀的不滿意,所以我們先回顧一下為什麼會有大而不強,量大質低的現狀。

大家在談論中國工業產業大而不強,量大質低的時候,不滿的是中國的創新能力不足,沒有培育出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業。現實生活里也是,人們往往津津樂道發達國家創新者的成功,被創新成功者的高額回報刺激的激動不已,對先吃螃蟹的領先者無比羨慕。反過來,對比之下,我國利用廉價勞動發展出來的粗放型勞動密集型產業就顯得十分的沒有光彩,資源犧牲大,回報少,技術含量低。就好似落毛的土雞比人家的金鳳凰,不比不知道,一比氣煞人。網上常見的,如果中國做不到世界第一,不能超過「外國」,就是「不行」,就是「十分落後」,就是「藥丸」,更被攻擊成「體制問題、民族性問題」等等,都是這一心理的體現。這樣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追求更好是人類的本能,但是只把目光聚焦這發達國家的成功者身上,是不是讓我們漏掉了什麼?讓我們來看一個二戰的歷史故事:

二戰期間的歐洲戰場,英、美兩國空軍和德國空軍爆發了大規模長時間的空戰。美國空軍的研究者初步統計發現,空戰之後存活下來回到己方機場的飛機機翼部分中彈特別比較嚴重,而這些飛機機艙的彈孔較少,就決定要加固機翼,提高飛機防護能力。

但是這一初步結論被更深入的分析推翻,科學家給出的理由是真正被擊落的飛機是無法回到己方機場供研究人員進行初步統計的,能夠回來的恰恰是被擊中了不重要部位的倖存飛機,而不能回來的飛機則是被擊中了更脆弱、危險的部位。所以深入研究的結論是,應該加強機艙部位的防護,而非機翼。最終的戰爭實踐也證明新結論的正確性,飛機的損失率下降,存活率提高了。

上面故事可能是「倖存者偏差」理論最早的出處,它指的是在研究分析時,如果僅專註於那些往往只屬於少數的成功例子,而忽略了那些可能佔大部分的「失敗者」,就會得出以偏概全的錯誤結論。

回到我們的話題,當有人對你安利研發投入的誘人前景和可觀回報的時候,他一般不會著重談論研發的另一方面要素「高投入,長期性和高風險」,越是尖端的技術越是這樣。這也和高新技術產業在世界上難得而少見(集中在幾個發達工業國手裡)的現實是相吻合的。

到底研發和投資需要多大投入,又會面臨什麼樣的風險呢?讓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l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普華永道旗下管理諮詢機構思略特30日發布了《2017全球創新企業1000強》報告,韓國三星電子今年在研發的投資規模為127.2億美元

l三星電子位於韓國京畿道平澤市的新半導體工廠將從2017年7月份開始運營。這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晶元工廠,佔地面積達289萬平方米,2015年開始建造,耗資15.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940億元(144億美元)。

l半導體晶元霸主Intel一家公司每年的研發經費就超過100億美元

作為對比,您猜一猜中國舉國的研發投入,在那一年超過了100億美元呢?答案是2000年,2000年中國統計的全社會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為896億元,將將超過100億美元。(但是在這之前依然有863計劃,975計劃。我們國家不是不想在科技上有所突破,而實在是當年基礎薄弱,腳踏實地,適應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跟蹤國際先進技術,發展基礎工業,即使是新興行業,也得從基礎的來。)

去年您一定也曾被下面這條新聞刷屏過:

是的,東芝破產是2017年日本最重大的新聞之一。從2006 收購美國西屋核電開始,十餘年間,由於核電事業投資的巨額虧損,讓擁有142年歷史,世界500強100多名,市值幾百億美元,年營業額超過500億美元,19萬名僱員的的巨無霸企業東芝破產,並不得不把其名下最優質的資產東芝電子賣給美國的財團。而東芝電子的出售,意義深遠,這讓日本失去了最後的大型半導體製造商。而東芝內部將其失敗的最重要的原因歸結為兩點:

半導體算是東芝投資很大的業務,但半導體需要不斷追加投資,能隔幾年投入數十億美元的企業不多。不進行投資,就會在生產技術上落後於人。東芝的半導體說是盈利了,但實際上長年處於潛虧的狀態。

核電就更不用說了。2011年的大地震,幾乎讓日本失去了擴建核電站的可能性,去國外建核電站,需要國家的支持。在已經失落了20年的日本,國家能給企業在核電上的支持不多。

至於投入的長期性,有些讀者可能對液晶面板廠商京東方的發展歷程不陌生了:

京東方1993年由國企改制而來,最初只是生產電子元器件。最早從1994年就開始研究追蹤液晶顯示技術,1998年確立了公司要發展液晶顯示技術的戰略,但是直到2003年,才正式投入液晶生產。在這期間,京東方一直運營傳統業務老技術,積累資本。

2003年,京東方吸取了國內諸多液晶合資的經驗教訓,放棄了合資的路線,投重資收購了韓國現代的液晶業務,把成熟的老技術3.5代的TFT-LCD連生產線連人帶技術「一鍋端」。之後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消化和自主研究的過程,自主的改進技術進行追趕,其實在這個過程中,追趕的也是別人家的老技術。即使在京東方最困難的時候,都會堅持拿出十幾億投入進行技術研究。

2010年的時候,領先者們引發了液晶面板技術的升級換代,新一代的AMOLED推向市場,京東方原本拉近的技術差距又一次被拉開。接下來,又是一段埋頭苦幹的追趕,直到去年2017年,京東方解決了柔性AMOLED的生產技術,第一次與領先者們接近到了相同技術水準,從追趕者變成了創新者。從京東方創立,這已經過去了24年,從京東方投入液晶生產算,也過去了14年。在這14年里,尤其是從2007年之後的10年里,京東方長期巨虧,要不是得到了了國內包括補貼在內的幾千億資金支持,絕對無法堅持到今天涅槃重生,扭虧為盈。

所以,現今社會,工業和資本都高度發達,想要做高回報的研發,那一定意味著極高的風險。風險哪來?高回報意味著是別人沒做的高技術,難度一定很高,出成果的投資巨大,周期很長,中途出現問題的概率是很高的,是一定會出各種問題的,沒有大身板,雄厚的基礎,可以100%肯定會失敗。正是因為研發和投資的高成本、長周期以及高風險屬性,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在追趕過程里,是很難一開始就從創新起步的。中國的發展階段還在追趕,在大多數領域,不盲目追求世界領先的投入,選擇適合自己身板的跟隨策略才是對的。這並不是因為中國不行,中國人不行,乃至體制不行,民族性不行等等。我們看到,對於老牌發達工業國日本來說,科研和投資的風險都如此之大,失敗後果嚴重。回顧我國發展過程的時候,創新研究對於過去孱弱的工業基礎來說,就更是不堪重負的高風險舉動。我們在憧憬高新技術產業的時候,一定要正確的認識我們的現實基礎條件,不能好高騖遠,拔苗助長。

千金買馬骨—從粗放型「量大質低」開始

既然先來高大上的創新不成,那應該如何開始呢?我們再來講一個故事。

「千金買馬骨」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出自《戰國策·燕策一》,原文說的是戰國時燕國國君主想要得到日行千里的寶馬,卻長時間遍尋不得。大臣給君主想了一個計策,用千金買了一副千里馬的馬骨。大臣給君主解釋說,「您為了千里馬的骨頭尚且願意付出千金的高價,更何況是真的千里寶馬,天下人一定會知道你求千里馬的誠意,很快就會有千里馬來的」,之後果然不久就得到了幾匹千里馬。

這個故事常用來比喻求賢若渴,但是我覺得這個故事可以有另一種解讀:戰國時期,各國常年交戰,燕國君主想要千里寶馬不光為了私人愛好,還有更重要的戰略意義,戰馬是冷兵器時代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擁有大量好馬就可以組建優質騎兵,形成軍事優勢。當時的君主真實意圖想要組建騎兵,卻苦於本國缺乏馬匹且優良戰馬這種優質資源尤其難得,燕國便制定一項國家級戰略來增加和發展馬匹數量。

l 首先對外宣布高價收購馬匹,尤其是優良戰馬,甚至連馬骨頭都不放過。世人肯定會想,燕國君主確實想得到馬匹,但是馬匹在當時是非常昂貴且重要的戰略資源,運營和交易的風險不低,如何能保證國君能守信用呢?萬一帶了大量馬匹去交易,國君一下沒收了,或者強制低價交易怎麼辦?那麼商人就會血虧啊。所以一開始,肯定會有人先去試探,用少量的普通馬進行交易,試探君主的信用。這個階段,不論什麼樣的馬,燕國都要溢價收購,這樣才能初步製造信譽。

l 有了初步的信譽之後,有利可圖而且比別家利潤更高,在利益的驅動下,會讓更多的商人紛紛效仿,爭相前來出售戰馬。

l 經過一段時間維持信用之後,受到社會廣泛的信任,擁有了大量的商人和更多的馬匹交易量,形成了一個大規模的馬市交易格局。這個時候,燕國就有了很好的談判博弈基礎了,可以找到各路商家,對他們的馬匹進行挑選和比較,談更好地價格,選更高的質量,在大量的商人們之間形成競爭,擇優錄取,而不怕只有少量的商家形成壟斷,店大欺客。還可以對信用良好,能不斷提供更多好馬的商人進行扶持。

l 等到燕國收購的馬匹足夠多了以後,又可以建立自己的馬場養馬,並通過馬匹交配改良馬種,形成自己的馬匹養殖和改進馬種。再往後,自己養的馬不但可以供應自家需求,還可以用做談判籌碼壓低進口馬匹價格,甚至可以出口掙錢,為國家的其他方面進行財務補充。

上面的推演你是否覺得眼熟?如果我們把故事裡關鍵詞改一下,是不是正好和我們改革開放之後發展戰略和歷程吻合:

馬匹是工業產業,普通馬是低端製造業,優質戰馬(千里寶馬)是高新技術產業,高價收購馬匹是招商引資,開始不分良莠收購馬匹是粗放型發展,馬匹交易規模大了之後擇優買馬是產業扶持政策,最後形成了自己的優質戰馬生產能力是產業升級。

幾千年前的古人就有了如此高超的智慧,構思和設計出了國家長期發展核心產業的戰略思維。我們國家在改革開放之後30多年裡,又完美的執行了這一戰略思維的前半部分,現在正在執行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粗放型經濟發展,是產業發展的必經階段,是必須要走過的重要的積累過程。實際上,了解歷史的朋友肯定也知道,發達工業國都經歷過這一過程。在卓別林的著名電影《摩登時代》中,生動的反映了1930年代的美國工廠里,勞動力密集的生產製造流水線。

電影《摩登時代》里表現的美國製造工廠里的流水線

我們從歷史老照片里也能看到,發動工業國去工業化之前的歷史裡,他們的工廠產業和我們的低端製造業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20世紀的美國工廠區,連片的廠房和排放濃煙的煙囪

20世紀的美國服裝工廠,和國內的工廠並沒有什麼太大差別

發達國家正是有了這些「量大質低」基礎工業發展階段,才有了後來投入高技術高附加值的新產業研發的巨大資本,一步一步的發展成了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這些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這一點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會有太大區別。發達國家可以轉讓技術含量低,勞動力密集的產業給發展中國家,而發達國家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催生出來的高新技術產業是發達國家賴以維持發達生活的「吃飯傢伙」,是怎麼也不可能隨便轉讓的。所以我們不應對我國過去粗放型工業發展的過程過多的批評和貶低,這是必由的積累過程。

「無限複製和擴張」—工業特質

2008年之後,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增速回落,從高速增長逐步下降到了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年年都有中國製造業不行了,中國經濟不行了的言論,推導出了很悲觀的未來(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其受眾廣泛,贏得了不少喝彩和認同。然而又與我們的生活碰到的現象似是而非。十年過去了,我國產業升級初見顯著,湧現了一批具有世界競爭力,甚至是世界領先的成果和進步。到底那一邊是對的呢?

前面我們提到了「倖存者偏差」,在這裡把它倒過來,就變成了「遇難者偏差」,到底那些舉步維艱,經營困難的企業和產業是不是我們需要細心呵護的先進產業,未來希望?還是說,在網上呼聲,其實是只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可能代表了部分的面臨淘汰的產能?

我們看一看從2008年到今天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的分行業增速情況,很容易可以看出,傳統行業從2010年的高點逐漸下滑,而新興/高技術製造業則在2015年走出了U型反彈。以10%的增速為分水嶺的話,高技術產業大部分時間都在上方高速發展,傳統行業則面臨增速下滑,長期調整。這個也很好理解,傳統行業我國產能已經非常大,目前產能過剩,面臨著去產能的過程,高技術產業方面我們有差距,現在正是繼續填補發展追趕空間的時候。

如果我們的先進位造業和未來希望產業真的舉步維艱,難以為繼,危害到了國家發展,那又如何解釋我國的發明專利數量從2008年開始的飛速爆發性增長?這是落後產能的消亡被放大了,影響被誇大了。我們開頭看到的10年來不斷地「倒閉潮」新聞,很可能反映的是傳統舊產能作為既得利益者,一直不遺餘力的為自己吶喊,為自己掙得利益。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落後事物不會主動退出歷史舞台,先進事物的登台也不會一帆風順。從前面千金買骨的故事推演來說,這是到了我們進行產業扶持政策出台的階段,對各種產業和企業擇優錄取,淘汰落後的階段了,無需過度解讀。

中國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雙雙從2008年開始井噴式增長

可能有人會問進一步的問題了,先進產業畢竟新生,絕對數量較少,傳統的產業和模式畢竟佔據主導,支撐了我國經濟的基礎,倘若99%的舊產業完了,剩下1%的新產業怎麼辦,是不是同樣難以維持。到底我們的未來會如何發展,這需要我們了解一下工業的基本特質。

讓我們看看另一個歐洲的歷史故事。我們都知道近代以後,熱兵器淘汰了冷兵器,作為單兵熱兵器的鼻祖--火繩槍剛出現的時候,歐洲正處於英格蘭長弓手橫掃歐洲的時代。在遠程投擲武器領域,英國的長弓手壓倒歐洲其他國家的弓箭手,初登歷史舞台的火繩槍,在英國國內引發了一場大爭論,到底是更換火繩槍好還是保留長弓手好?長弓手的支持者例舉了很多長弓的優勢,比如射程遠,射速快,準確度高等等。

而火繩槍剛出現的時候,也確實缺點多多,射程不大(過了很長時間的改良,有效射程依然在50米左右的範圍),裝填射擊繁瑣,射速慢……,但是火繩槍有兩個優勢,就足夠了,歷史也證明了,火繩槍很快就淘汰了包括長弓在內的其他一切傳統單兵投射武器。這兩個優勢是:

1.火繩槍發射的彈藥動能足夠,基本沒有任何鎧甲能夠在它的有效射程內防護住火繩槍的彈丸威力;

2. 火繩槍能夠快速生產,成本不高,只要有足夠的鐵,利用機器,可以無限制生產。相比長弓,英國長弓手在生下孩子後,在家裡後院種下紫杉樹,等到孩子成年之後,大概過10年以上,砍下紫杉給長成的孩子做長弓;火繩槍手的訓練也近乎能無限制生產,培訓一名合格的火繩槍手僅需要1個月,而訓練一名長弓手,則需要2年。

如果我們翻譯一下上面火繩槍的兩個核心優勢就是:

1. 性能夠用(雖然火繩槍沒有長弓更加優秀的射程和射速等性能屬性,但是關鍵性能是足夠的,擊穿能力強),並不一定是越高越好。

2. 成本低,能夠快速複製並擴張生產,不受限制。

而這兩點,正是近現代工業對傳統手工業的核心優勢。近年來對於「工匠精神」的宣傳,有些是走偏了。精益求精,在成本更低,生產更便捷快速的基礎上,追求質量更好,才是正確的。如果是在手工藝圈子裡打轉,則完全和現代工業精神相悖,鼓吹手工藝製品的義大利早已明日黃花,而鼓吹工匠精神的日本製造則正在走下神壇。

縱觀工業國的發展歷史,無不證明著工業這兩條核心優勢和規律的重要性。中國的鋼鐵產量,從建國伊始的可憐兮兮的幾萬噸,到今天,不統計瞞報下的8億噸驚天產量,增加了上萬倍。要知道我們從建國開始,花費了45年,一直到1995年鋼產量才突破1億噸,而接下來用了7-8年,在2003年鋼產量超過2億噸增加了第二個1億噸,又用了不到3年,2005年超過3億噸,接著用了2年時間超過4億噸,之後每隔不到2年就能再增加1億噸,直到8億噸的巔峰產量。

所以極端點說,哪怕是99%的落後舊產能被淘汰了(現實里不會在短時間內發生這種情況),只要我們有1%的新企業孵化出來,就能快速的複製和擴張生產,替代掉過去的舊產能,並不需要為淘汰掉的舊產能太擔心。我們在產業升級的開始會看到增速放慢,碰到曲折和困難,但是當某一個行業技術升級發生突破,之後的進展就會很快。

l 前面的10年中,我國光伏產業和手機產業發展的歷史可以很好地印證這一過程。

l 接下來,剛剛突破的液晶面板和乘用車生產在未來的3-5年里也會繼續這一歷程。

l 3-5年以後,現在準備上馬的快閃記憶體和內存晶元產業(以及很多其他產業)還會繼續遵循這一工業特質。

大數定律—規模效應

在千金買骨的故事中,一定有同學會問,為什麼不從一開始就擇優買馬呢,這樣不是更好嗎?答案是現實世界哪有這麼好的事啊,理想很豐滿,現實往往比想像還要骨感。優質戰馬是戰略性資源,極其難得,別家不會願意出售,就算出售,也一定會控制出售數量,抬高價格,形成巨大的溢價空間(剪刀差),到最後,擇優買馬不但不能達到目的,還會「賠了夫人又折兵」。這一點放到產業發展中,也是一樣的。而且對於發展中國家,更甚於如果是農業國,由於經濟落後,是十分窮的,根本出不起什麼大價錢對外購買。我國在2000年之前仍然十分重視外匯儲備,就是這個原因。

前面說了很多我國過去為什麼會採取這樣的發展模式發展到今天的狀態,那麼我們未來會怎麼發展呢?還會繼續「量大質低」,「量大質低」對我們今後的發展是拖累嗎?這需要我們再認識一下工業產業規模的發展邏輯。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看工業上的大數,在社會經濟學上的大數,至少對於現代社會來說,指的是一國國民經濟和工業的總體規模。先有總體規模,才能在投資和積累上做一定定量和定性的比較分析。如果總體規模很小,投資和積累能力一定是很低的。

比如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很多美國的先進軍事和民用科技,還有不少是上個世紀60-70-80年代完成的,而我國現在在很多至關重要的支柱性科技上,甚至還比不上50年以前的美國舊技術。我們還需要花多少時間來追趕,等到追趕50年的時間過去,美國是不是又前進了50年?可能我們大多數人這麼算起來中國有可能永遠都追不上,或者說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追上發達國家。但是現實情況是我們確實在拉近和發達國家的距離,這裡面有什麼問題嗎?其實這個邏輯里有一個十分隱蔽的漏洞和缺陷,往往被我們直觀忽略掉,科學技術的投資積累並不是以等價的自然時間為單位的,不同年份,不同國家的科研投入量是不同的。我們在前頭提到了,2000年偌大的中國集舉國的力量,一年的科研經費只有100億美元,尚且比不上三星的一家半導體工廠,或者英特爾一家公司一年的科研經費,更不用去比巨無霸美國。想一想,美國70年代的國力和科研投入,和中國70年代的國力和科研投入相差多少?美國當年一年的投入積累,相當於中國當時多少年的投入積累?現代中國一年的科研投入又相當於當年中國的多少年投入?

比如阿波羅計劃期間,美國每年光給航天領域的投資就佔了相當於1%的年度GDP;土星五號一型火箭的多年總投入:土星五發射13次總共花了65億美元,平均每次5億美元。而同時代世界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的造價是4.5億美元。現在美國一艘超級航母的造價都是100億美元起跳。整個土星五號經費相當於現在的1500億美元。今年初,美國SpaceX公司發射「重型獵鷹」,引爆了國內的媒體,那是SpaceX站在美國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有的成就。如果是中國過去的那麼弱小的基礎,給100個馬斯克,也沒用。

我提幾組數據給大家認識一下過去中國的差距有多大:

中國美國鋼產量差距:

1949年美國是中國的44.8倍,

1950年是中國的14倍,

1960年是中國的10倍,

1970年是中國的6倍,

1980年是中國的3倍,

1990年是中國的1.3,

直到1993年才超過美國。

發電量:

1949年,美國發電量是中國的69倍(也就是美國一年的1.5%投入,就比中國全年所有都多)

1955年,美國發電量是中國的44.7倍

1960年,美國發電量是中國的12.8倍

1970年,美國發電量是中國的13倍

1980年,美國發電量是中國的7.6倍

1990年,美國發電量是中國的4.9倍

2000年,美國發電量是中國的2.8倍

2010年,美國發電量是中國的0.94倍

科研經費(根據世行數據):

1996年,美國的科研投入是中國的40倍

2000年的時候,美國的科研投入中國的24倍

2005年的時候,美國科研投入是中國的10倍

2010年的時候,美國的科研投入是中國的4倍

2015年,美國科研投入是中國的2.25倍

這裡要請注意,在當時中國相比之下十分低下的工業產出里,絕大部分都要被拿來進行補課,打基礎,所以那個時代的中國除了極少數領域,都是沒有世界先進研發的,都是在自我進步,縮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60年滄海桑田,中國的國力早已翻天覆地,一年的研發投入相當於過去的中國無數年的投入積累,並早已超出當年(60-70年代)的美國。所以,從今往後看,中國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時間不會變長,只會快速縮短,我們常說的多少年的差距並不靠譜,因為今天的中國完成了工業化,國力和科研投入能力幾百倍於過去的中國。

說完了大數,讓我們來看看大數定律吧。

大數定律是概率學上的非常重要的一條定律,通俗一點來講,就是樣本數量很大的時候,樣本均值和真實均值充分接近。這一結論與中心極限定理一起,成為現代概率論、統計學、理論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石。

這個定律裡面很多術語,該怎麼理解呢?我們可以簡單的這樣理解,工業國家裡大量的工業企業,研究組織,技術人員,研究團隊這些,都可以算是科研投入的樣本。當工業大國完成工業化,經濟規模已經十分龐大之後,企業數量,研究組織數量,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數量都會變得很龐大,在科研上的動作就可以用大數定律來考量了。(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農業國,由於工業能力低下,工業積累能力差,基本沒有和工業國進行對等科研比較的能力。)

大數定律告訴我們,當工業大國科研投入十分巨大,科研人員和項目十分龐大的時候,其獲得有效科研成果的概率,應該是趨近於一個基本比率的。這個比率在工業國之間並不會產生十分巨大的差異。

現在的中國:

一年的工業增加值是美國的1.3倍,日本的3.6倍,德國的4.9倍,英國的8.8倍,韓國的9倍,法國的10倍。

一年的科研投入是美國的50%(大多數預測認為2030年之前能反超),日本的1.5倍,德國的2.4倍,韓國的4倍,法國的4.3倍,英國的5倍

一年的在校大學生數量是美國的2倍,韓國的10倍,日本的13倍,德國的13倍,英國的16倍,法國的20倍

一年的獲得授權專利數量是日本的1.8倍,美國的1.9倍,韓國的3倍,法國的23倍,德國的25倍,英國的92倍

不僅是上面列出的,我們還有更多的各種與產業發展和科研進步相關的重要數據,比如論文數量、工程師數量等等,都是遠超發達國家的規模,甚至是他們的十倍、幾十倍。現今在中國擁有遠比大部分發達工業國家龐大的多的工業規模和積累,中國的產業和科研發展將進入爆發期,未來一段時間科研的發展將以指數式增長顛覆過去人們對中國科技水平的認知,絕對會讓人瞠目結舌,接下來的10多年時間裡,中國產業升級和趕超發達國家的進程一定會是超乎想像的快,產業寒冬的悲觀論調是不成立的。

只有美國的科研經費還比中國多不少,說到今天的中國和美國競爭,當下中國的GDP總量仍然大幅落後美國,又當如何看待中國對美國的追趕?

首先,根據國際銀行的測算,中國的PPP購買力平價GDP已經在2014年超過美國了,成為了第一大經濟國;再次,在2015年或者2016年,中國的工農業總產值也已經超過了美國了;第三,核心工業指標,發電量上看,在2009年左右中國超過美國以後,在2016年,中國總發電量已經是美國的150%。可以說中國的工業積累能力已經基本追上了美國,未來一方面是要追平美國強大的歷史積累科研成果。一項新技術突破不會永遠是障礙,隨著新技術的持續出現和技術擴散,同一項技術的優勢保有期是有限的,民用專利有效期20年,軍用技術更長一些,也不會多出太多。另一方面是在新增科研成果上的競爭。而中國的規模遠遠沒有到達巔峰,我們現在高等教育人口占勞動力人口總數才剛過15%(美國現在是42%),科研增長的潛力十分巨大。

中美兩國的規模遠超其他發達工業國,21世紀中葉開始,將會是中美兩超引領世界前進的格局,如同20世紀的美蘇競爭。到了那時,中國的規模恐怕要比美國更大,優勢會在中國一邊。讓我們立足基礎,腳踏實地,自力更生,為遠大理想努力奮鬥,實現中國夢,再現華夏文明的輝煌!

背景簡介本文作者為陳玉林,通信儀錶行業工程師,社會、經濟問題觀察者,知乎@陳玉林。風雲之聲獲授權發表。

責任編輯:郭尖尖

歡迎關注風雲之聲

http://toutiao.com/m625657584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雲之聲 的精彩文章:

馬爾地夫危機背後的「模式競爭」
去美國NASA訪問,才聽說中國人2020年都要登上火星了 | 科技袁人

TAG:風雲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