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即便日本,也只有一個羽生結弦:我沒有極限

即便日本,也只有一個羽生結弦:我沒有極限

繼平昌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單冠軍之後,日本國寶級運動員羽生結弦最近又收穫了一個新的獎項:「國民榮譽獎」。這是日本文化、藝術、體育領域人士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自設立以來只有 26 人獲此殊榮,羽生結弦亦是最年輕的榮膺者。

羽生結弦引發了日本全民狂熱,在一個細節上可見一斑:由於日本現任天皇將於明年退位,而新天皇的年號未定,民眾由此呼籲將新年號定為「羽生」。許多跟羽生結弦同年出生的運動員則早已自稱為「羽生世代」的人。

羽生結弦以陰陽師《晴明》蟬聯奧運冠軍

成為過去66年以來唯一蟬聯的男子單人滑選手

羽生結弦在平昌創造歷史的時刻,也是日本收視率打破紀錄的時刻:正在工作的日本人紛紛停下手中的工作;馬路上連汽車聲都聽不到;許多病人直到確定他奪冠才願意趕往醫院;交易市場的交易量也在那一刻之後激增,人們搶購他奪冠號外的擁擠場面,堪比雙十一、黑五……

在當今這個興趣熱愛分散的時代,羽生結弦是為數不多的、真正具備「萬人空巷」式號召力的國民偶像。

而國民偶像的養成,首先來自於他創造的一項又一項世界紀錄。羽生結弦15 歲時就獲得了世錦賽青年組的冠軍,是第一個達到這一成就的日本高中生;2014 年索契冬奧會,他接著成為第一個獲得奧運會男子單人花滑冠軍的亞洲選手。

他是現今所有男子項目世界紀錄的保持者(包括短節目、自由滑、總得分);這些紀錄的更新通常呈現如下的循環模式:羽生結弦創造新的世界紀錄,羽生結弦打破由他本人創造的世界紀錄。

羽生結弦是被熱衷「養成文化」的日本人看著長大的

他第一次打破總得分的世界紀錄後,僅僅兩周,就再次刷新這一世界紀錄。而那場比賽的一個小插曲,至今還為人所津津樂道。

當時的比賽在西班牙的巴塞羅那舉辦,羽生結弦最後一個出場,排在他之前的是東道主名將費爾南德茲。依靠零失誤的出色表現,費爾南德茲成功點燃了主場觀眾的熱情,直到羽生結弦上場熱身,全場還在一起高呼費爾南德茲的名字。

這令羽生結弦「覺得不爽,那本該是屬於我的時刻,卻沒有人在看我。」憋著一股勁的他於是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出場舉動:以正式上場比賽的氣場和姿態,完成了一次 3A 跳躍(騰空轉身三周半),如他所願,華麗的亮相鎮住了全場,大家都把注意力轉移到他這個即將登場的主角身上。

他當時左腳負傷,而項目中的 4T 跳躍又是主要依靠左腳發力來實現空中轉體四周,賽前幾次嘗試都沒有成功。令人驚喜的是,在被日本媒體稱為「傳說中的 4 分 30 秒」時刻,他不僅完成了 4T,還完成了技術難度更高的 4S。

賽後的羽生結弦被鏡頭捕捉到痛哭流涕

一邊哭一邊自言自語「咦,我怎麼在哭」

羽生結弦性格中有著要強的一面,他的啟蒙教練都築章一郎記得他從小就如此,「意志力堅強、不服輸,不論摔倒多少次都會站起來。」

他說自己「非常討厭『不管成功與否』這種說法,而是始終以『我絕對會成功』的心態去挑戰」。

他練習跳躍遠比他人勤快,當別人每天練習 20 次四周跳時,他至少保持 60 次。一個紀錄片記錄下他 60 次跳躍無一成功的一天,他就在冰場上足足摔了 60 次,腿上到處是傷痕淤青,但他下意識的反應不是「或許我應該減少練習的次數」,而是「只要我練得更勤,變得更好,不會摔倒,自然也就不會受傷了」。

這是運動競技隱含的魅力,運動員們需要不斷地對抗人類自我保護的本能,才一步步拓寬人類的極限邊界。這種挑戰的後遺症,是一身的傷病。

GIF

GIF

在最終抵達之前,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

平昌冬奧會上的羽生結弦也是帶著新傷,上場時必須服用止痛劑,「如果不服藥,就做不了正常的跳躍運動,更別說成功落冰。」但是冬奧會剛結束,新傷未愈,他已經迫不及待地確立好了下一個目標:挑戰至今無人完成的四周半跳。

在花樣滑冰領域,羽生結弦已經自成一個次元:他的優勢太過明顯,以至於要超越的目標只有他自己。當有人問他會不會在意後頭的追趕者時,他很自然地認為「應該是他們比較在意我吧。大家越在意我,我越是要領跑在前」。

這字裡行間的王者氣勢,和他說話時略帶靦腆的神情,形成強烈的反差,上一秒還是殺伐決斷的安倍晴明,下一秒就被同僚當成冰上小王子舉高高。

這只是他身上多個「精分」之處的其中之一。他私下很宅,會刻意讓自己保持孤獨,因為「如果無法從身體和精神上隔絕外界的影響,就無法達成自己心中所想的表演」;但與此同時又很享受在人前表演,樂於在賽場上成為焦點。

在不同的「人格」之間自由切換

花樣滑冰是追求美感的一項藝術運動,而在與「美」有關的領域裡,超越性別的類型總是格外受到青睞。羽生結弦恰恰具備這一天賦。

他天生柔軟,身材纖細,「不用怎麼準備就能劈叉」,可以輕鬆演繹女性運動員擅長的貝爾曼和鮑步等花滑動作;另一方面,女性由於力量劣勢很難駕馭的四周跳,又是羽生結弦的強項。

羽生結弦身上的女性特質柔化了男性力量的生硬感,男性的體能優勢又幫助拓寬了技術能力上的閾值,所以看他的表演會格外享受。人類趨向美的本能,讓我們無需藉助太多理論知識,就能被牽引,正如為這位「若仙若靈、典雅矯健,宛如從古書中走出來的翩翩公子」如痴如醉。

美是超越語言的人類共同體驗

日本人喜愛羽生結弦的理由很多,有人覺得他宛如漫畫中走出的男子;有人因為他「應對媒體得體」而愛上他;有人則是欣賞他的謙遜和高情商。平昌冬奧會上,他為了不妨礙隊友接受媒體採訪,趴在地上從隊友身後爬過的畫面,還歷歷在目並被反覆提及。

至於「努力會說謊,但努力不會白費」「唯有以頂峰為目標,才能成長」一類的雞湯金句,也足夠集結成書了。

所以面對「為什麼別的國家出不了一個羽生結弦」一類的問題,大家贊同如下答案:即便是日本,也只有一個羽生結弦。群體的高峰倚賴於大環境、成熟的培養體系,但個體的天賦和特質,可遇不可求。因為五十年、百年一遇,因為稀缺,才被推崇至此。

這樣的一個天才,你若問他極限在哪裡,他又會瞬間變成賽場上的安倍晴明,告訴你:「我覺得沒有極限。」

這裡是「文茜的愉悅學校」

我們並不提供科學原理

只有活生生的人生經歷,以及歲月過後的人生思考

希望他們的人生態度能給你一些啟示

關於逆境、選擇、和解、死亡……

人物故事

權力的遊戲

- 商務聯繫 -

魏小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茜大姐大 的精彩文章:

Love is Blue:愛是黑色的孤獨和紅色的雙眸
全球化時代的新倫理:警惕種族主義、克服小群體的道德直覺

TAG:文茜大姐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