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還剩最後四天了:俄羅斯國立特列恰科夫美術館珍品展

還剩最後四天了:俄羅斯國立特列恰科夫美術館珍品展

為了提升一下自我藝術修養,提高自身審美,增加藝術鑒賞力,了解各類藝術風格……好吧,編不下去了,其實就是天氣太好,無心上班。昨天下午忙完手上的事情,跑去上海博物館看了個展。

本次展覽由俄羅斯國立特列恰科夫美術館與上海博物館聯合舉辦,共展出包括克拉姆斯柯依、列賓、列維坦、希施金等油畫家創作的油畫68幅,類型涵蓋風景畫、肖像畫、歷史畫和風俗畫等,較為全面地展示19-20世紀初俄羅斯巡迴展覽畫派所取得的藝術成就。

1863年,俄羅斯皇家美術學院14名應屆畢業生因向學院提出自由命題創作被駁回,與皇家美術學院決裂,成立「彼得堡自由美術家協會」,他們打破美術展覽只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展覽的舊格局,在各城市巡迴展出畫作,因此得名「巡迴展覽畫派」。

在本次展覽中,「學院派」版塊將帶領參觀者了解若干代表畫家和擁護者,他們往往是俄羅斯貴族階層的代表,作品總是規避生活中的不完美,主要被用來裝飾宮牆府邸或作為珍藏。

----來自《iMuseum》

到了上海博物館已是將近3點,離開時將近4點40吧,基本上每一幅畫作都好好了看了一眼,差不多就是這麼多時間了。

直觀感受就是上海的大叔大媽們還真是無處不在,周末的咖啡館,工作日的博物館,走到哪兒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當然,看展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有狂按快門型的、有在每一幅作品前自拍合影的、有拿著本子臨摹作品構圖的,有研究光影筆觸的、有站著默默欣賞的、還有師生講課的……為了保護作品,離牆面一定距離會有一個禁止踩踏的台階,天花板上還有當人靠的太近就會發出警報的紅外探測器。於是,你耳邊就都是此起彼伏的警報聲跟保安大叔們的警告聲。

廢話就說這些,看一下其中的一些畫作吧。

(說實話,油畫的那種光影與層次感以及細膩的筆觸,還真是拍不出來,只能親自去看,去感受。)

作品簡介都沒有拍,就不寫了,下面有一些想說的我就簡單寫幾句。

第一波:風景

跳動的光影與及其細膩的筆畫,特別想拿個放大鏡看。

這幅我只能說實在是沒有拍出當時看到的那個感覺。整個畫作的空氣感,空間感特彆強烈,而且作者細節的刻畫簡直是太到位了,你甚至能看到中間那輛馬車激起的塵土的速度感。

這幅叫《融雪》,印象蠻深刻的,不管是整體的構圖,氛圍的渲染,還是細節的刻畫,都很到位,非常的學院派畫風。

啊,這幅的光線真的是,通透的感覺幾乎都要穿透畫布撲面而來。一定要現場親自感受!

這幅我覺得應該是年輕的晚輩的作品,採用了比較意象,大膽的筆觸,同時明快的色調也是一個改變,能看出與前面幾幅作品形成的鮮明對比。

第二波:人物

列夫托爾斯泰肖像畫

柴可夫斯基肖像畫

這是某一個畫家某一幅巨作中某一位人物的習作。雖然只是一幅習作,但是作品的完成度高到已然可以作為一幅完整的獨立畫作。

雖然是人物肖像畫,但是不得不說這塊作為背景的毯子的細膩程度甚至已經超過了人物。

第三波:世俗

拍照的時候不小心曝光有點過了。人物形成的三角形構圖,人物眼神對於畫面視覺的引導,畫面中不同物體材質的表達都非常厲害。

作品:《婚嫁前》,表現作者對女性社會地位不平等地位及俄國婦女的悲慘命運。

人物服飾的細節表達,細節控。好像是俄國當時廢除了農奴制,畫面中原本身處不同階層的人物,雖然有了平等的關係,但是你能明顯感受到那種隔閡。

這也是兩幅對比明顯的畫作。

好了,就寫這麼多了,如果有時間的話還是親自去看看比較過癮。

友情提醒

時間:到2018年3月4日 9:00-17:00 (16:00之後不讓進)

展館:上海博物館 第二展廳(二樓)

出門的時候居然看到了這個海報,當時居然沒有去看……

其實這是一個關於人文藝術設計的公眾號

當然偶爾跑個題也不是不可能

好了,這期就這麼多,

如果大家覺得文章寫的還不賴

歡迎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pandaanddee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andaanddeer 的精彩文章:

TAG:pandaandde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