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拒絕父母培養當博士的要求,遠走他鄉去美國給報刊寫稿,後來居然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他拒絕父母培養當博士的要求,遠走他鄉去美國給報刊寫稿,後來居然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美國歷經了動蕩不安又非同尋常的時期,這也是一個充滿著社會爭論的轉折點。一股美國社會文化價值的源泉開始翻湧起來,文學創作在數量、質量和形式上都無與倫比,而「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正是在此時作為一種文學文化思潮和社會運動開始迅速崛起。

本次我們要談的主人公就是在這樣的思潮中翻江倒海的一股清流,沒錯,他就是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

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猶太人,1904年出生於波蘭的一個小鎮子里,其雙親都曾在猶太教區中擔任獲得博士學位的教堂主持,人稱「拉比」。由於身在書香門第,父母又都是人們眼中的高材生,辛格從小耳濡目染,對於語言、文學、學術、創作都極具天賦,15歲便開始進行個人創作。然而,到了而立之年的他卻依然默默無聞,不為世人所知,加上波蘭排猶氛圍日益加重,他一度放棄了父母要他當拉比的想法,移居到了美國為多家猶太報刊亭撰稿,成為了猶太文學雜誌的專欄作家。

在美國的這段日子,辛格開始投身於以猶太人的生活為內容的小說創作中去,並且在1950年的時候,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莫斯卡特一家》。該小說一經譯成英文,便開始廣受好評,使辛格在文壇上獲得了很好的聲譽。正是如此,猶太人的生活故事也在美國迅速走紅,成為一種新的思潮。十年後,辛格的第二部長篇小說《盧布林的魔術師》問世,小說描寫了一個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動人故事,還曾獲得過美國全國圖書獎,也是這部小說讓他成為了美國猶太人中的小說大師。小編曾經也對這本書有所耳聞,可遺憾的是一直沒有買到正版,希望今後有幸的話必定加以收藏。

當然,在文壇上負有盛名的不僅僅是他的長篇小說,還有他從1945年開始創作的一百多篇短篇小說。其中的代表作有《傻瓜吉姆佩爾和其他故事》(描寫一個「傻瓜」的日常瑣事)、《市場街的斯賓諾莎》(通過老鰥夫菲謝爾森博士如何從與老處女的結合中嘗到人生樂趣的故事)和《童愛》(用筆墨書寫與自己生平相關的故事)等,大多都是描寫波蘭猶太人往昔的遭遇以及美國猶太人如今的生活狀況的故事,情節生動、內容有趣而又不失哲理性。因為父母是拉比,在他的作品中,我們也經常看到上帝、天堂、地獄、靈魂等宗教元素的滲透,這些元素混合著辛格奇特的想像力、複雜的人物關係、合情合理的傳統手法以及自帶憐憫屬性的譏諷。

其實,辛格還有一大獨特之處,那就是他為本族做出的文化貢獻。他所有的關於猶太人的小說作品都是使用一種叫做意第緒語的語言進行創作的,這種語言被認為是瀕臨失傳的珍稀語言(足以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後再被其侄子翻譯成英文,就這樣他挽救了一種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瑰寶。因此,在1978年時,他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他的頒獎詞說的是「辛格不僅紮根於猶太血統的波蘭人的文化傳統,而且反映和描繪了人類的普遍的處境」。

人們如此推崇辛格,並不僅僅是因為他會講動人心弦的故事,也恰恰是由於他的創作是「充滿了激情的敘事藝術」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知的世界需要你 的精彩文章:

TAG:未知的世界需要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