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一文讀懂:佛門中人需要遵守哪些清規戒律

一文讀懂:佛門中人需要遵守哪些清規戒律

「戒」是梵文「屍羅」的意譯,直譯當為「慣行」,轉為「行為」、「習慣」、「道德」、「虔敬」等義。因此,從廣義上來講,善惡習慣都可稱作「戒」。

當然,佛教通常將「戒」看作是「禁制」的意思,即禁止身、口、意的行惡。為此而制訂各種「善戒」、「凈戒」,讓出家和在家的信徒作為戒規,以此來防非止惡。佛門「三學」,第一就是戒學;大乘「六度」,第二就是持戒。

行腳比丘尼

佛教對戒規、受戒儀式有詳細的規定,出家、在家的戒條不同,男性、女性的戒條也不同,一般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

五戒,這是在家男女教徒終身應遵守的戒條: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八戒,這是在家男女教徒臨時奉行的戒條: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慾。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眠坐高廣華麗之床。七、不裝飾、打扮及觀聽歌舞。八、不食非時食(正午過後不吃飯)。

十戒,這是出家當沙彌和沙彌尼所受的戒條: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塗飾香鬘。七、不聽視歌舞。八、不坐高廣大床。九、不非時食。十、不蓄金銀財寶。

未綻放的蓮花

二百五十戒,這是男性出家當比丘都要遵守的具足戒,分為八個部分:第一,波羅夷(在僧律中為極惡大罪)。這有四戒:淫、盜、殺、妄。第二,僧殘(犯之必依眾僧行懺悔法)。這有十三戒:一為故失精戒。二為觸女人戒。三為粗語戒。四為嘆身索供養戒。五為媒嫁戒。六為有主房戒。七為無主房戒。八為無根謗戒。九為假根謗戒。十為破僧違諫戒。十一為助破僧違諫戒。十二為污家擯謗違諫戒。十三為惡性拒僧違諫戒。第三,二不定(輕重未定)。一是屏處不定。二是露處不定。第四,尼薩耆波逸提(尼盡、薩耆舍、波逸提墮,犯這個罪牽墮三惡。若犯此墮,要先舍財,後懺墮罪,所以稱作「捨墮」)。這有三十戒,即長衣、離衣、長缽、乞缽等。第五,波逸提(墮入地獄)。這有九十戒,即小妄語、兩舌語、掘地、壞生、飲酒、非時食等。第六,四提舍尼(向對方懺悔)。有蘭若受食、學家受食等。第七,百眾學戒。有著齊整衣、戲笑跳行等。第八,七滅諍。有現前毗尼、憶念毗尼等。

三百四十八戒、三百五十戒,名稱不同,戒數一樣,均為三百四十八戒。常舉其大數,號稱五百戒。這是女性出家當比丘尼都要遵守的具足戒,束為七聚:第一,波羅夷,這有八戒。第二,僧殘,這有十七戒。第三,捨墮,這有三十戒。第四,單提,這有一百七十八戒。第五,提舍尼,這有八戒。第六,眾學,這有一百戒。第七,滅諍,這有七戒。

出家人按照戒法規定受持具足戒,就取得了正式僧尼的資格。但年齡不滿二十歲的青年,是不能接受具足戒的。因為不滿二十歲,身體還比較單薄,恐怕不堪忍受寒熱饑渴等種種痛苦。其實,戒律雖然名目繁多,但主要還是戒殺戮、酒色、偷盜、奢侈、妄語等,雖然清苦,可並不苛刻,與苦行僧所走的極端顯然不同。

人間凈土

如果違反戒法,就是犯戒。犯戒是要受懲罰的。《行事鈔》中有一個傳說:「有比丘喜樂衣服,因病致死,後化為蛇來纏衣。」這大概是犯戒的報應吧。

佛門認定犯戒有「五過」:第一,害自身。第二,為智者所呵。第三,惡名流布。第四,臨終生悔。第五,死障惡道。也有歸納犯戒「五衰」的:第一,求財不遂。第二,隨得即耗。第三,眾不受敬。第四,惡名流布。第五,死入地獄。總之,「五過」也好,「五衰」也好,都是對飯接著的譴責和警告。

禪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凡人與佛之間有何差別?一字記之曰「心」
女性出家人共分三類,除了「尼姑」還有這兩類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