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兔區、八組、知乎相繼加入「整頓大軍」,娛樂八卦炒作之風迎來最強監管?

兔區、八組、知乎相繼加入「整頓大軍」,娛樂八卦炒作之風迎來最強監管?

原標題:兔區、八組、知乎相繼加入「整頓大軍」,娛樂八卦炒作之風迎來最強監管?


3月伊始,大事接連發生。


在3月1日到2日期間,晉江文學城網友留言區(簡稱「兔區」)暫時關閉、豆瓣小組八卦來了(簡稱「八組」)停用3天、「知乎」App下架七天。



眾所周知,知乎主打知識答題,兔區和八組則是娛樂八卦愛好者的聚集地,三方都是典型的互聯網社群聚集地。

2017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正式實施:「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利用網路從事侵害他人名譽、隱私、知識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的活動,網路運營者應當加強對其用戶發布的信息的管理,發現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應當立即停止傳輸該信息,採取消除等處置措施,防止信息擴散,保存有關記錄,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自此,網信辦對有關娛樂八卦的整治癒發加強。


如今,作為網路輿情最熱鬧也最容易「跑題」的三者被治理,不難嗅到其背後的一絲風向:娛樂八卦、惡性炒作之風刮不了幾天了。


兔區、八組、知乎


相繼迎來「監管之火」


3月1日,晉江文學城網友留言區猝不及防地關閉了「網友留言區」版塊的主回貼發布功能,並發布公告《關於暫時關閉網友留言區主回貼發布功能的通知》予以說明。


「為遏制低俗炒作之風,營造清朗網路空間和健康向上的輿論環境,引導網民風清氣正的言論氛圍,『網友留言區』版塊將升級現有版規,增加『不得發布涉及以娛樂圈為主的各類低俗炒作、渲染明星緋聞隱私、侮辱和誹謗他人等有悖社會公序良俗、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的版規要求,並據此追溯以往帖子內容,清理近期違規信息。為能更好的執行清理工作,自2018年3月1日起,將暫時關閉『網友留言區』版塊的主回貼發布功能,關閉時間不少於三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在此期間,如有違規到論壇其他版塊發布原屬於『網友留言區』版塊的帖子內容,一律刪除處理。」



第二日,豆瓣小組八卦來了也發布了《關於小組將停用3日的重要公告,組員必讀!》的公告,「依據《國家網信辦等六部委聯合整治炒作明星緋聞隱私和娛樂八卦》專項整頓行動的通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會同公安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國家機構,正在對熱衷炒作、涉嫌違法違規的各類行為主體進行全面排查清理和依法綜合整治。」


基於這次整治,小組停用3天並暫時更名為「豆瓣鵝組」,3天後將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大家面前。


正當大眾議論紛紛之際,「知乎」又出了事。


八組公告發出沒多久,豌豆莢、應用寶等安卓應用商下架了「知乎」。消息稱,「今天北京網信辦發布緊急通知,『知乎』平台因管理不嚴,傳播違法違規信息,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各應用商店下架「知乎」App七天。具體時間從今天15時開始,至3月9日15時恢復。」



在《知乎關於加大整治違法有害信息的公告》中,知乎如此回應:「為進一步落實網站主體責任,根據《網路安全法》、《知乎協議》、和《知乎社區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和社區規定,知乎近期加大了對違法有害信息的打擊力度。」


專項整治期間,知乎網站、知乎App的服務以及微信公眾號等繼續正常運營。後續,知乎將對部分產品功能、安全系統和舉報系統進行相應升級。


據三方屬性以及各自公告所言不難發現,這是繼早前一大批八卦號被封、新浪微博熱搜榜、新浪微博熱門話題等版塊下線整改後,又一輪針對娛樂八卦惡性炒作之風的集中治理。


被整頓的背後:


娛樂八卦、惡性炒作的猖獗之風


在文化生產場域方面,當下整個互聯網風尚的「惡習」日益嚴重,概括起來就是八卦和炒作。


晉江論壇網友留言區因其門牌號為2,所以也被稱之為「兔區」。 該區喜歡看耽美的人很多,對男性容忍度很高,對女性卻相對的不是很友好。在路人看來,該區最大的特點就是戾氣重,因為是匿名制,大部分帖子最後都能發展成罵人,煽風點火、造謠抹黑的行為不計其數,但論壇監管力度卻並不如人意。


作為豆瓣用戶活躍度最高的小組之一,「八卦來了」小組顯然也是圍繞八卦這一主題而建立的。八組不好進是公認的,裡面的用戶大多是老號,雖然小組標籤為「娛樂、明星、紅人、綜藝、影視」,但八卦範圍不止娛樂、明星,時事熱點也會進行討論。


八組路人屬性相對其它還是較為明顯的,粉絲基本很難控場,所挖出的內容也很深,不少明星黑料都從此地流出,是大眾以及路人聚眾吃瓜的場所之一。當然,現在也逐漸成為各娛樂營銷號搬運八卦、惡意炒作的據點之一。



兔區和八組此次整頓的原因,不管是從雙方的屬性還是所發布的公告來看都很明顯,均與其長期涉及娛樂八卦、惡性炒作、造謠抹黑等問題脫不了干係。


作為國內一個工具性和科普性質平台,知乎第一批用戶是通過內測邀請而來,不乏國內外高學歷者以及諸多領域的大神。開放註冊後,第二批用戶是通過一些雜誌宣傳知道的這個平台,以211、985等在校大學生為主。再往後的用戶則是被宣傳,以及各類神回復所吸引。


除了有關學習方法、生活經驗、生活竅門等的知識答案外,知乎也有很多爭議比較大的問題,最為突出的就是人文版塊的表現。如今,經過一次次的用戶稀釋後,知乎已然不再純粹,大量與明星八卦相關的討論也是熱鬧非凡。


隨著網信辦這兩年對互聯網各平台、APP的監管力度的加大,在微博、微信公眾號相繼被整頓後,知乎、八組、兔區這類八卦聚集地加入「整頓大軍」,實屬意料之內。


互聯網社群監管趨嚴,


娛樂八卦炒作之風迎來最強監管?

在以廣播電視、報刊雜誌為主的傳統媒體時代,八卦雖已存在,但受地域、技術手段等問題的限制,不可能快速且大範圍的輻射到受眾。隨著第四媒體網路的高速發展,海量信息變得良莠不齊,更毫無節制的衝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


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普及率達到55.8%。伴隨網民規模的強勢增長,網路治理形勢也愈發收緊。


今年2月初,據國家網信辦等六部委聯合整治炒作明星緋聞隱私和娛樂八卦工作要求,北京市網信辦便曾對多個微博賬號做出永久關閉的處罰。人民網更是發表《狗仔隊們製造的娛樂新聞,該管管了!》一文,意在強調治理娛樂圈亂象的必要性。



美國著名數字預言家埃瑟·戴森曾指出:「數字化世界是一片嶄新的疆土,可以釋放出難以形容的生產能量,但它也可能成為恐怖主義者和江湖巨騙的工具,或是彌天大謊和惡意中傷的大本營。」


如今,以草根為代表的新意見階層崛起,輿情表達主體更加多元,從微博、微信、各大網路平台到相關APP等網路社群,網路輿論場也日益多元化。不能否認的是,網路社群的崛起加大了網路監管的難度。


「輿論,我們的社會皮膚。」正如德國社會學家伊麗莎白·諾爾·諾依曼所提出的著名觀點,伴隨互聯網社群的發展壯大,當下網路輿情的影響程度和輻射範圍日益強勁,甚至足以影響整個社會。


從2014年8月,網信辦發布《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到2015年2月,網信辦發布《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管理規定》,再到2017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的正式實施。今後,隨著監管力度的大力收緊,娛樂八卦、惡性炒作之風,怕是真的刮不起來了。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獨角獸 的精彩文章:

小體量網劇持續走紅,《無法擁抱的你》如何拒絕同質化打造精品?
《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兩日1.7億遠超《星戰8》,好萊塢王牌IP的起死回生?

TAG:娛樂獨角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