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開國皇帝被大臣打屁股,成幾代皇帝心理陰影,並導致蒙古乘機崛起

開國皇帝被大臣打屁股,成幾代皇帝心理陰影,並導致蒙古乘機崛起

滿族大清的崛起我們都很清楚,但滿族前身女真人所建立的大金朝,很多人就不太熟悉了。今天我就來講講,大金朝皇帝的心理陰影,如何導致了這個帝國的滅亡,以及如何促成了蒙古帝國的崛起。

提起金朝,對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我們還是比較熟悉的,但是完顏阿骨打在大遼還沒有被完全滅掉時就去世了,後來徹底滅掉大遼和北宋的,是金太祖的弟弟,金太宗完顏吳乞買。

金朝可以說是太祖和太宗這兩個兄弟聯合開國的,金太宗好歹也能算半個開國皇帝,但是,金太宗的內心應該有個巨大的心理陰影:他曾經被大臣們拉下龍椅打了一頓屁股。

這個事情不但是金太宗的心理陰影,也對後續的金朝皇帝帶來了心理陰影。所以可以把這件事看作大金帝國的童年陰影。那麼這個童年陰影是如何促成了蒙古崛起呢?金國的童年陰影

為什麼金太宗會被大臣們打屁股?這其實和他大哥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留下的一個規矩有關。

金太祖當年在起兵的時候,女真人非常貧窮落後,草原部落組建的政權,剛開始的時候皇帝和他手下的重臣,一般是軍事貴族合伙人的關係。原因很簡單,皇上家裡沒餘糧,他沒錢也沒有辦法控制這些貴族。

既然是要共舉大事,太祖就跟重臣們定下一個誓約:國庫里所有的財物除非是打仗才可以用,平時任何人要是敢隨意亂動用這些財物,不管是誰都要杖責二十,也就是說要打二十大板。

這個時期,金國的皇上家真是沒有餘糧。

北宋末年,宋徽宗曾經派了一個使臣走海路,躲開大遼跑到女真人的地盤上和他們結盟。

這個宋朝使者到了金國人的地盤上一看,這叫什麼皇城啊?

宮牆就是用榆樹、柳樹什麼編成的籬笆牆,而旁邊好多籬笆、女人和狗,放豬趕羊的老百姓,就在這皇城的院子裡面隨隨便便出入。

皇宮也就是一個簡單的房子,皇上跟皇后這兩口子並排往土炕上一坐,旁邊有一個貴妃忙前忙後招待客人。

金太祖還得跟使者解釋:您別見笑,我們這兒自古就這風俗,這房子冬暖夏涼,非常好,我們不用勞動百姓蓋宮殿了。

金太祖本人他和手下的大臣們雖然是有君臣的名分,但是他們關係跟親密戰友差不多,經常勾肩搭背,一塊兒喝酒、摔跤、泡澡,什麼都干,沒有任何的尊卑上下之分。

而且他們商量國家大事的時候也都是高度平等的,一旦事情說定了馬上嚴格執行,賞罰分明。所以朱熹也曾經感嘆,說金國賞罰如此之分明,那肯定能成大事兒。

到了金太宗剛上台的時候,他也嚴格地遵守了太祖和大臣們的約定,對國庫絕對不敢亂動。

但是這個扛不住時間長,日子長了之後,太宗的心思就開始活動了。有一天終於扛不住了,他偷偷地打開了國庫,抓了一把財物,拿出去換酒喝了。

很快,丞相清點國庫時就發現問題了,馬上就告訴了宗室的一個重臣,叫做完顏宗翰。

宗翰聽了之後很快就調查清楚,這是皇上乾的,他毫不客氣,跟其他重臣執行了太祖的誓約,把太宗從龍椅上揪下來,結結實實地打了二十大板,打完之後再把他請回到龍椅,然後跪下磕頭請罪。

打都打完了,太宗還能說啥呀?太宗只能喝完壓驚酒說,愛卿們果然是棟樑之材,恕你們無罪吧。

太宗說是這麼說,但心裡肯定窩囊的很,肯定心裡會有陰影,因為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被大臣打屁股的皇上。金國的漢化

在太祖的時候,皇上家裡沒餘糧,手上沒錢,只能靠著跟重臣們平等相待,生死與共,才有可能帶來凝聚力和戰鬥力。

但太宗的時候可再也不是那種沒錢的狀態了。

後來還有一位宋朝使臣,也有過記載。

這位使臣比上一位出使的時候晚了3年,這會兒大遼剛剛覆滅,大金還沒有來得及進攻大宋。但大金已經從大遼掠奪到了大量財富,日子就開始奢侈起來了。

當這位宋朝使臣來到金朝首都上京,也就是今天黑龍江哈爾濱附近的阿城縣。看到金朝人在這裡修建了非常巨大的皇宮,宮廷里特別複雜。

雖然御膳吃的菜也都還是很粗糙的東北菜,皇上跟大臣們一塊吃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但是在吃的過程當中,已經有了各種各樣地講排場。太祖時的儉樸已經完全看不見了。

有了這麼大的財富後,皇上終於有辦法控制那些重臣了。

太宗還是開國的皇帝,所以他對開國的各種艱難還有記憶,他本能的還會服從當年的誓約。但不能指望後面的皇上仍然重視那個誓約,更何況太宗就是因為重視這個誓約屁股開花的,後面的皇上一想到這個,肯定會有更大的動力要去控制群臣。

所以從繼承了太宗皇位的皇上金熙宗開始,大金就迅速地走上了漢化的道路。

對皇上來說,漢化一舉N得。

首先可以很有效地統治從北宋搶過來的龐大的中原領土,和大規模的漢族人口。

你假如完全不肯接受這種漢化的話,你沒法統治他們。

但在這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皇上想要改變跟那些軍事貴族的合伙人關係了。

怎麼樣能改變呢?只要你漢化了,你就可以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官僚體系,用這套官僚系統,就能夠把貴族、重臣,把他們都給壓制住,建立起一種上下有別、尊卑有序的秩序。

你再也甭想跟皇帝勾肩搭背,一塊兒喝酒、摔跤、洗澡、光屁股了,皇上到了這會兒就可以一言九鼎。

這種權力的誘惑絕對沒法抗拒,更何況還有那種皇上被打屁股的童年陰影給助攻一下。

所以咱們在史書裡面就能看到一種很矛盾的現象。

按照史書的記載,金熙宗以及金熙宗之後的皇上海陵王,這兩人都是特別殘忍的暴君。但史書裡面還記載他們對百姓都還不錯,尤其是海陵王特別照顧百姓。

按說暴君就不應該親民,可是為什麼他們這暴君如此親民?

這很矛盾。很簡單,這倆暴君,為啥他們被叫做暴君?就是因為他們要壓制貴族。而歷史是誰寫的呢?歷史是貴族寫的,貴族寫歷史,你又在壓制我,當然你就是暴君了。

反過來對這倆皇上來說,為了能夠有效地壓制貴族,他就得在貴族之外去找支持力量,去哪兒找呢?老百姓,所以他們對老百姓都還不錯。

海陵王完顏亮之所以比金熙宗對老百姓還好,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金熙宗上台是合法繼位的,他有正當性,而海陵王是刺殺了金熙宗上台的,他正當性非常之不足。

所以對這倆人說都得到貴族之外去尋找支持力量,但是緊迫程度不一樣,海陵王的緊迫程度更高,所以他在政策上會更加地向老百姓傾斜。

那為啥這個皇上叫海陵王,而不是正經的皇帝謚號呢?因為這哥們兒他也是被人給推翻的。

而且由於他的皇位來的不正,所以在他被推翻之後皇帝的稱號就被剝奪了,只保留了他當皇上之前的稱號,叫海陵王。金國遷都

海陵王雖然他的皇帝稱號被剝奪了,但是他做了一件事兒對後世影響非常巨大,什麼事兒呢?遷都,把大金的首都從今天的黑龍江一帶給遷到了北京。

此前歷史上好幾位皇上都遷過都,北魏的孝文帝遷都、隋煬帝遷都、武則天遷都,和他們都類似,海陵王遷都的意圖,也是要遠離軍事貴族的大本營。

只要遠離了這個大本營,就能夠有利於皇上極權,那皇上當起來多痛快。

不僅如此,海陵王的皇位不正,他必須得建立更大的功績才能讓群臣服氣,怎樣才能建立更大功績?一統天下。

所以海陵王遷都燕京之後還不夠,他還想要進一步的遷都,要遷都到開封,而且要發兵南下,要滅掉南宋,一統天下。

一旦到了那一步,他就名正言順天下控主,豐功偉業不亞於甚至超過了金太祖、金太宗,群臣就沒人敢再多說話了。

海陵王一想到這個偉大理想夜不能寐,所以這哥們兒還專門寫過一首詩,要歌頌他這個偉大理想,後面兩句叫做「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但是沒想到,就是在他要南下滅宋,打到了長江邊上的時候,他離軍事貴族的大本營太遠了,後院就起火了。貴族們發動了政變,推舉了駐紮在今天遼寧地區的另一位宗室登基,這個人就是後來被人們尊稱為小堯舜的金世宗。

但是你別以為金世宗是貴族們推舉出來替代海陵王,他就願意被貴族們控制了,不是的。他馬上繼承了海陵王的重要政策——定都北京。

貴族們不是這麼想的,貴族們把金世宗一推舉出來,馬上就跟他說要還都到黑龍江,金世宗說不行,還是得定都北京。而貴族最後也沒轍,真就定都北京了。

從這裡面能夠看出什麼呢?經過金熙宗跟海陵王的兩代統治,貴族們受到了非常大的打擊。

尤其是在海陵王統治的時候,他大肆地屠殺宗室的貴族。這些貴族能夠約束皇上的能力已經大幅下降了,那麼皇上和貴族們之間就形成了一種新的力量均衡。所以金世宗能堅持自己的意見,他不怕被人打屁股了。

金世宗以及在他之後繼位的金章宗,這兩個皇上漢學的修為都非常之高。舉一個小例子就知道了。

北宋的亡國之君是宋徽宗,宋徽宗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皇上,但他是個偉大的藝術家,書法天下一絕,就是瘦金體。

金章宗把瘦金體模仿的惟妙惟肖,以至於到了今天有人拿出那個年代的書畫文物,一看上面有題字,分不清這到底是宋徽宗還是金章宗的。可見他們的漢化達到了什麼程度。蒙古的崛起

但是金國一旦漢化到這個程度,一個衍生性的效應就出現了,就是蒙古的崛起。

這個歷史過程肯定跟那童年陰影相關。怎麼相關呢?

那個童年陰影的影響太深遠了,以至於到了金熙宗之後的金朝皇上,全都放棄了大遼那個二元帝國的政策,建成了一元帝國。

大金一旦被建成一元帝國,那它的自身定位就變了。

所以金朝的統治階層曾經很明確地說過,我們大金和大遼不一樣,大遼的根基在哪兒?在燕山以北的臨潢府,就是今天內蒙古赤峰市下面的巴林左旗一帶。但是我們大金的根基不一樣,我們大金的根基在燕山以南的燕京。

這擺明了就是說我們大金的政治邏輯不是草原的,它是中原的。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因為只要你仍然確認自己有一個草原根基,那皇上勢必還是要受到草原軍事貴族的約束。

但中原這邊不一樣,貴族早就沒了,這邊只有長期官僚統治的歷史,貴族是沒法跟皇上叫板的。所以金朝要把自己的統治根基放到長城以南,確認自己是個中原王朝,最大的可能性就在於當年的那個童年陰影,印象太深刻了。

咱們再回望一下歷史,曾經有一個偉大帝國的皇帝,本來也是「草原+中原」的二元帝國,但是後來喪失了草原視野,拒絕承認帝國的草原根基,最終就出了大事兒。誰呢?唐玄宗。

從金熙宗開始,金朝的政策都跟唐玄宗這個風流帝王差不多了,草原視野全都丟了。

有一個非常直接的證據,大金在統治了幾十年之後,居然開始修長城了,你聽說過任何一個草原王朝要修長城的嗎? 可是大金居然就開始修長城了。

而且這個長城修到哪兒呢?一直修到大興安嶺,因為東北是龍興之地,是老家,這地方肯定得保住。但是蒙古高原那種地兒給它隔出去算了,草原上一幫蠻夷,不能跟他們混一塊兒。

他這麼搞什麼意思?大金只要保住自己農耕地區的這一小塊土地就算了,草原上他放棄了。

大遼帝國是有著二元帝國屬性的,它有草原視野,這種草原視野讓它懂得如何去有效地利用和操縱草原上的部落矛盾,分而治之,它可以非常好地控制草原。但是大金放棄了二元帝國,它也就沒有了草原視野,那草原的事兒它還能搞得定嗎?肯定搞不定。

所以趁著這個機會成吉思汗一下就崛起了,一統了蒙古高原。

在這之後大金面對蒙古帝國的壓力,應對得非常之拙劣,看上去完全就像當年大宋面對大金,甚至比那還要差。

到了金朝末年首都被人攻破的那種慘狀,比北宋末年的慘狀有過之無不及,幾乎就是個翻版。

到了這兒金朝的歷史就結束了。

金朝的歷史有點像一個插曲,在中國已經建立了一個二元帝國的情況之下,一個來自關外的草原帝國,居然主動放棄了二元帝國的草原身份,肯定沒有辦法維持帝國。

我們看中國歷史,如果想組成一個龐大、統一、穩定的帝國,就必須是一個二元甚至多元的帝國。 而大金用自己的失敗證明了這一點。

好了,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

金太宗因為破壞誓約而被大臣們打屁股,成為了金朝帝國的童年陰影。受這個陰影的影響,大金走上了漢化的道路,以至於放棄了二元帝國的屬性,失去了草原視野。它帶來的衍生效應是蒙古的崛起。金朝應對草原勢力的攻擊,以失敗告終。既然大金失敗了。

金朝之後,中國歷史就進入元朝,這是一個震古爍今、前所未有的龐大帝國。經常能夠看到有些人在網上說,元朝不是中國的朝代,這種說法肯定是站不住腳的。

那麼,元朝的統治者究竟怎麼看待自己?推翻元朝的明朝,又如何看待元朝? 把這個邏輯說清楚,對我們理解究竟何為中國非常重要,我明天再為大家接著說。

歷史可以回望,文化需要撩撥,磊哥願你被撩得開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強烈推薦一本撼動你靈魂的書
一代名相寇準有五座墓冢,個個都有來頭,但真墓只有一個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