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加坡是怎麼「暴富」的?

新加坡是怎麼「暴富」的?

如果你只知道新加坡是旅遊聖地、購物天堂、世界金融中心,那你就out了。

對於混跡能源圈的小編來說,新加坡是世界三大煉油中心之一、世界三大石油貿易樞紐之一、亞洲石油產品定價中心、亞洲最大的轉口港……

新加坡國土面積小、資源匱乏,是一個名副其實缺油少氣的國家。從毫無本土油氣資源發展成為世界三大煉油中心之一、國際石油貿易中心之一、亞洲石油產品定價中心,新加坡的制勝法寶就是:充分利用馬六甲海峽海上石油通道樞紐的地理優勢,抓住國際產業分工轉移的機會。

馬六甲海峽是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的「咽喉要道」。

據《油氣雜誌》統計,截至2014年1月,新加坡煉油能力合計為134.45萬桶/日,共有3家煉廠,在全球排第15位、亞太地區排第5位。新加坡煉油廠的加工能力和複雜程度在全球居領先地位,其中:埃克森美孚在裕廊島的亞逸查灣島煉廠加工能力為59.35萬桶/日,在全球排名第6位;殼牌在新加坡普勞布科姆煉廠加工能力為46.2萬桶/日,全球排名第14位;新加坡本土的梅里茂島煉廠加工能力為29萬桶/日。

為了適應如此強大的煉油加工能力,近年來新加坡還新建和擴充了周邊油庫,具備了超過億桶原油及成品油的儲存和集散能力,吸引了全球50多家大型石油公司在此設置經營總部和數百家中小型石油貿易公司全天候在此交易集散。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新加坡)公司和新加坡新隆集團合資在裕廊島上建設了包含73座總庫容達228萬立方米的油罐以及12個包含5000噸級至30萬噸級泊位的環宇油庫。該油庫投運以來,每年中轉油品3000多萬噸,進出船隻4000多艘。

新加坡強大的煉油能力和集散交易能力成就了新加坡在亞洲油品市場上的「大佬」地位。因此,新加坡掌控了亞洲油品市場價格行情,成為亞洲石油產品定價中心和繼紐約、倫敦之後的世界第三大石油貿易中心。

從不生產一滴原油到如今國際原油市場上的「呼風喚雨」,新加坡的成功與馬六甲海峽當然有密不可分離的關係。也可以說,正是那些在新加坡港碼頭上來來往往的運油船隻,鑄就了新加坡輝煌的油氣業績。

在中國「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戰略中,東南亞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新加坡作為一個貿易轉口港、航運中心,將會發揮非常關鍵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關看星圈 的精彩文章:

TAG:小關看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