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上最孤獨的圖書館裡,都有什麼書?

世界上最孤獨的圖書館裡,都有什麼書?

三聯書店海邊公益圖書館,另一個更加廣為人知的名字叫做「孤獨圖書館」。

這個曾經紅遍網路的圖書館在北方的嚴寒中顯得有些默默無聞,但它仍作為一個絕妙而避世的閱讀空間在荒涼的沙灘上正常運轉著……

孤獨圖書館

圖書館坐落於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的一片沙灘上,幾十米的前方是渤海灣,後方是一排排高檔社區的獨棟別墅。

作為一個秦皇島人,還未造訪過2015年就已經開業的孤獨圖書館。上一個夏天回鄉,孤獨圖書館的預約早已經排到了一個星期之後,寒冷的冬季也需要提前兩天在微信公眾號上預約才能順利進入這座以「孤獨」為名的圖書館。即便是淡季,圖書館仍然門庭若市,附近停車場里停滿了北京牌照的汽車,夾雜著幾個遼寧、山東和天津車牌。

這個曾經火爆網路的「網紅」圖書館為我們奉獻了頗具意境的照片,也被很多慕名而來的遊客讚賞,或是詬病。

有人說,「孤獨圖書館並不僅僅是名字有噱頭,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氣質與圖書館的完美結合。」

也有人說,「建造在某高檔社區內的孤獨圖書館是營銷的,這裡的孤獨,不是遠離世俗的孤獨,不是排他的、孤單的孤獨。這裡,是所謂的孤獨。」

確實,像我父親一樣的勞碌奔波的中年男人,會認為這座圖書館無非是「開發商賣房子的噱頭」,但是進入了圖書館後,他還是隨手拿了一本書,坐在了面朝大海的扶手椅上,和周圍不少穿著類似的中年人一起讀上了一個小時。木質桌椅,石頭基底,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文藝青年的一切想像都得到滿足,同時將願意負擔超出這個海邊四線小城房價100%的社區大佬們也感染成文藝中年。

圖書館內部

圖書館和500米外的海邊教堂均由建築師董功設計建造,兩座建築一白一灰,相映成趣,使這條海岸線看上去沉靜溫柔,遺世獨立。海邊教堂承辦附近居民的婚禮和特殊活動,怎麼看都還是開發商的營銷策略,但是這樣一座佇立於北方海邊的、精巧美麗的且不對外開放的教堂所營造出的儀式感,的確讓很多人心馳神往吧。

海邊教堂

孤獨圖書館面朝大海的一面,是高通透的玻璃幕牆,讀書間隙發發獃,看看雪白的浪花游曳嬉戲;冬季,可以看到結了冰的海岸線,是在熱帶島嶼度假可看不到的奇觀。圖書館以自然採光為主,水泥色的屋頂開了許多圓孔,令陽光照射進來的角度顯得很美。

孤獨圖書館的藏書不多,實際上,除了社區業主以外,其他人每年只能成功預約到訪一次,也就不可能將書借回家。所以書在這時更像是精心營造出來的一種氣氛,陽光、沙灘、大海、書、人跡罕至的建築,一同構成了現代人對閱讀的崇拜以及對孤獨的欲拒還迎。

孤獨圖書館的圖書有三種陳列形態:最推崇的書,平放在一層的書桌上;適合借閱的藏書,編碼後放在各層的書柜上;還有一部分閱讀率低的書,收在儲藏室。

2018年2月22日這天,孤獨圖書館一層書架擺放的多為小說、隨筆等。有經典的《變形記》、《戀情的終結》,還有近期受歡迎的青年作家雙雪濤的《飛行家》、阿乙的《早上九點叫醒我》等;古今中外的作品都有涉獵,日本才女清少納言的《枕草子》和美國作家約翰·威廉斯的《斯通納》都令人很有翻開一讀的慾望。

藝術類書籍《梵高手稿》、《裙裾之美》等也在列,間或有一兩本科學類書籍,如《神奇的鳥類》、《丈量宇宙》。在眾多書櫃中,藏著白先勇的《台北人》、《蕭紅十年集》、《北島選編》、《王蒙談話錄》、《阿城文集》、《冰心詩精編》、《沉默的大多數》、《人間詞話》等文青熱愛的作家作品;還有一些少有耳聞(當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聞)的書籍,像《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西日本時間》、《六十年與六十部-共和國文學檔案》、《過於喧囂的孤獨》等;為了滿足各位讀者的口味,歷史、藝術、科普方面的作品也必不可少,書店暢銷的成功學作品也偶爾會看到一本。

圖書館二層則更多地收藏了大部頭文學名著和文集等,圖書館必備的工具書卻沒見到。

總之,這座小小的圖書館更類似於一個不售書的書店,頗有一種「海洋與沙灘」的文藝清新、輕鬆自然的風格。也就是說,這裡的書隨手拿上一本,面對著澄澈的海灘,讀上一個下午不成問題。

據說,孤獨圖書館的館長是退休後毛遂自薦而來的北大圖書館學系的老孟,他帶領工作人員選書、採購、編目、整理,讓這個小小的圖書館看上去精緻有修養。

這份選書的情懷和調性倒與圖書館設計師董功的「初心」不謀而合:「我理想中的社區圖書館,並不需要用藏書量和知識完整性等嚴苛指標去挑剔,而是要突出空間設計與情感體驗的結合,這方面比專業圖書館的餘地更大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陸家嘴雜誌 的精彩文章:

陌陌為什麼超6億美元收購探探?
一文讀懂全球證券交易所併購發展情況

TAG:陸家嘴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