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東坡」進京,川式幽默征服北京觀眾

「蘇東坡」進京,川式幽默征服北京觀眾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袁麗霞 余如波)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一生沒有到過北京。而現在,他以另一種形式「進京」了。

3月4日,由眉山市和四川人民藝術劇院聯合出品的話劇《蘇東坡》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這是我省2017年啟動實施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以來推出的首部原創劇目。該劇作為西南地區的唯一劇目,被國家大劇院2018年「全國人民藝術劇院話劇邀請展」邀請演出。這也是該劇在全國巡演的首演。

作為一個文化產品,首次走出四川的話劇《蘇東坡》能不能得到外地觀眾的認可?

說「四川話」還是「普通話」?

「邦邦邦......」一陣急促的川劇打擊樂聲響起。令現場觀眾沒想到的是,話劇一開始就「很四川」。

「你們知道蘇軾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嗎?在眉山,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幾位演員身著淺灰色長衫出場,用「群口相聲」的方式講起蘇軾軼事,以及與他有關的地名、遺迹、菜品等。

晚上7:30,國家大劇院最具民族特色的劇場戲劇場,1000多個位置座無虛席。湛藍色的幕布上,投影出瀟洒寫意的「蘇東坡」三個大字,舞台中央,靜靜地擺放著一個古代木質車廂,「極簡」的舞台布景讓現場觀眾屏氣凝神,觀看好戲。

「怕是不對頭哦。」「好巴適哦。」「變得個鏟鏟。」現場,話劇「很四川」的有很多語言。

演出過程中,還有川劇中的幫腔和「串場人」穿插出現,交代背景、銜接劇情。讓觀眾不斷在四川味中「入戲」「齣戲」。

現場,記者記了一下,8次,不少觀眾集體發出了笑聲。

大家看懂了。

說「四川話」怕外地觀眾冷場,而說「普通話」又怕失去了地方特色。迎合還是堅持?最終,話劇《蘇東坡》取了個折中。既有「四川話」又有「普通話」,既保留了地域特色,又照顧了普遍觀眾的接受度。

結果是令人滿意的。

現場觀眾孟偉是北京市民,他表示,「完全看懂了這個四川幽默,就喜歡這個四川味。」

說「四川話」還是「普通話」是四川文藝作品走出去必須要面臨的一個選擇,通過現場效果不難看出,話劇《蘇東坡》樹立了一個榜樣。現場,笑聲、掌聲共響起近20次。而幾乎都是在說四川話的「節點」上。

查麗芳表示,《蘇東坡》是四川人做的話劇,就有四川人骨子裡的幽默,這與蘇東坡的豁達、樂觀也是相通的。

說古還是論今?

蘇東坡生活在北宋仁宗天聖元年,距今已有近千年。而話劇現場不少是80、90後的年輕面孔。

如何讓近千年的蘇東坡受到年輕觀眾的喜歡?講老故事,完全說古,行不行?

這也是導演考慮的重要問題。

年過七旬的查麗芳說:「我很年輕,特別是心態很年輕。家裡有年輕人,我能找到他們喜歡的東西,也常跟年輕人探討,這樣或那樣行不行。」

話劇《蘇東坡》從烏台詩案講起,而把44歲前的「前半生」一筆帶過,只講了他的後半生?

為何會這樣切分?

編劇姚遠介紹,蘇東坡在《自題金山畫像》中,回顧自己的人生經歷,「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對於蘇東坡後半生的經歷,他覺得,「他把生命中的苦澀消化成了詩意,奉獻給了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他的藝術已經屏蔽了他的厄難,變成了一道彩霞絢麗於歷史的地平線之上。」

說古還是論今,編劇選擇了永恆的話題,如何面對失敗、愛情,甚至腐敗?

因此,時任湖州知州的蘇軾被新黨利用,他們從蘇詩中挑出所謂隱含「譏諷之意」的詩句,導致蘇軾被捕下獄後貶謫黃州。後又躬耕東坡、被貶惠州、流放儋州......儘管屢遭陷害和貶黜,但蘇東坡不改樂觀和豁達本色。

舞台上,「烏台詩案」了結後剛剛出獄,蘇東坡立馬詩興大發,寫下「卻對酒杯疑是夢,試拈詩筆已如神,此災何必深追咎,竊祿從來豈有因」的詩句,對削職貶官不以為意。

「現實生活中,遭遇挫折也是很多人經常面對的。因此《蘇東坡》裡面古老的題材有很多現實的意義。」現場觀眾李平安坦言,劇中展現的蘇東坡的樂觀豁達、笑對種種困境的人生態度,引起了他的共情和共鳴。

文化產品有生命才有市場。查麗芳坦言,確實希望通過在話劇中展現蘇東坡一生的氣象和詩意,帶給觀眾更多思考。

大文豪還是大廚師?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一提到蘇東坡,很多人會脫口而出「大文豪」。

但標籤式的蘇東坡容易缺乏真實感。

其實蘇東坡除了是一位文學家,還是一名政治家、思想家、美食家。在查麗芳看來,蘇東坡也不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聖賢,而是一個生活在現實之中,有血有肉,有著與常人一樣喜怒哀樂的普通人,是一位「性情中人」。

如何讓蘇東坡走進現代人心中,讓蘇東坡從「神」變成「人」?

舞台上,穿著一身布衣的「吃貨」形象蘇東坡屢屢出現。

御史台吏卒奉命捉拿蘇軾,立馬讓觀眾陷入緊張焦灼的情緒。台上的蘇軾卻一展自己「吃貨」的本色,只顧著惦記夫人送來的西瓜,讓現場笑聲一片。「真的是皇上的欽差來了,這西瓜還吃不吃哦?」

讓現場觀眾陳琳琳最感興趣的就是,話劇中還幽默地展現了東坡肉的「訣竅」:「洗凈大鍋少放水,文火慢燉莫張嘴,火候到了揭鍋蓋,肉味真香好可愛。」

現場觀眾「哈哈」一笑的背後,是導演的精心安排。

查麗芳說,這不是一部現實主義戲劇,而是利用戲劇「假定性」創作的一部詩意戲劇。通過對蘇東坡宦途、詩路、情感等方面的立體呈現,刻畫了一個富於創造、樂觀豁達、才華橫溢、守正不阿、為民造福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美食家,立起的一個具有藝術典範性的四川歷史名人形象。

今年,話劇《蘇東坡》還要在全省巡演40場,將四川文化的種子撒在北上廣深等城市和高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川在線 的精彩文章:

雪山冰川草甸好風光!理縣將建藝術創作寫生基地
王子文靠氣質和衣品改寫小個子時尚

TAG:四川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