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捲入阿膠大辯論 衛計委熱線做好科普比道歉緊要

捲入阿膠大辯論 衛計委熱線做好科普比道歉緊要

嚴肅的科學探討需要直面巨大的利益集團壓力。

文 |江玉樓

春節期間,國家衛計委公益熱線12320熱線官微發了應景的過節小貼士,推出「過節不值得買系列」,其中包括否定阿膠的功效。《中國中醫藥報》近日用頭條報道駁斥該官微言論。熱線官微26日夜間刪除阿膠微博並道歉,理由是「引起關注並造成誤解」。

國字頭的衛計委旗下官微對阿膠的態度,之所以火爆,是因為它照例引發了輿論中的中醫之爭。認為阿膠就是一種蛋白質的,會認為中醫沒用,是偽科學;而認定阿膠可以「補氣血」的,則堅信中醫。弔詭的是,無論反不反中醫,理由都是講科學。

中藥協會是本次阿膠療效之爭的「急先鋒」,會長站在捍衛中醫的角度,不僅援引古代的醫術,還列舉了一堆論文,說明阿膠有臨床效果,是「科學的」。問題是,這些在中醫系統內部的論證,還需要從超脫的生物醫學的角度進行檢驗,才能擺脫阿膠利益代言人的嫌疑。

也就是說,阿膠到底是藥物還是保健品,需要一個超越食品廠、協會及中醫的第三方中立機構來「驗明正身」,不然都屬於自說自話。而國家衛計委在面對這個問題時,理應勇敢地超越利益羈絆,真正使用科學手段檢驗阿膠的真相,而不是下屬官微稀里糊塗道歉。

12320官微道歉會帶來負面影響。公眾喪失了認清「阿膠到底是什麼」的機會,打著阿膠神奇療效牌子的廠家,將有繼續利用人們對中藥材的含混認知,發大財,發橫財。十多年前,阿膠生產商搞公務送禮的醜聞就讓阿膠捲入漩渦中,但直到今天,這種糊裡糊塗的阿膠認知仍在維持。

國家衛計委曾經因為導致死亡的臨床事件,叫停過中藥注射液,這一是說明有些中藥的作用機理並不明朗,會有致命後果;二是作為醫藥最高主管部門,是可以對中醫藥做出明確裁決的。既然如此,國家衛計委為何要從阿膠之爭中抽身,用「道歉」不表態來敷衍公眾?

網上有一種推測,一旦觸及數百億元的產業,基於科學的技術討論,都不得不讓位於「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難得糊塗。2016年阿膠產業規模高達342億元,國產驢不夠用了,要從包括非洲在內的全世界搜刮驢皮。嚴肅的科學探討需要直面巨大的利益集團壓力。

用「白鬍子爺爺」「千年醫書」加持的神秘阿膠不是孤例。2016年食葯監總局發布蟲草消費警示,冬蟲夏草砷含量為4.4~9.9mg/kg,長期食用造成砷過量攝入,並可能在人體內蓄積,存在較高風險。而後,這個警示遭到青海蟲草企業反對,總局撤回批文,省級食葯監竟給重批了一個。

無論是食葯監局在蟲草上的矛盾表現,還是衛計委在阿膠上的稀里糊塗致歉,都說明一個問題:公眾始終不能得到來自於主管部門基於科學的明確保護,後者往往在潛規則壓力下潰退,任由利益團體打著「發展中醫藥」的幌子,藉助利益結盟和虛假宣傳來盤剝消費者。

總之,阿膠大辯論不該僅僅被看做模稜兩可的中醫之爭,而應視作促進公共討論的科普機遇。作為一種銷量巨大的保健品,主管部門最科學的態度就是用科學技術鑒定化解社會疑慮,而不是屈從行業協會那些可疑權威。不說清問題就道歉,在很多網友看來太不科學,甚至反科學。

來源:搜狐號三條出品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關鍵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狐 的精彩文章:

360快視頻賬號克隆:數據的制度保護還處原始階段
被資本吞噬的加密貨幣:漲跌以分秒計算 發白皮書能圈錢上億

TAG:有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