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鄧雲鄉:元宵月照華燈

鄧雲鄉:元宵月照華燈

今天推出的是鄧雲鄉老先生《燕京鄉土記》中一篇回憶老北京元宵節燈市的文章。那時候的燈別有一番滋味,那時候的人也很不同。人都是喜歡憶舊的,過去和現在相比,似總存著一分特別的興味。下面就讓我們跟著老先生回到那個時候去看看吧。

元宵月照華燈

文| 鄧雲鄉

1.上元燈

先抄一首小詞,這是正月十五的風韻:

水部燈殘又一時,長安故事更誰知?春風吹起天涯夢,只有銀蟾悄入扉。 燈市近,酒旗低,媚娘蠻榼踏歌詞。夜分卻惹鄰娃笑,扶得衰翁帶醉歸。

這首纏綿悱惻的《鷓鴣天》,題為《元夕》,是清末郭詗白晚年客居濱江的憶舊之作。「水部」是源於古代的「水部侍郎」,屬工部,所以明清兩代,文人喜以「水部」稱「工部」。清代正月十五燈節時,有的大衙門中如「六部」都放燈,其中以工部最盛。《燕京歲時記》記云:

自十三以至十七,均謂之燈節,惟十五日謂之正燈耳。每至燈節,內廷筵宴,放煙火,市肆張燈。而六街之燈以東四牌樓及地安門為最盛,工部次之,兵部又次之,他處皆不及也。

按,明清兩代的工部、兵部舊址,均在東長安街南面,和東交民巷中間,早在庚子時已被破壞,後即劃為使館區,舊址無存矣。工部的燈,燈節時任人觀看,在同、光之際,十分著名。曼殊震鈞《天咫偶聞》記云:

六部皆有燈,惟工部最盛。頭門之內,燈彩四環,空其壁以燈填之,假其廊以燈幻之。且燈其門,燈其室,燈其陳設之物,是通一院皆為燈也,此皆吏胥匠役輩為之。遊人闐咽,城內外士女畢集,限為之穿。

從其記載中可以想見當年工部燈節時的熱鬧情景。當時工部主管各項工程,當差的各種能工巧匠是很多的,各種燈彩自然也是他們的創作了。

當時燈的種類有許多,以材料區分,有鐵絲紙燈、竹架紗燈、玻璃燈、料絲燈、羊角燈、牛角燈、明角燈、麥秸燈、冰燈;以樣子區分者,有圓紗燈、宮燈、綽燈、掛燈,以及各式花燈、繡球燈、荷花燈、獅子燈、兔子燈、牡丹燈、菊花燈,這些都用紙糊成,爭妍鬥勝,各盡其巧。三是按燈的懸掛布置來分,如門燈、柱燈、檐燈、井檯燈,以及布置成八卦陣般的九曲黃河燈。九曲黃河燈同星宿燈一樣,是一百零八盞燈盞,布置在一個四五丈見方的平面上,用竹竿紮起欄杆,燈盞放在一個小的彩色紙燈籠中,插在或掛在竹竿頭上,遠望是一片閃閃灼灼的燈海,走近一些,四周都有橫竹竿欄杆攔著,看燈人順進口入去,順著竹竿攔著的路線彎彎曲曲地走一圈,由出口出來,一共三里路,這是多麼有意思的燈陣呢?故名叫「九曲黃河燈」。劉同人《帝京景物略》中說:「十一日至十六日,鄉村人縛秫秸作棚,周懸雜燈,地廣二畝,門徑曲黠,藏三四里,入者誤不得徑,即入,迷不出,曰黃河九曲燈也。」

可見這風俗明代就有了。我家鄉村人,誤叫作「皇皇燈」,已誤傳了。在三十年代中,北京鄰近各縣每逢正月十五還布置這種燈陣。這是有圖紙的,按圖紙紮欄杆放燈,現在則不知人間還有些圖紙否?也是十分使人思念的了。

那時沒有電燈,一切燈火的光源不是靠油,就是靠蠟,油也都是植物油,沒有煤油;蠟也都是老式用麥秸蘸的牛油蠟,沒有洋蠟燭。老式蠟燭按重量計算,一斤幾支,叫「幾個頭」。如一斤四支,叫「四個頭」的蠟。另有特製的龍鳳喜壽燭,是紅色上粘飛金福壽字的,即所謂「絳燭」,可以做到幾斤重一個,所謂「如椽巨燭」即是。而燈市上的燈籠、紗燈、彩燈、玻璃燈、料絲燈等等,裡面都插的是「四個頭」以下的蠟。比起電燈來,那光度是很差的,但它雖無耀眼的亮光,卻有朦朧的意境。因而老去詞人,對著窗前的月光,不免想起春明的燈市,反覆沉吟起「春風引起天涯夢,只有銀蟾悄入扉」了。

2.燈市

舊曆正月十五叫「元宵」,又叫「上元」,俗名「燈節」。古來這天有張燈慶元宵的風俗。燈節的傳統,不但從歷史上講,源遠流長,而且從地理上講,也遍及南北、遍及都會和鄉村。明代北京的燈市,在宮城東華門外,直到現在還有燈市口的地名。《日下舊聞考》引逸書孫國敕《燕都遊覽志》云:

燈市在東華門王府街東,崇文街西,亘二里許。南北兩廛,凡珠玉寶器,以逮日用微物,無不悉具。衢中列市……一樓每日賃直至數百緡者。夜則燃燈於上,望如星衢,市自正月初八日起,至十八日罷。鬻燈在市西南,有冰燈,細剪百彩,澆水成之。

這是明初的記載,其後有明一代,燈市全在東華門外,即現在的王府井北面燈市口一帶,有關詩文記載很多。姚雪垠著名小說《李自成》開始一卷中,所描寫的崇禎時燈市的記載,就是根據這些文獻資料描繪的。寫的最詳細的是倪啟祚的《燈市篇》和劉同人《帝京景物略》的記載。

所說「東華門外」的東華門,實際是同東安門混淆起來的。過去紫禁城東、西兩面的門叫東華門、西華門。皇城東、西兩面的門叫東安門、西安門。而人們習慣上又叫外東華門、外西華門,這裡所說的東華門外,實際上是外東華門外了。這個門原在東皇城根南口,早在民初年正月兵變時被燒。比西安門(外西華門)在北京城闕變遷史中早消失四十多年。

東華門外的燈市在清初順治時還仍舊,稍後到康熙中葉就遷移了。查慎行《人海記》云:「燈市舊在內城東華門外,今移正陽門外靈佑宮旁,至期,結席舍,懸燈高下,聽遊人晝觀。」《康熙宛平縣誌》亦記云:

八日至十六日……曰燈市。舊在東華門外燈市街。今散置正陽門外,及花兒市、菜市、琉璃廠、廠甸諸處,惟豬市口南為盛。元宵前後夜,金吾禁弛,賞燈夜飲,火樹銀花,星橋鐵鎖,殆古之遺風雲。

不過說來這些都是歷史上的情況了。到清代末年,有了電燈之後,各鬧市平日也燈火輝煌,反而使得元宵佳節的燈市,暗淡無光了。在記憶中,數十年前的北京燈節,只有廊房頭條大柵欄一帶的大金店、大綢緞莊的細絹宮燈,尚值得一看,都是工筆細畫《西廂》、《三國》、《水滸》、《紅樓》等故事,如瑞蚨祥、謙祥益、東鴻記、西鴻記、三陽、天寶等家,每年元宵一到,仍按燈市故事懸掛。「百本張鈔本牌子曲」云:「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庵觀寺院,抖了抖衣衫,花合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的人大街小巷都游串……」

在滿街花炮的硝煙、硫磺氣味中,冒著寒風,穿街走巷到廊房頭條去看燈,這也是「長安故事更誰知」的老話了。現在各處街燈都開起來,自然照耀如同白晝,十分耀眼,但與正月十五看燈,那情調還是兩樣的。元宵看燈,這是民族傳統的佳節風俗,如何把它經常地保持下來,我想這在今天與未來,都還是十分有意義的事吧。

3.制燈

「正月里來正月正,正月十五鬧紅燈。」正月十五的燈不只點起來美;不點的時候,掛在那裡同樣美。對於我這個常常想起北京風物的人來說,那春燈還總是隨著年年佳節的到來,在我的記憶中出現。

宋代女詞人李易安在一首《永遇樂》中有句云:「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春燈本是南北各地都有的,但總覺得是少年時的好,是故鄉的好。況且人到老年,總有些自慚老丑,但又眷戀於少年時的歡樂,所以出現這種「在簾兒底下,聽人笑語」的複雜心情。同樣,如今在燦爛的電燈光下,我還是念念不忘於北京的元宵華燈。不只想那燈,而且想到那製造燈的「燈局子」。

舊時北京專賣燈的,叫作燈籠鋪,又做燈又賣燈的叫燈局子。這種鋪子集中在前門外勸業場、廊房二條、三條一帶,與賣「景泰藍」的、賣雕漆器皿的、賣玉石擺件的鋪子為鄰,成為兩三條集中特殊行業的街道。這種鋪子一般只是一兩間門面,都很精緻,磨磚對縫的房屋,畫棟雕梁,紅綠油漆窗欞,夏天掛竹帘子,冬天裝風門,幾乎像大觀園中怡紅院、瀟湘館的格局,完全是老式的「京朝派」風格的小而精的鋪子。上台階進入這種鋪子一看,哎呀,全是五光十色的燈,大大小小的大紅紗燈,飄著鵝黃穗子的、四方的糊著白紗、工筆彩畫山水人物的小宮燈;像一個半透明的大球一樣,畫著仕女人物、花鳥草蟲的羊角燈、玻璃燈……屋頂上掛著的、硬木「多寶槅」上擺著的,貨架上面收攏來堆著的,都是燈。

北京製造的這種燈,有一個特徵,即除去「羊角」、玻璃等燈外,其他都能收攏起來。一個三尺高的大紅紗燈,支起來像個「地球儀」一樣的大圓球,但如雨傘般收攏來不過只有一束,攜帶、存放都很方便。一架二三尺高的大宮燈,看上去又是「牙子」,又是穗子,難拿難放,但若按「銷子」拆開來,就變成了幾片。這都便利了攜帶和存放。在那沒有電燈的時代,紗燈銷售量最大,它不只是元宵燈節的點綴,更重要的是實際生活中使用。大大小小的官,最少都得要有一對帶「官銜」的紗燈,這都是白紗燈,兩頭糊黑雲頭花邊,中間一行「扁宋」紅字寫官銜,這種燈用一根燈桿挑著。燈桿是一寸闊三片彎頭毛竹片製成,樣子極像打冰球的那根「曲棒」,製造十分靈巧。不過這是清代的官銜燈籠,其後這些華燈實用性少了,便成為了一種藝術燈具。

製作燈籠要分許多行道,如製作紗燈,中間插蠟的燈芯架子歸一道手續,底下一塊圓木頭,豎兩股粗鐵絲做提梁。還有活絡插蠟的、別緊紗罩的裝置。做紗罩骨子是一道手續,用好木頭鏇兩個木圈,木圈中心按竹架股數開出槽,把竹篾兩頭削平,嵌入槽中,用膠膘好,用木釘釘好。糊紗又是一道手續。紗是生絲絹,都裁剪成橄欖形小片,糊的要牢,還要挺括,而且要能收能張,收張之間,不會破損。這三道工序都不是簡單的,而且尺寸還不同,大的紗燈,常用的是三、四、五尺。買主買了燈,還要替買主剪貼堂名、官銜,有的官銜很長,如什麼省、什麼使、欽賜什麼頂戴、什麼府縣正堂某姓等等,一寫就是一大串,又要求一行寫完,所以只得用很扁的宋體字來寫。紗燈有扁的,像個倭瓜,有圓的,像個西瓜。在燈局子中,製作紗燈還是粗活。如做宮燈,要雕刻紅木牙子,要工筆細畫,那就更能顯示出手藝的高低,其工藝之細,可說是無窮無盡了。年年燈節思念北京的燈,拉雜寫來,當作風土資料吧。

選自鄧雲鄉著《燕京鄉土記》

點擊進入,了解詳情

-END-

統籌:陸藜;編輯:松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書局 的精彩文章:

老北京的「shopping mall」

TAG:中華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