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貧困戶到農場主,這個如東人這樣一路「逆襲」

從貧困戶到農場主,這個如東人這樣一路「逆襲」

春節剛過,22日一大早,馬塘鎮蔡渡村26組村民陳學元就來到自己流轉的田裡,查看有無雜草,準備天一暖和就開始鋤草。

去年收入超過15萬元,他笑得合不攏嘴。今年一定再上一層樓。據了解,陳學元一家原本生活貧困,但他建起這個家庭農場,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

多年來,陳學元一家三口住著四間瓦房,女兒外嫁,老婆體弱多病幾乎喪失勞動力,一度生活非常拮据。今後的日子還要過,路還要走,他不願一直在貧困線上掙扎,下決心找點事做。在村委會和好心人的幫助下,陳學元購置了一輛二手拖拉機,幫人搞起了運輸。由於他肯吃苦,守信用,整天開著拖拉機忙個不停。手上有了一點余錢後,他又開起了糧食小作坊,晚上幫周邊農戶加工稻米。「只要努力肯定不會一輩子受窮。」陳學元長舒一口氣,年收入有了三四萬元,這個家終於逐步過上了好的日子。

2015年,在村幹部的引導和朋友的資助下,陳學元通過土地流轉,承租了本村130畝土地,創辦了如東陳學元家庭農場。沒有什麼文化的他,唯有比別人更加肯干吃苦。為了掌握更多的科學種田生產技術,他參加了縣農廣校舉辦的水稻生產技術職業農民培訓學習,積極與鎮村農技人員保持聯繫,聘請技術人員到戶指導,購買優質稻種,推廣機插水稻,開展標準化生產栽培。當年,水稻就獲得了畝產650公斤的好收成。「太受用了,栽種、鋤草、治蟲各個方面,都跟我們原本的不一樣,辦好家庭農場一定要學習新知識。」說起種田的一套,陳學元立刻打開了話匣子。

去年,陳學元成了馬塘鎮種植行業協會的一名會員,水稻移栽期,協會組織人員幫他家集中育秧,並調動會員之間的機械,幫他水稻大田整田。一直租用農業作業機械的他,也投入了20萬元,一下子購買了收割機、插秧機、旋耕機等設備。2017年,他的家庭農場被評為縣級示範家庭農場,年收入超過了15萬元。

「原本覺得日子沒法過了,沒想到拼一把竟然拼出了一條脫貧路。現在這麼好的政策,只要自己不好吃懶做,就一定能過上好日子的。」脫貧後的陳學元一家不但溫飽無憂了,而且添置了電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等,全家人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明顯提升。

談起以後的打算,陳學元信心滿滿:「在我困難的時候,大家幫了我。以後我也要邀請村裡的貧困戶,到我的農場務工、分紅,大家一起脫貧致富!」

供稿:王玲玲 萬璐璐 周瑞平

編輯、製作:郭凌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東新媒體 的精彩文章:

春運又見「馬大哈」,這位從如東返鄉的大叔……

TAG:如東新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