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錢沒錯,此刻更想談談比賺錢更重要的事

愛錢沒錯,此刻更想談談比賺錢更重要的事

之所以想聊這個話題,全是因為昨日一學生給我來的一通電話:

他是之前在廣州教學的學生,工作三四年,遇到一工作選擇的麻煩。目前他的工作是教小孩普通話和演講技巧,採取的是外聘兼職的工作,周六上2個小時的課,自己能提成400,周日上4個小時的課,能提成800,一個月輕輕鬆鬆近五千塊錢。

此外,最近他面試了一個公司,那家公司的工作屬性是周末必須工作(五天工作制),待遇估計也是四五千的樣子。

所以他很困惑,想諮詢我的意見。我的建議就是:去公司工作。但最後他直接說了:因為剛畢業幾年,存款並不是太多,春節又花了一筆錢,他真的非常迫切需要錢。

愛錢沒錯,年輕人就應該努力賺錢,但人生中應該有一些比賺錢更重要的事情。

01

除了眼前的苟且,更要重視持續成長。

早幾年,還在廣州大學從事教學的時候,有一次,學校一個年輕的老師約我坐坐,他對目前的困境很是困惑。他的情況大概是:

從我所教的大學畢業之後,就留下擔任實訓教師,剛畢業的時候,還是很有幸福感的,相比他的其他同學而言,能留下來在學校當老師,有穩定的工作,相比其他同學來說,工資待遇也算不錯的,而且學校也提供住宿、餐補等其他福利。

但幾年之後,他說:「我在學校已經工作兩三年了,認真對待工作,學校里的事情多而雜,幾乎每天工作超過10個小時,可幾年下來,除了給自己滿額增加實訓課時費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增加。但跟我同一年出去的同學,通過努力,這兩年工資已經甚至翻倍了。」

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他因為學歷的原因,無法在職位上有上升的原因(現在大學對學歷的硬性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如果在學校工作,可以說一眼可以望到盡頭。

當時,我的建議就是選擇另謀出路,很高興他後來真辭職了,聽說這兩年在外面發展得不錯。

很多時候,我們每天早出晚歸,為什麼工資一直不增長,為什麼還那麼窮呢?你需要了解一下:收入的來源。

收入是怎麼來的呢?

除了買彩票中頭獎,或你家處經濟要地存錢大補償之外,普通人的收入來源來自於兩個方面:

第一:勞動性收入。用自己的勞動換取來的報酬,如工作。

第二:資產性收入。利用已有的資產投資帶來的收益,如房租、存款利息、理財產品等。

關於投資性收入,現在已經深入人心,這次春節回家,發現連農村的中老年人都知道要投資了,單靠工資是不行的,只不過他們對投資非常謹慎。現在重點說說「勞動性收入」。

關於勞動性收入,必須引進一個詞:時間價值。可以將其視為單位時間內所產生的經濟價值,如你在公司上班,月薪為8000元,每周工作8個小時,一個月工作22天,那麼你的單位時間價值為45.5元/小時(計算公式為8000/22*8),如果算是上下班路途中或加班的時間,你的單位時間遠低於45.5元/小時。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經濟收入應該有兩部分組成:一是工作時間的長短,二是單位時間價值。

經濟收入=工作時長*單位時間價值

那我努力工作,增加單位時長,收入不就提高了嗎?看似是這樣的,但很多時候並不是這樣的,只有計算在「工作時長」中的時間才算「工作時長」,如上述我大學教學時的前同事,他在學校處理雜事,這些工作時間消耗並不計算在「工作時長」中,他只有去申請實訓課時,這個才被算入工作時長,與經濟收入掛鉤。

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一種狀態:很多人每天都忙碌著,犧牲了自己的休閑和陪伴家人的時間,全部用在工作上,可結果是依然無法「脫貧」。有可能這些時間是無法計算在「工作時長」中外。

那我們要不要努力工作呢?

要!

原因在於,通過增加工作時間是很難提升自己的收入的,況且一天的時間只有24小時,除掉吃飯、睡覺,即便是全部時間都用於工作,可以開發的時間其實很少了。由此可見,勞動性收入的提升與工作時間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主要與個體勞動單位時間價值密切相關

所以我們要將有限的時間投入到如何提升自己的勞動單位時間價值上去,而不是天天無效地忙碌著。

那麼;勞動性單位時間價值如何提升呢?

其一、自身能力和品牌價值。人為什麼工作幾年之後,收入會增加,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工作幾年之後,隨著工作經驗的增長,能力有所提升,所創造的價值有所提升。而自身品牌是指你的附加東西,包括學歷、知名度、影響力等,如明星拍戲一天的報酬,要遠遠高於普通演員一天的報酬。

其二、平台勢能。人的成功不僅僅依靠自己,更多的時候其實是平台的支撐,它無時無刻不再幫助你提升自身能力和自我品牌價值。

這就是為什麼在前面我學生諮詢我的時候,我希望他能找個公司上班,而不是只看重錢,忽視平台的重要性,忽視自我發展。

02

你的工作深度,決定了你未來的發展。

普通人如何擺脫「忙碌地窮著呢「這種困境呢?對此,個人的觀點是:

1、先改變認識,再改變行為

限制個人的發展不再是控制和掌握信息的多少,而是在你的認識水平,也就是說,限制人發展最大的阻礙不是別人,恰恰是自己。

正因為如此,於是就有了」富人思維「和」窮人思維「。所以對於人來說,要想改變」窮困的忙碌「,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思維,如前面我那學生在乎眼前的得失,一通電話下來,印象最深的是,他缺錢,每周兩天工作,一月下來能賺五千來塊。

可他從來沒有想過,這份工作能對他的事業提供什麼幫助?未來有一天如果他失去這份工作怎麼辦?

2、做對的事情

忙碌地窮著,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看似很忙碌,可實際上我們是在浪費時間,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天天工作12個小時,但工資依然是3-4千塊?其實我們諮詢觀察,無外乎兩種情況:

第一、每天忙碌地工作並不是直接為企業創造利潤的工作,可替代性也較高。這句話很好理解,要想老闆給你賺錢,首先你得給老闆賺錢。我在給企業員工做培訓的時候,經常說一句話,如果你給老闆一個月賺5萬塊,老闆是很願意每個月支付你2萬塊工資的。

第二、將大量的時間浪費在眼前不重要的事情上,一整天下來不知道自己忙什麼。這一點,我相信很多工作幾年的」老油條「深有體會,每天都上班,每天都忙碌,但每周做周總結的時候,又發現自己好像一周下來沒做什麼。

工作中,什麼樣的事情才是對的事情呢?

一句話:能給公司帶來現金流的工作(直接創造利潤)都是對的事情,這種工作最容易提升個人勞動價值,也是最有上升空間的崗位。

要想提高收入,可以從這方面考慮,在對的事情上勤奮。

3、你的工作深度,決定了你未來的發展

前面說到,你的工作的價值性,除了為公司創造價值之外,還有一點,那就是你工作屬性的可取代性。為什麼姚明在NBA的薪酬那麼高,主要就是因為無論從球技水平還是商業價值上,都無法取到。

這個社會是階層是金字塔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在行業領域中,人們的商業價值是金字塔結構的。只有站在金字塔頂尖的人,他們才能獲得最大的商業回報,越到低端,其商業回報就越低。

如何才能過成為不可替代的人呢?必須創造出別人無法替代的價值,而實現其目的的手段就是:深度工作。

只不過很多時候,我們在衡量一個人」工作價值「的時候,存在一個普遍的誤解:衡量一個人的工作價值,總是習慣參考他是否」工作忙碌「,工作時間有多長,做了多少PPT,拜訪了多少客戶,接待了多少客戶。

這或許歸結於社會環境的」價值觀「,總是用」量化「的事情去衡量一些事情。可是很多時候,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同樣的忙碌,有些人能創造出高價值,有些人則是效率低下,價值有限。

對於這一點,做自媒體的人應該深有體會,你辛辛苦苦每天都寫作一篇自媒體內容,但結果是瀏覽閱讀的人很少,讚賞的人更少,而有些人,一周寫一篇,往往是閱讀量「10W+」,讚賞人次8-9百,讓你羨慕嫉妒恨。

這種差異,不在於你的認識,不在於你是否浪費時間,而在於你的認識,你認識的深度。

可見,很多時候,你看到的能力只是浮於水面上的一角,真正的重要工作,往往是蘊藏在水面下的冰山。

有時候,低質量的忙綠比懶惰更可怕!

03

那些自律到極致的人,往往擁有開掛的人生

「工作深度」既然如此重要,那麼如何實現呢?我用一個公式對此進行描述:

工作深度=所花時間*專註程度

關於「所花的時間」有兩層含義,第一是你對所在行業研究所花的時間,在這一點上,「一萬小時理論」可供參考;第二是你對某單個事件所花的時間,即準備越充分,你的工作產出價值就越高,這就是為什麼喬布斯在做蘋果新產品發布會的時候,要提前三天預定場地,多次綵排演練,其目的就是讓工作產出價值變得更高。

關於「專註程度」,我個人的經驗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因為做的事情多了,想的事情多了,完成的事情可能就越少。當然,我知道現在很多年輕人可以一心兩用、一心三用、一心N用,但是在價值產出上,一心多用顯然不如專註。

無論是「所花時間」,還是「專註沉澱」,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自律。正如泰迪·羅斯福說「有了自律能力,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做不到的」。

如春節過後,每逢佳節胖三斤,困擾這很多人,於是不少明星紛紛曬出「減肥套餐」,影視演員鍾漢良也一天發4次微博,曬出了他的早餐、中餐和晚餐:

早餐是一篇土司加蛋,外加兩顆蘑菇和聖女果;

中餐是慢慢的一盤蔬菜,搭配米蘭大教堂形狀的義大利面;

晚餐是自製蔬菜沙拉和燕麥小點心

清單又營養的三餐,藏著他在飲食方面的自律,這可能就是鍾漢良出道20多年,依然保持良好身材的原因。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羨慕別人身材和樣貌,可當我們了解到人家對飲食如此自律,就偷偷打退堂鼓。

除了鍾漢良之外,很多明星在飲食方面特別自律,甚至自律到極致。如:

蔡依林從不吃任何有油的食品,甚至有三年時間沒有吃過米飯;

楊麗萍為了呈現最完美的舞蹈,幾乎沒有吃過一頓飽飯;

劉德華為了保持身材,幾十年都保持每天一杯酸奶的習慣。

因此,很多時候,解決人生的首要問題,就是自律。而更多的時候,我們有下定決心做某事情的毅力,往往在自律方面失敗了。那麼如何做到自律呢?

1、設置一個堅定的目標,堅持無例外的原則

前段時間,我在微信朋友里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微信好友名「不減到90斤,就不改微信名」。

覺得好奇,於是跟她交流了,原來她之前無數次減肥,但都沒有成功過,後來她發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自律和堅持,而之所以這樣,最主要的就是沒有一個堅定的目標,減多少斤才算減肥?

後來,她發現目標含糊才是她減肥失敗的原因,於是就給自己確定了一個目標:不減到90斤,就不改微信名。

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又問她現在進展得如何,她說,現在已經減到92斤了,更讓她高興的是,她在春節期間也注意飲食,體重並沒有增加,反而減了2斤。

放縱如山倒,自律如抽絲。我相信這個微信朋友最後能成功做到。

2、一次只完成一個任務,保持專註力

在改變自己的道路上,不要給自己設定太多的目標。因為很多時候,意志力就像電池一樣,一開始你是充滿點的,如果你設定的任務態度,做的事情太多的話,「耗電」會很大,最後意志力耗盡,你就毫無專註性可言。

關於這一點,我在前面文章中有闡述個人的觀點:生活慢,一生只做一件事

3、將挑戰分解為可管理的小目標

太多的時候,我們幻想著一撮而就、一夜成功的事情。

可很多時候,當你發現你的任務跨度太大,難度很大時,你就會容易半途而廢。

這個時候,需要你對你的未來挑戰做出分解。

如你剛從大學畢業,你希望未來,能年薪100萬。可現實告訴你目前你的月薪只有3000,你能實現嗎?

能!但前提是要將這個目標進行分解,如你希望你在40歲的時候,你的年薪能達到100萬。目前你22歲。那麼你可以將其分解為:

25歲的時候,你的年薪目標

30歲的時候,你的年薪目標

35歲的時候,你的年新目標

40歲的時候,你的年薪目標

如此之外,你還需要將其進一步分解,即25歲的時候,你的年薪目標是多少,你如何實現它,即收入來源比例。

總之,通往目的地的道路由很多細小的、易於管理和實現的目標組成。

不要總想著畢其功於一役。

讚賞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徽少 的精彩文章:

六個知識型自媒體人變現的故事

TAG:徽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