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軍事家在日本軍校考第一,明治天皇親自發獎,可信嗎?

民國軍事家在日本軍校考第一,明治天皇親自發獎,可信嗎?

蔣百里上日本陸士第三期,畢業可能是第一名,但僅限於中國留學生內的第一名,而非與日本同班同學相比的第一名。

蔣百里不可能與日本軍官一個課堂上課的,因為:

中國、印度、朝鮮的留學生上日本陸士,與日本人上陸士全然不同,中國是清政府選派留學生,不需要考試就能來日本上學。

程序是:先上1年多的預科班教育,學些語言文化等基礎課的基礎課;到基層聯隊實習半年以上;進入陸士,學習一兩年;再回原聯隊實習半年,畢業。

而日本的程序是:從陸軍幼年學校畢業(相當於專科),到基層聯隊實戰半年,然後選拔考試,成績合格者,50%的比例來錄取,之後學制、實習、畢業。

蔣百里們與日本士官上學,錄取程序不同、配套學制不同、語言和文化程度不同,最最關鍵的,核心教材不同,涉軍事機密的核心技術活兒,日本是不會與中國留學生共享的。

最簡單的,日本士官學校培養的是為天皇效忠、獻身的皇軍精神,可能教給中國人嗎?即便教了,蔣百里們會學這東西嗎?

所以,蔣百里不僅不可能與日本士官同一課堂,即便畢業典禮也是有差別的。

此說法的背景是,「蔣百里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日本天皇的軍刀」。

此句出自陶菊隱在1940年代蔣百里逝世幾年後,為蔣百里寫的傳記。後來曹聚仁拿來引用,再後來別的作者又引用曹聚仁的《蔣百里評傳》。

現一些學者通過日本檔案已查明,天皇贈軍刀,僅限於日本陸軍大學。而蔣百里從來沒有上過日本陸軍大學。

(上日本陸大程序也有一套,在此限於篇幅不再展開。蔣百里陸士畢業後就回國了。)

即便在陸士,前6名成績的畢業生,獲贈的是天皇的銀懷錶。但蔣百里也不可能與日本士官共享此譽的。

不是沒有這個能力,而是沒有這個現實。我以前專門寫過蔣百里的這一訛傳,查過幾本留學日本的書。

此說法之錯,在於以訛傳訛,其背後,是國人學習能力自信心的爆表、一廂情願的自我滿足。

其錯之荒謬,類似「麥克阿瑟質問裕仁天皇:你為啥不剖腹?」這是個充滿一廂情願的虛假幻覺,麥克阿瑟從來不會這樣問,他們只有和諧的配合和相互利用。

此說法雖錯,但不影響蔣百里先生民國軍事理論第一人的稱號,不影響他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此說法之重點,在於後半句:為啥日本能公正而不顧顏面。

如果想論證日本人公正、嚴謹,而不論私情、顏面,完全可以找個其他例子,比如:

石原莞爾在策劃「偽滿洲國」時,曾跑的一個大學歷史教授那裡,問能否從歷史上找個根據,說滿洲原本是日本天皇的地盤?大學教授堅定地說:這個真的沒有。

(蔣百里,1882-1938)

對日本人做學問的嚴謹、認真,我通過讀幾本日本人寫的書,略有認同,日本近年來諾貝爾物理獎不斷產出,也刺激國人反思我們的教育和論文抄襲等頑疾。

不可否認日本在教育上確實有他們的可取之處,這與日本民族憂患意識有關,但不能據此就說他們「公正」,實際上從歷史上看,日本是最不公正的民族。

【本文史料參考:《中國人留學日本史》《真相》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春讀傳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人真的是中國人的後代嗎?
一個日本間諜眼中的中國論:在中國,日本為啥會敗?

TAG:飛春讀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