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值兩個諾貝爾獎!科學家發現宇宙誕生初期恆星信號

值兩個諾貝爾獎!科學家發現宇宙誕生初期恆星信號

參考消息網3月2日報道美媒稱,宇宙大爆炸過後是一片冰冷和黑暗,之後有了光。現在,天文學家首次捕捉到了136億年前最早的恆星點亮黑暗宇宙的黎明時刻。

據美聯社2月28日報道,他們可能還探測到了神秘的暗物質在發生作用。這次的發現包括一道來自外太空的微弱無線電信號,這是由一根比一個冰箱大一點的天線探測到的。其造價不到500萬美元(約合3176萬元人民幣),但回溯時空的能力在某些方面比著名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還要強。

報道稱,最新的研究報告發表在2月28日的英國《自然》周刊上。報告作者、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賈德·鮑曼說,這一信號來自宇宙中最初的一批天體。

報道稱,能看到宇宙變亮,即便只是微弱的信號,也比大爆炸本身更重要,原因用沒有參與該項目的倫敦大學學院天文學教授理查德·埃利斯的話說就是,「我們是星體的產物,我們所看到的是我們的起源」。

信號顯示了出人意料的低溫和異常明顯的波。天文學家努力想找到背後的原因,而最好的解釋就是難以捉摸的暗物質在發生作用。

報道稱,如果得到驗證,這將是首次以這種方式證實暗物質的存在。暗物質是宇宙的一個重要部分,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它。

哈佛大學天文學家阿維·洛布說,「如果得到證實,這一發現值得兩個諾貝爾獎」,因為它既捕捉到了恆星誕生的信號,又有望證實暗物質的存在。不過他又提醒道,「非凡的主張需要非凡的證據」,這一發現還需要開展獨立試驗進行驗證。

鮑曼也同意進行獨立驗證,儘管他的團隊花了兩年時間再三檢查了自己的發現。鮑曼說,「這是我們真的一無所知的宇宙的一段時期」,這一發現就像宇宙這本歷史書開篇章節的「第一句話」。

報道稱,天文學家實際上根本看不到什麼東西。事實上,這都是間接的,依據的是無線電信號波長的變化。

初期的宇宙是黑暗寒冷的,充滿了氫和氦。一旦恆星形成,它們就會向周圍的黑暗區域釋放出紫外線。鮑曼說,紫外線改變了氫原子的能量特徵。

天文學家分析了一種特定的波長。如果有恆星和紫外線,他們會看到一種特徵;而如果沒有恆星,他們會看到另一種特徵。鮑曼說,他們發現了一種清楚而微弱的信號,顯示出有恆星,並且可能有很多。

報道稱,找到這種微弱的信號並不容易,因為銀河系本身就充斥著強度是該信號1萬倍的無線電波噪音,資助該研究的國家科學基金會先進項目技術負責人彼得·柯齊恩斯基說,「要在這種嘈雜環境里找到初生恆星的影響,就好像要在一次颶風中聽到一隻蜂鳥翅膀的振動聲」。

因為天文學家要尋找的高頻與調頻廣播一樣,他們不得不到澳大利亞的沙漠中躲避干擾,他們在那裡安裝了天線,然後開始驗證自己的發現。另一種方式是在實驗室的模擬信號背景下進行測試。鮑曼說,結果都顯示,他們所發現的是最早恆星的存在證據。

報道稱,迄今為止,科學家對這些初期的恆星還知之甚少。埃利斯和鮑曼說,它們可能比現在的恆星更熱,也更簡單。不過鮑曼說,現在天文學家已經知道觀察哪裡以及如何觀察了,其他人會進行驗證並了解更多。

報道稱,研究並不能確定這些恆星到底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只知道在大爆炸後1.8億年它們就存在了。埃利斯說,對於恆星形成的時間,科學家有許多不同的觀點,而1.8億年與目前的理論相符。

特拉維夫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倫南·巴卡那說,這種信號在被發現並分析後顯示,恆星之間的氫「比我們能想像到的最冷物體更冷」,他就這一發現對暗物質研究的影響撰寫了相關研究報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英媒稱京津冀秋冬治霾初戰告捷 石家莊改善最明顯
外媒稱「中國模式」勢不可擋:已具備確定國際標準實力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