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春天來了,回望女權主義者李銀河的一段愛情經歷,感嘆世事難料

春天來了,回望女權主義者李銀河的一段愛情經歷,感嘆世事難料

春天來了,回望女權主義者李銀河的一段愛情經歷,感嘆世事難料

(李銀河,1952年2月4日出生於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性學家

,社會學家、自由女權主義者,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

春天來了,回望女權主義者李銀河的一段愛情經歷,感嘆世事難料

(王小波(1952-1997),中國當代學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

代》)

故事概況:

1977年,李銀河與丈夫王小波通過一個共同的朋友認識。第一次見面後,王小波開始追求李銀河。

1980年1月21日,李銀河與王小波結婚。

1982年至1988年,李銀河與王小波在美國留學期間,一起驅車萬里,遊歷美國各地。1986年暑假,遊歷西歐諸國。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臟病突發辭世,李銀河發表悼文《浪漫騎士·行吟詩人·自由思想者——悼小波》。

春天來了,回望女權主義者李銀河的一段愛情經歷,感嘆世事難料

(李銀河夫妻年輕時的照片)

又是一年春天,王小波離開這個世界已整整20年了。

20年的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妻子李銀河有了自己的新生活,對於王小波的思念,卻一刻都沒有停止過。

王小波,曾經的的北京市西城區半導體廠工人,一個自稱為「愁容騎士」的年輕小夥子,在當年把「愛」當作自己呼喊的戰號,與同齡的《光明日報》編輯李銀河相識後,初次見面就單刀直入地問李銀河:「你有朋友沒有?你看我怎麼樣?」在當年的社會環境下,如此直率與坦白實屬罕見。而年輕的李銀河並沒有拒絕這份略顯冒失的表白,可見作為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女子其性格與秉性也是如此率真,兩人從此開始交往和通信,也開始了一段愛情傳奇。

春天來了,回望女權主義者李銀河的一段愛情經歷,感嘆世事難料

(李銀河夫妻年輕時的照片)

像所有相愛的人一樣,王小波和李銀河都從不吝嗇甜蜜的情話,在深深的眷戀和思念中,他們會講述彼此的生活、分享起起伏伏的情緒——「這兩天過得怎麼樣?又研究你的倫理學了嗎?這一星期我們不能見面了,今晚有人找我。我們創了記錄——一星期不見的紀錄。你感覺怎樣?受得了嗎?連我都快受不了了。讓不斷的思念把我們的火持續地燒下去吧」;「我今天看了一個非常可怕的故事,叫作《傷心咖啡館之歌》,是美國的一個女作家寫的。據說它是要說明:人的心靈是不能溝通的,人類只能生活在精神孤立的境況中。看這種東西就像喝毒藥,人會變得孤寂、冷漠」;「咱們國家某些教條主義已經到了幾乎無可救藥的地步,從腦袋到下水全是教條,無可更改的教條,除了火葬場誰也活不了。」

彼此間如此的甜蜜和坦誠,在當時或今天都是少見。

春天來了,回望女權主義者李銀河的一段愛情經歷,感嘆世事難料

1978年,王小波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李銀河進入國務院研究室工作;1982年,王小波開始創作成名作《黃金時代》,李銀河前往美國留學;1984年,王小波赴美讀研,期間與李銀河遊歷了美國各地及西歐諸國;1988年,兩人回國,隨後王小波出版了第一部小說集,李銀河則成為中國第一個文科博士站的第一個博士後。

時過境遷,如今在李銀河的回憶里,也坦白地說了一些「小風波「差點葬送了他們的愛情:「我嫌他長得不好看,然後我就說要不然咱們倆就分手吧,他就反應特彆強烈,給我寄了一封信,他當時說從這信上可能能聞到竹葉青、二鍋頭、汾酒……各種,列了一大串酒名,他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後來他就說你也不是那麼好看,當時我都快氣樂了,我就說『哦,對,我也不是那麼太好看,我幹嘛非得找一個那麼好看的人』。結果倆人就繼續下去了。」老話說得好,戀愛中的男女往往就象小孩子,鬥氣、和好、鬥氣無限循環,最終卻又誰也離不開誰了。

1996年10月,李銀河赴英國劍橋大學做訪問學者。王小波到機場送別,用力地摟了李銀河的肩膀一下,然後轉身向外走去。望著他高大的背影,李銀河默默流了一會兒眼淚,卻不曾想到這竟是兩個人的永別。

1997年4月11日,45歲的王小波因心臟病突發辭世,從此與李銀河陰陽兩隔。從1977年相識算起,倆人牽手走過了整整20個年頭。

春天來了,回望女權主義者李銀河的一段愛情經歷,感嘆世事難料

(現在的李銀河女士)

今天,客觀地來看李銀河與王小波的愛情,是充滿了悲情與傳奇色彩的,也為後人稱道。而如今李銀河對愛情與婚姻的諸多看法和觀點,雖然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爭議。但從他的這段愛情經歷中我們不難發現感情生活的可貴,從文化視角來解讀,李銀河與王小波的愛情從門第觀念上、從文化層次上其反叛精神與文化對等的完美融合是均衡的。英年早逝的王小波,被稱為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最「另類」的作家,他的「時代三部曲」《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和《青銅時代》,描寫權力對創造慾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壓制。至於故事背景則是跨越各種年代,展示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已經在這個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寶庫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時代的發展在告訴我們,多閱讀點震撼靈魂的書籍還是大有益處的,它起碼讓我們的眼光更深邃一些更寬容一些,而對待當下的一些觀點有多一些辨證的思維和思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