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藥炮製經驗秘訣

中藥炮製經驗秘訣




中藥炮製經驗訣歌


「品位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炮製雖煩,必不敢省人工」




  


1.切葯


飲片切得好,分檔別大小,粗細要分條,方法有技巧。

藥材須純凈,少泡而多潤,葯透水要凈,關鍵看水性。


質地軟或硬,類別細區分,掌握吃水量,全在經驗中。


飲片有厚薄,功夫在切技,根莖厚薄片,還有塊和咀。


全草切成段,皮類要切絲。


黃芩切薄片,開水煮或焯,止血宜用炭,酒炒清上焦。

白芍和赤芍,根須皮去掉,水頭掌握牢,片薄藥效高。


黃芪質疏鬆,水潤切厚片,生芪走肌表,蜜炙補益煎。


當歸切飲片,身尾全細分,補破和有別,酒炙活血用。


白朮質地硬,浸軟再加工,炒焦健脾胃,燥濕宜生用。


2.炒葯


中藥炒得好,火候很重要,文火和武火,適度掌握牢。


飲片要純凈,藥性質地明,大小分檔次,火候要分清,


不及固無功,太過則損性,成灰不能用。


逢子必要炒,投藥都得搗,為的是藥效,煎出成分高。


王不留行炒,先用水洗好,炒至爆白花,入葯奏奇效。


大棗先去核,斑蝥其中藏,然後上鍋炒,解毒方法良。


地榆炒成炭,武火是關鍵,火星要滅盡,炒技功夫見。


蒲黃質輕鬆,炒炭要下功,定要滅火星,止血效果靈。


阿膠炒有術,蛤粉先炒熟,燙至其形鼓,篩粉留膠珠。


杜仲要炒炭,明火把絲斷,火星全滅掉,質量方過關。


鮮姜能發汗,乾薑須切片,炮姜切成段,止血要炒炭。


麩皮炒白朮,首先炒麥麩,炒到白煙冒,白朮鍋里倒,


表面色變深,篩麩涼白朮。


3炙葯

黃柏絲先炒,酒炙走頭竅,鹽炙趨下焦,利濕固腎腰。


元胡醋炙好。止痛療效高,先拌醋吸盡,隨後上鍋炒。


乳香和沒藥,炒至黑煙冒,表面顯油亮,醋炙瘀腫消。


穿山甲要炮,甲片分大小,油砂炒鼓起,醋淬再曬好。


龜版鱉甲泡 ,爛肉要去掉砸塊油砂炒,醋淬很重要。


煉蜜炙甘草,葯先上鍋炒,然後噴洒蜜,順序莫顛倒。


蜜炙麻黃草,平喘潤肺妙,拌蜜要吸盡,然後上鍋炒。


蜜炙款冬花,拌蜜要潤透,適度須把握,炒至不粘手。


薑片熬成汁,肉桂切成絲,薑汁炙肉桂,溫腎又暖脾。


淫羊藿要炙,羊脂煉成汁,壯陽功效奇。


4.蒸葯


烏頭毒性大,炮製用膽巴,去毒制附片,回陽療效佳。


川烏和草烏,兩葯都有毒,生品不能用,製品長時煮。


九蒸生大黃,蒸曬功夫忙,最善清血熱,瀉火又潤腸。


珍珠去污垢,豆腐同鍋煮,研磨成細粉,丸散或外敷。


5.(丹dan)葯


杏仁有小毒,須用開水煮焯,搓後皮易去,解毒又增效。


6.煅葯


煅礬不能攪,火候掌握好,酥脆蜂窩狀,美觀質量高。


人發扣鍋煅,中間不能看,一次要煅透,火力要足夠,


白米或紙驗,火候自可見。


7.制霜


巴豆有大毒,去油榨成霜,峻葯宜輕投,逐水消腫脹。


8.複製


明礬制半夏,反覆用水發,毒去舌微麻,止咳化痰佳。


  


  

中藥炮製


  

中藥炮製是一項具有傳統特色的製藥技術。明代陳嘉謨在《本草蒙筌》中對炮製理論作了系統歸納:「凡製藥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酒制提升,姜制發散,入鹽走腎而軟堅,……」。前人經驗對提高中藥炮製品質量,至今仍有借鑒之處。中藥炮製是改變中藥性能提高藥效的有效措施。


  


  

   

 

1通過炮製降低藥物的毒性作用


  

  


  

   高溫、浸泡利用高溫破壞分解藥物的毒性成分而降低藥物的毒性作用。該類炮製方法很多,應用比較廣泛,適用於毒性成分對熱不穩定的藥物。如半夏…辛溫有毒,生用能使人嘔吐、咽喉腫痛失音,炮製則能減低毒性並緩和藥性,藥用能燥溫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炮製方法不同,作用也不一樣。白礬制半夏長於化痰,姜制半夏善於止嘔,法半夏用甘草石灰共制則偏於治療寒痰。半夏的95%乙醇浸提液含有兩分子右旋葡萄糖和苯甲醛結合的苷,有強烈刺激性,口服可使咽部、口腔麻木腫痛,張口困難,甚至出現窒息。炮製時浸泡,再用高溫加輔料可破壞其催吐成分,從而減少藥物毒性作用。川烏、草烏、附子是臨床常用干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的要葯,但生用則有劇毒。炮製方法是加水浸泡至內無干心,取出,再加水煮沸4~6h(或蒸6~8h),至口嘗微有麻舌感時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乾燥,現代研究表明,其解毒機理是在浸泡蒸煮過程中有效成分烏頭鹼被水解成了毒性較小的苯甲醯烏頭胺和烏頭胺。烏頭鹼毒性很強。成人口服3~4mg即可致死。但烏頭鹼易被水解,在炮製中經浸泡和煮制,發生水解反臆生成烏頭原鹼,其毒性反應為烏頭鹼的1/1。0而療效與烏頭鹼相似。馬錢子含番木鱉鹼、馬錢子的鹼及多種生物鹼,其中番木鱉鹼為主要有效成分亦為毒性成分,成人口服5~10mg即可中毒。生馬錢子的番木鱉鹼平均含量為1.56%,經砂燙或油榨均能使番木鱉鹼及其他生物鹼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從而降低了藥物的毒性。斑蟊含斑蟊素1%~1.2%,有劇毒,作用於局部能刺激皮膚膜引起紅腫疼痛、發泡等,但其熔點為218℃,故常用加熱的方法破壞。黃芩可因加工不當而變綠,這是因為黃芩中所含的酶在一定的濕度和溫度下可酶解有效成分黃芩苷元和漢黃芩鹼,產生黃芩苷元漢黃芩素和葡萄糖醛酸,而黃芩苷元本身不穩定,易被氧化變綠,故常用蒸製法來消滅此類酶。又如苦杏仁含有苦杏仁苷和苦杏仁酶,苦杏仁苷可分解出氫氰酸而起鎮咳作用,煎煮過程中有一段時間有利於苦杏仁酶的活性而使苦杏仁甘分解,降低了療效,故嗖捎渺戎品ɡ雌蘋得福蘋登餷杷帷?


  

  


  

    1.2制霜對於含有油類毒性成分的藥物,可通過制霜除去部分油性成分巴豆毒素。巴豆油為毒性成分亦是有效成分,它可與鹼性溶液作用析出巴豆酸,從而刺激腸黏膜產生腹瀉作用,但過量可產生毒性作用,口服20滴巴豆油即可致死。通過制霜塗去部分巴豆油,可使其含量降為18%~20%。巴豆素主要對中樞神經細胞有毒性作用,但對熱不穩定,加熱制霜可使之喪失毒性。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1.3加入輔料炮製毒藥時,加入某些特殊輔料可達解毒目的。常用的解毒輔料有甘草、明礬、豆腐、醋、滑石粉、砂子等,其解毒機理主要是輔料與有毒物質結合,或利用輔料排除毒物。如甘草中的甘草甜素,易分解成為1分子甘草次酸和2分子葡萄醛酸,可與多種毒性物質結合,生成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結合型葡萄糖醛酸;另外,甘草甜素還可以吸收一些毒性成分。


  

  


  

    

2通過炮製增強藥物的療效


  

  


  

    2·1增加藥物的溶解度對一些有效成分不溶或難溶於水的藥物,常採用適當的方法增加其溶解度。生物鹼是一類含氮的有機化合物,常具有鹼的性質,不溶或難溶於水,易溶於乙醇、氯仿等有機溶劑,可與酸結合成為水溶性的生物鹼鹽,所以,多用酒或醋制含生物鹼類的藥物,以增加溶解度,提高療效,如醋制延胡索。一些礦物類藥材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代赭石經高溫煅制和醋淬後質地變得疏鬆,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鐵和二氧化鐵,經炮製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鐵,增加了藥用療效。貝殼類經煅制、醋淬後,可使不溶於水的碳酸鈣變成可溶性的醋酸鈣,也可使其他成分因藥物質地疏鬆和醋酸作用而易溶於水。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2改變藥性炮製可改變某些藥物成分的結構,降低其含量。如麻黃主含麻黃鹼、偽麻黃鹼等多種生物鹼及揮髮油,其中麻黃鹼具有鬆弛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偽麻黃鹼略具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揮髮油能抑制流感病毒、興奮汗腺,具有揮發作用。生麻黃因發汗力強而不適於體虛患者,蜜炙後其揮髮油含量減少了50%,發汗能力降低,而麻黃鹼含量減少甚微,加之蜜的協同作用,止咳平喘作用增強,適用於表證輕喘咳重的患者。大黃生品氣味重濁,走而不守,直達下焦,瀉下作用峻烈,易傷脾胃,故多酒制後應用。因大黃的主要瀉下成分為蕃瀉苷a、結合性大黃酸及其類似物質,炮製後結合性大黃酸減少,可緩合其瀉下作用。生地性寒,乃清熱涼血之品,酒蒸製成熟地後,可使藥性由寒轉溫,且含糖量增加,功能則由清轉補。另外因生地質味濃、滋膩,妨礙脾胃運行,酒制後可借酒力行散而起活血通脈的作用。將生地炒炭,可入血分,涼血止血,並能補脾胃,可治崩漏等出血症。生何首烏含蒽醌衍生物,能促進腸管蠕動而通便,用黑豆汁拌勻,高溫蒸制後,蒽醌類化合物可被破壞,化學成分變化引起藥理作用的改變,使其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強筋骨的功能。乳香、沒藥經醋炒能除去部分揮髮油…,從而降低了對胃腸道的刺激作用,能防止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並增強活血止痛的作用。巴戟天去除無藥效的木心,鹽炙後功效專人腎,溫而不燥,又增強補腎助陽、強筋健骨的作用。肉豆蔻含刺激性較強的揮髮油(22·9%),其中有毒物質肉豆蔻醚能使人驚厥,採用滑石粉燙炒司使其毒性成分受熱揮發,從而降低毒性。


  

  


  

  在長期的實踐中,人們對於一些藥物的炮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炮製方法具有科學性,不僅確保了中藥材的質量,而且提高了臨床療效。




  

中藥炮製歷史悠久,經過歷代醫藥學家長期醫療實踐,不斷試製試用和總結改進,積累了豐富的炮製技術資料,這些資料大多都載於歷代古醫書和本草文獻中。但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不少難以理解的專用名詞術語,因而給初學者帶來不少困難。筆者摘錄一些常見術語,供大家在工作和學習時參考:




  

  水飛:利用不同細度的藥材粉末在水中的懸浮性不同而取得極細粉,併除去水溶性雜質的方法。




  

  搶水洗:對某些質地疏鬆、吸水性強的藥材,為避免吸水過多影響切制,避免有效成分過多損失,而採取快速洗滌的方法。




  

  鎊片:將經軟化的藥材用鎊刀或鎊片機鎊成極薄片。


  

  水研:指研粉時在研缽內加少量清水同研,研至符合規定時傾出,晾乾。


  

  武火:指大而猛的火。


  

  文火:指小而緩的火。用文火加熱的鍋,溫度約為110℃~130℃。


  

  文武火:指中等火力。




  

  酒蒸制:將凈藥材或切製品,加入定量的黃酒,拌勻。至酒滲入藥材組織內部,然後置鍋內蒸至符合規定。取出,乾燥或作進一步加工。




  

  姜蒸制:取規定量的鮮生薑,洗凈,壓榨取汁,與藥材或切片拌勻,悶至薑汁滲入藥材組織內部,置鍋中用武火加熱蒸至符合規定時取出,乾燥。




  

  醋燉制:將經預處理的凈藥材或切片與定量的米醋拌勻,悶至醋液滲入藥材組織內部,然後將藥材和未吸收完的醋液一併裝入燉罐內,加蓋。隔水燉至符合規定時取出,乾燥或進一步加工。




  

  炒黃:又稱「炒香」。系指用文火或武火將藥材或生片炒至表面呈微黃色或深黃色(但不焦),此時可聞到藥材固有的香氣。




  

  炒焦:指用文武火將藥材或生片炒至表面焦褐色,內部顏色加深。方法為:先用武火將鐵鍋加熱至現熱焰,加入藥材不斷翻炒,並改用文武火加熱,炒至符合規定時取出攤涼。




  

  炒炭:用武火將藥材或生片炒至表面焦黑色(炭化),內部呈焦褐色(存性)。方法為:先將炒鍋用武火加熱至投入少量藥材即冒白煙(溫度約180℃)時,將藥物全部倒入鍋內,即噴洒清水熄滅。取出放涼晒乾。放置3天後方可進倉庫貯存。




  

  土炒:以土為輔料的一種伴炒法。方法為:將灶心土(伏龍肝)或陳壁土或赤石脂粉碎成細粉,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翻炒至輕鬆流動狀時加入藥材,改用文火加熱,翻炒至藥材表面呈土色,透出藥材固有香氣時取出,篩去土,攤涼即可。




    滑石粉炒:

又稱「滑石粉燙」,系以滑石粉為輔料伴炒的一種。方法為:將滑石粉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翻炒至滑石粉呈輕鬆流動狀時,加入藥材,繼續翻炒至藥材表面鼓起酥脆時取出,篩去滑石粉,攤涼即得。




  

  鹽(粒)炒:以原鹽粒為輔料的伴炒法的一種。方法為:將適量的原鹽(鹽粗粒)置鍋內,用文武火加熱翻炒至150℃時將凈藥材或切製品倒入鍋內,繼續翻炒至藥材表面呈黃色質鬆脆,取出,篩去食鹽粒,放涼即得。




  

  蜜制:系以蜂蜜為輔料的炙法的一種。方法為:取定量的煉蜜,加適量的開水稀釋成蜜水,將凈藥材或切製品與蜜水拌勻,悶至蜜水透入藥材組織內部,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翻炒至不黏手或規定程度。取出,放涼,密封保存。




  

  米泔水制:以米泔水為輔料炮製藥材的方法。方法為:取第二次的洗米水(俗稱「米泔水」)適量,煮沸,涼至適宜溫度,與凈藥材或切製品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翻炒至藥材表面呈微黃火色,取出攤涼即得。或作進一步乾燥後貯藏。




  

  煨制:將原藥材進行乾熱處理的一種方法。方法為:將凈藥材用濕紙或濕面、濕麩皮、濕滑石粉等包裹(厚度0.3~0.5㎝),埋於熱灰、熱滑石粉中煨至包裹物外表呈焦黃色時取出,除去包裹物即可。




  

  煅炭:將藥材隔絕空氣進行高溫處理的一種炮製方法。方法為:將藥材或切製品置鍋內,上蓋一口徑稍小的鐵鍋,兩鍋介面處用濕紙條貼緊,再用濕黏土封緊,防止空氣進入鍋內,在小鍋頂貼一白紙。先用文火後用武火加熱煅燒。待小鍋上面的白紙變焦時停火,鐵鍋冷卻後取出藥物。




  

  發芽法:將凈制後的成熟的種子或果實類藥材,用清水濕潤後,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使其發芽的方法。




  

  發酵法:指凈藥材或藥材的粉末(或按規定加一定量的輔料),在一定的濕度和溫度條件下,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藥材表面產生黃白色的菌絲,達到一定規格標準的方法。




  

中藥炮製是根據中醫臨床用藥理論和藥物配製的需要,將藥材進一步加工的傳統工藝。




  

由於中藥材大都是生葯,其中不少藥材必須經過特定的炮炙處理,才能更符合治療需要,充分發揮藥效。按照不同的藥性和治療要求而有多種炮製方法,一種炮製方法兼有幾方面的目的,這些既有主次之分,又彼此密切聯繫。有些藥材的炮製還要加用適宜的輔料,並且注意操作技術和講究火候,正如前人所說:「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性味反失。」炮製是否得當,直接關係到藥效,而少數毒性葯和烈性葯的合理炮製,更是確保用藥安全的重要措施。藥物炮製法的應用與發展,已有很悠久的歷史,方法多樣,內容豐富。


  


  

炮製的目的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有的藥物碎有較好的療效,但因毒性或副作用太大,臨床應用不安全,則須通過炮製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如川烏、草烏生用內服易於中毒,需炮製後用;巴豆、續隨子瀉下作用劇烈,宜去油取霜用;常山用酒炒,可減輕其催吐的副作用等。


  


  

(二)改變或緩和藥物的性能,使之更能適合病情需要。


  

中醫採用寒、熱、溫、涼及辛、甘、酸、苦、咸來表達中藥的性能。性和味偏盛的藥物,在臨床應用時,會帶來一定的副作用。通過炮製改變或緩和了藥物的性能,臨床應用各有所長。如地黃生用涼血,若製成熟地黃則性轉微溫而以補血見長;生薑偎熟,則能減緩其發散力,而增強溫中之效;何首烏生用能瀉下通便,制熟後則失去瀉下作用而專補肝腎等等。


  


  

(三)增強藥物療效


  

作為藥物,起作用的是物質。藥物所含的活性物質,通過適當的炮製處理,可以提高其溶出率,並使溶出物易於吸收,從而增強療效。


  


  

(四)改變或增強藥物作用的部位和趨向


  

(五)便於製劑和貯藏及保存藥效


  

藥物在加工炮製過程中都經過乾燥處理,使藥物含水量降低,避免霉爛變質,有利於貯存。如一般飲片的切片;礦物、動物甲殼、貝殼及某些種於類藥物的粉碎處理,能使有效成分易於溶出,並便於製成各種劑型;有些藥物在貯藏前要進行烘焙、炒乾等乾燥處理,使其不易霉變、腐爛等。


  


  

(六)除去雜質和非藥用部分,使藥物純凈,矯臭矯味,便於服用。


  

常將藥物採用漂洗、酒制、醋制、蜜制、麩炒等方法處理混有的沙土、雜質、霉爛品及非藥用部位。因此,必須加以凈選、清洗等加工處理,使藥物純凈,才能用量準確,或利於服用。如一般植物葯的根和根莖當洗去泥沙,揀去雜質;枇杷葉要刷去毛;遠志去心;蟬蛻去頭足;而海藻、肉蓯蓉當漂去鹹味腥味,以利於服用等。




  

中藥炮製品的臨床應用(發表在《中華臨床醫學雜誌》2002年第10期上的一篇論文)


  


  

中藥炮製品的臨床應用


  

[摘要]本文引述中藥炮製的基本理論以及中藥炮製的現代研究成果,舉例說明中藥炮製的科學性和重要性。舉例說明中藥炮製品的臨床應用,指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作者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 中藥炮製品;臨床應用


  

中藥炮製是我國的一項傳統的製藥技術,根據中醫藥理論對中藥採取一系列的炮製加工,使之適應醫療、調配、製劑的不同要求。筆者在工作中看到一些對炮製工作不重視,中藥炮製品選用不恰當而影響療效或引起副作用的現象。筆者在此發表一點淺見,期望引起重視。




  

1.中藥炮製的作用


  

中藥炮製工藝繁多,現在一般分為凈制、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它製法等類。不同的炮製工藝對藥物產生不同的影響。凈制使藥物純凈、劑量準確;修制是對藥物進行形態加工,使之美觀、易於辨認、方便調配和製劑。其它各類製法工藝複雜多變,對藥物的影響也是各不相同。簡單說來;炒黃降低苦寒之性、緩和藥性或減輕不良氣味;炒焦有增強健脾消食或減輕藥物的燥性;炒炭能增強止血效果;麥麩炒抑制酷性;土炒能增強補脾胃作用;砂炒能使藥物酥脆、易於煎出有效成分、便於粉碎和製劑;酒制升提或增強通經絡祛風濕作用;姜制發散、增強溫胃止嘔作用;鹽制入腎軟堅;醋制注肝而住痛、蜜炙甘緩益元、潤肺止咳;甘草水制解毒和中;黑豆汁制滋腎等等。




  

成都中醫藥大學楊明等通過將傳統的中藥炮製學與現代藥學的對比論述,總結出「不論是中藥還是西藥,都是以最有效的、毒性最低的部位,以特異的形式作用於靶點,最大限度地發揮藥物的療效,達到治療的目的。圍繞這個目的,都採取了各種製藥技術進行分離純化、分解或合成新物質、結構修飾、增強特異性、調節量效關係,提高生物利用度,以實現共同的目標[1]。」的科學道理。




      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的王孝濤等根據中醫藥理論和中藥炮製的基本理論,並列舉了許多研究成果提出中藥炮製的「制毒增效論」。總結出中藥炮製可通過:①消減有毒成分的含量。②破壞或改變有毒成分的化學結構。③與特定的炮製輔料起解毒作用。④破壞共存酶的活力防止其酶解作用等。以達到其「制毒」的目的。又通過:①增高藥效成分在湯劑中的煎出量。②破壞共存酶的活力,保存藥效成分的含量。③消減或破壞與治療無關的成分,而充分發揮治療所需的成分。④與某種炮製特定輔料起到協同作用,高溫處理改變固有作用等。以達到其「增效」的目的[2]。




  

2.炮製對藥物的影響


  

現代藥學工作者經過大量的實驗研究證明了中藥炮製的科學性和重要性。並不是可有可無,更不能馬虎了事。下面舉例說明。




  

2.1烏頭類中藥臨床證實川烏和草烏生品毒性極大,內服要求用炮製品。其炮製的制毒原理,一是通過水漂減低水溶性成分的含量;二是通過加熱處理將其中毒性極大的雙酯型烏頭鹼水解成毒性極弱或無毒性的烏頭原鹼,而達到解毒的目的。




  

2.2半夏類中藥半夏、天南星等的毒性反應為「戟人咽」、「令人吐」等,據吳皓等研究其刺激性成分為藥物中所含的大量的極細長的質地堅硬的針形的草酸鈣結晶直接刺激粘膜細胞,導致細胞破損產生大量炎症性介質從而引起刺激性痛疼和炎性反應[3]。經用明礬、石灰、鹼液等輔料炮製後,藥物中的針形草酸鈣結晶受到了大量的破壞,因而起到了解毒的作用。




  

2.3苦杏仁苦杏仁的有毒成分為氫氰酸,是由其所含的苦杏仁苷經其共存的酶水解後的產物它同時又是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苦杏仁的炮製原理是通過加熱而破壞苦杏仁酶的活性來保存苦杏仁苷。苦杏仁內服後在體內緩緩分解產生微量的氫氰酸,而起到治療作用,既能止咳平喘又不致引起中毒。




  

2.4蒼朮蒼朮中含有的揮髮油對胃腸有刺激性,可引起腹痛,大劑量時可使中樞神經抑制,終致呼吸麻痹而死亡,中醫稱其為燥性。麩炒後部分揮髮油受熱蒸發被麥麩吸附而除去,因而緩和了藥性、降低了副作用。




  

2.5蒼耳子蒼耳子有小毒,中毒可損害肝腎功能,尤以肝壞死為甚,可致死亡。其毒性成分為蒼耳子苷,含於脂肪蛋白中。蒼耳子藥用必須炒至焦黃,使其脂肪蛋白變性凝固在細胞中不易煎出而達到去毒的目的。




  

2.6延胡索延胡索中含有的多種生物鹼是其止痛的有效成分,不溶於水。炮製後其生物鹼與醋酸結合,生成易溶於水的生物鹼鹽。實驗證明延胡索與醋液共煮後的水煎液中生物鹼的溶出量最高。說明了「醋制注肝而住痛」的理論是正確的。




  

2.7黃芩黃芩中含有的苷類成分是其有效成分,但在其共存酶的作用下容易水解,產生兩種苷元,其中的黃芩苷不穩定,易被氧化而變成綠色,失去療效。故黃芩變綠說明黃芩苷已被水解變質。經過燀或蒸制可破壞酶的活性,有利於保存黃芩苷。減少了有效成分的損失,保證了質量。




  

2.8何首烏何首烏入葯有生品和製品,生品性味苦澀微溫,用於潤腸、解瘡毒。炮製後改變了藥性,味兼甘而補肝腎。其炮製原理是經高溫蒸制後,首烏中的有致瀉作用的結合型蒽醌成分水解成無瀉下作用的遊離蒽醌和單糖。何首烏中遊離蒽醌衍生物具有補益作用,卵磷脂成分有升血糖抗衰老作用,水溶性二苯乙烯苷有降膽固醇作用。因此何首烏炮製後消除了瀉下的副作用,同時又增強了滋補肝腎的作用。




  

2.9大黃大黃入葯有多種炮製品,有生大黃、酒大黃、熟大黃、大黃炭等。生大黃瀉下作用峻烈,易傷胃氣;酒炙後藥力稍緩,並可引葯上行而清上焦濕熱;酒燉後(熟大黃)瀉下作用緩和並減輕腹痛的副作用增強活血祛瘀的功效;炒炭後瀉下作用極弱,並有止血作用。大黃中瀉下作用的成分是結合性蒽醌衍生物和蕃瀉甙A。結合型和遊離性蒽醌都是清熱作用的主要成分。用不同的方法炮製後,其含量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其瀉下和清熱作用也不同。炒炭後各成分都被大量破壞,但具有收斂作用的鞣質損失極少。因此,瀉下作用極弱而止瀉作用大大增強。另據蔣孟良等研究,生大黃水煎液對血液流變學部分指標(低切、中切、血沉、RBC聚集)有一定作用,而用白酒炙後對血液流變學的各項指標均有顯著作用[4]。證明酒炙大黃能增強活血祛瘀作用。




  

2.10麻黃麻黃辛溫,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其所含的生物鹼能鬆弛支氣管平滑肌,是宣肺平喘的成分。揮髮油能抑制流感病毒。並能抑制汗腺,有發汗作用。麻黃蜜炙後其揮髮油的含量減少了約二分之一,而生物鹼卻減少甚微。因此發汗作用緩和,加上蜂蜜的協同作用,增強了止咳平喘的療效。




  

3.炮製品的臨床應用


  

醫生治病,經過四診八綱、辨證求因、立法制方,然後擇葯處方。病人服藥後能否達到預期效果要靠藥物來決定。中藥炮製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醫生如何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選擇合適的中藥炮製品也很重要。所謂中藥炮製品,一般而言是指經過炮製的中藥飲片。任何中藥都必須經過炮製,如凈制、修制、以及為了減毒和增效的目的而進行的一切加工處理,配方時,必須付給病人炮製合格的中藥飲片。此外,還有為了適應複雜多變的病情,擴大藥用範圍,一種藥物採用不同的炮製工藝或加入不同的輔料炮製的不同規格的飲片。筆者在本文中提出的「中藥炮製品」這個概念,就是專指這一類飲片。如生熟異治;炒黃、炒焦、炒炭,因火候不同而功效有別;所用炮製輔料不同其性味、歸經、功能主治也不同。




  

3.1 生熟異治


  

何首烏生用時能解毒散結、滑腸致瀉,經用黑豆汁拌蒸後,滋陰補腎、養肝益血、烏鬚髮作用增強。大黃生用瀉下作用峻烈,走而不守,直達下焦,但易傷胃氣;熟大黃則能活血祛瘀,而瀉下作用更弱,並減輕了腹痛的副作用。蒲黃生用性滑偏於活血行瘀止痛;炒炭後性澀偏於止血。苡仁生用清熱利水除濕,主治肺癰、腸癰、小便不利;炒後產生香氣有健脾止瀉作用。白果生品有小毒,能降痰殺蟲,但易中毒,炒後降低了毒性,能溫肺定喘、宿尿止帶。木香生用溫中行氣,煨木香能增強實腸止瀉功能。生葛根解肌退熱,煨葛根減輕了發汗作用,增強了止瀉作用;荷葉為止血良藥,生用上行,治吐血、衄血,炒炭下行,治崩中下血;生石膏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煅石膏斂瘡生肌。生扁豆清暑化濕,「香薷飲」用之;炒扁豆偏於健脾止瀉,「蔘苓白朮散」用之。




  

3.2 火候不同


  

梔子生用善於瀉火清熱、涼血解毒;炒焦則緩和苦寒之性,免傷胃氣;炒炭則能涼血止血。山楂中的有機酸成分善於消食、活血化瘀;炒山楂酸味減弱,緩和了對胃的刺激性;焦山楂酸味更弱,併產生了苦味,增強了消脹止瀉痢的功能;山楂炭則治血積。




  

3.3 輔料不同


  

山藥生品能補腎生津、益肺陰,主治肺虛咳嗽、消渴、尿頻、遺精、帶下;麩山藥益脾和胃;土炒山藥補脾止瀉,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腹瀉。生白朮健脾燥濕;麩白朮增強了健脾作用,因減少了揮髮油含量而緩和了燥性;土炒白朮因黏附的灶心土中含有多種無機元素而增強了補脾止瀉的功效。黃連生用長於瀉火燥濕、解熱毒;酒黃連上行清頭目之火;萸黃連抑制了苦寒之性,能清氣分濕熱、散肝膽鬱火;薑黃連緩和了過於苦寒之性,善治胃熱嘔吐。當歸生品質潤,長於補血調經及潤腸通便;酒當歸增強了活血祛瘀作用,用於血瘀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跌打損傷及風濕痹痛等;土炒當歸既能補血又不致滑腸;當歸炭用於崩漏下血。柴胡中的揮髮油是其具退熱作用的成分,故生柴胡升散作用較強,用於解表清熱;醋炙柴胡揮髮油含量減少,因而升散之性緩和,又因醋炙能增強疏肝止痛作用,故適用於肝鬱氣滯的脅痛、腹痛及月經不調等;鱉血制柴胡能抑制升浮之性,用於骨勞熱及瘧疾。生知母苦寒滑利,瀉火之力較強,能清肺、涼胃、瀉腎火及潤腸通便;鹽知母專於入腎滋陰降火,用於腎虛火旺證,如白虎湯中用生知母而知柏地黃湯則用鹽知母。砂仁生用行氣調中力強,主治腹痛痞脹、胃呆食滯等;鹽砂仁能加強降氣安胎、溫腎作用,主治腹痛泄瀉、小便頻數、胎動不安等。竹茹生用長於清熱化痰,主治痰熱咳嗽或熱痰鬱結不眠等;姜炙後適用於胃熱嘔噦、呃逆、驚悸等。黃芪生用偏於益胃、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毒排膿生肌;蜜炙黃芪增強了補中益氣,兼有潤燥作用。百部味苦有小毒,生用驅蟲滅虱;蜜炙百部緩和了苦寒之性增強了潤肺止咳功效。淫羊藿生用祛風濕;羊脂油炙溫腎助陽。吳茱萸生品有小毒外用治口瘡、濕疹、牙痛;甘草煮制能緩和燥性、降低毒性;酒吳萸治心腹作痛;醋吳萸疏肝鎮痛;鹽吳萸治疝痛;姜吳萸祛寒鎮痛;黃連制吳萸止嘔。生半夏有毒外治癰腫;清半夏用白礬制長於化痰;姜半夏善於止嘔;法半夏偏於治寒痰。




  

4.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4.1在許多基層單位中,藥劑人員的業務素質很差不具備或很少具備中藥和中藥炮製方面的知識,不了解配方應付,藥房常備的中藥有一些是未經炮製的或炮製不合格的,他們也不知道。如吳茱萸、遠志兩葯本應用甘草水煮以「制其毒」而實際上購進時很多都是未經炮製的原藥材,就直接用於配方。許多應該炒制的也沒有炒制。例如何首烏一般情況應該付給製品,只有醫生在處方上註明「生首烏」時才能付給生品,而有的藥劑人員在配方時卻一般都付給生品。導致病人服藥後療效不好或產生滑腸的副作用。許多子實類藥物在配方時應該搗碎而藥劑人員不給搗碎或搗而不碎。如瓜簍子應該搗爛成泥,目的是易於煎汁和去掉部分脂肪油以減輕滑腸和嘔吐的副作用,如果不搗碎則不易煎出有效成分;搗而不碎,其脂肪油去不掉,病人服藥後就會產生副作用。




  

4.2許多醫師對中藥炮製知識不甚了解,對中藥炮製品的應用不重視。比如處方上只寫「半夏」、「山楂」、「柴胡」……,究竟藥房付給法半夏還是清半夏或姜半夏,付給生山楂還是炒山楂或是焦山楂、山楂炭,付給生柴胡還是醋柴胡醫生都不管。而藥房往往是有哪種就發哪種。有一次筆者與一個醫師閑談,說到炮製品的應用問題,筆者以柴胡為例說明清熱解表用生柴胡,疏肝解郁用醋柴胡的道理,是因為經炮製後柴胡內的有效成分的含量發生了變化。這個醫生卻不以為然,他認為一種藥物本身具有幾種功能,制與不制都一樣。許多醫生在臨床應用中不注意選用合適的炮製品,病人服藥後療效不佳,往往認為是葯的質量不好,出現副作用時又認為是炮製質量不合格。總而言之,治好了病都是醫生的功勞,否則,不問青紅皂白都是藥劑人員的差錯。下面再舉幾例說明:




  

大黃在用於陽明腑實證時應該用生大黃;用於虛人便秘或在大活絡丹、大黃蟅蟲丸中則應該用熟大黃;在復元活血湯中則用酒大黃。但實際上許多醫生不管什麼情況都寫「大黃」了事。在健脾止瀉的方劑「參苓白朮散」中薏米、芡實、蓮子、扁豆等都應該用炒製品,山藥、白朮應該用土炒,党參應該用米炒而許多醫生在處方中都不寫「炒」、「土炒」、「米炒」等字樣。「知柏地黃湯」中知母、黃柏應該用鹽炙,而許多醫生都不寫「鹽」字……。此類現象很多,限於篇幅,筆者不能一一列舉。




  

4.3藥房配備的炮製品品種不全,許多中藥應該同時配備各種炮製品,而實際上多數只有一種,很少有兩種或兩種以上,這樣醫生便沒有選擇的餘地。或有時候有了,醫生也不開。筆者所在的單位是全市唯一的一所中醫醫院。有一年,筆者炮製了一批姜半夏供應臨床,調入藥房一年多,向醫生介紹了多次,可就是沒有醫生開。




  

4.4領導不重視藥劑工作。在某寫領導的心目中,認為藥劑工作不需要多少專業知識,只要照處方發葯就行,在基層醫療單位極少或沒有高級中藥專業人員,中藥中專畢業生為數也不多,現在藥房從事中藥工作的人員絕大多數是西藥專業的中專畢業生。又由於中藥工作勞動強度大,報酬和其他待遇一般都很低,這些為數不多的中藥專業人員基本上都不安心本職工作,許多人都把它當作一個過渡時期,過幾年或十來年就逐漸改了行,有的從政當了公務員,有的跳槽到別的部門去了,有的「深造」當了醫生。藥劑人員專業知識培訓的機會也很少,業務素質難以提高。




  

5.意見和建議


  

5.1各級領導應當多為基層醫療單位培養一些中藥專業技術人員,多關心他們,改善他們的勞動條件,提高他們的各種待遇,重視對現有在職中藥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教育,多給他們提供進修學習的機會,安排他們輪流到炮製崗位工作。




  

5.2中醫醫師也要熟悉中藥炮製的理論知識,結合臨床需要,選用適宜的中藥炮製品組方,處方中要註明何種規格的炮製品,提倡用三個字書寫藥名。如:「酒大黃」、「醋柴胡」、「鹽知母」、「土白朮」、「焦山楂」、「炒苡仁」、「蜜黃芪」、「生麥芽」、「連吳萸」、「萸黃連」、「制首烏」、「杏仁泥」、「瓜簍霜」、「蒲黃炭」、「煨木香」等等。不能簡單了事。




  

很多人都曾經去看過中醫,中醫的處方紙上面,寫的藥方子經常是一個副方,而且方子上面每一個葯有一些很特殊的字眼。例如當歸上面會寫個西字,或寫個秦字。西和秦是產地,表示這個當歸是出產於西,或者出產於秦。中醫用藥很注重出產地,也很注重這個藥物它如何炮製的,或者是它出產的形狀是什麼樣子。



例如一個叫做白朮的葯,白朮的性味是苦甘溫,苦就能夠燥濕,就能夠使得濕氣被燥,被它的燥性趕走,這是苦的作用;它有甘味兒,甘就是甜的意思。它又苦又甘,這個甘味能夠和中,就是補脾胃,能夠和中補脾胃,溫就能夠和中氣,中氣也是脾胃,就是苦甘溫,苦能燥濕,甘溫能和中補脾。白朮出產地最好出產在浙江附近的,白朮又肥又白的是好,又稱之為雲頭術。另外還有一種比較起來燥而白的,這一種的樣子長的像狗頭,出於宣歙這個地方,所以稱之為狗頭術。狗頭術比起出產於浙地的雲頭術還要更好一點,所以在《本草備要》裡頭它說,差勝於浙,就是說比這地的那種雲頭術還更好,這是講白朮的產地以及它長的樣子。

白朮炮製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說用糯米泔來浸過,或者用土來炒過,或者說用人奶或者是用蜜水來炒過或來浸過都有不一樣的作用。用糯米泔來浸的話,因為糯米它是屬於穀類的,所以白朮就借用糯米泔的這個谷氣,能夠用來更和脾胃,白朮要和脾就用糯米泔浸過,用這個谷氣來使得白朮的作用更能和脾溫脾補脾。假如說利用陳壁土來炒過。壁土就是糊在牆壁上的土,以前的房子用竹條子或竹片子來做成網狀做在牆壁上,搭好了網子以後,用黏土再和一點稻草杆子去塗在牆上,經過時間久了,牆壁上的土因為風吹日晒雨打,以致於那個土的黏性也不太好了,這種土就稱之為陳壁土,就是時間放的久的壁土。拿這個陳壁土來炒過白朮,就是陳壁土炒白朮。這個白朮可以助脾胃的能力,也就是說使得脾的能力增強。用蜜水炒過白朮,或者是用人奶來浸過白朮,白朮燥性就被去除了,也就是用人奶或者是蜜水能夠潤白朮的燥性,而把白朮的燥性去掉,使白朮就不那麼燥而能夠有它的特殊的作用出來。出產在浙江附近的於潛的白朮是比較好的,所以寫處方的時候,又會寫成於術,出產在於潛的這就稱之為於術。另外出產在仙居以及江西這個地方的白朮更好,它的功能比前面講的白朮的功能更好,那麼它的當然價錢也特別的貴,所以功倍白朮而價貴,還有天生的白朮都比較少,因此它的價錢就更是昂貴。

我們在用藥的時候,就要很注意了,用養術好呢還是用天生的術好呢?不同的病情,就用不同的白朮,而且還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炮製,以達到比較好的藥效。四君子湯里有白朮,在補中益氣湯里也有白朮,這兩個原則上都是補氣的藥物。白朮本來就是助脾氣能夠補脾氣的葯,所以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都能夠補中氣。可是它們又不大一樣,因為四君子湯是補氣的最重要的藥物,因此我們一般來說,這種補脾就是補中氣的或者補氣的這一個四君子湯,那麼這裡的白朮就應該要用土炒或者用陳壁土炒,而補中益氣湯裡頭的白朮是要完全以提中氣來用的,所以它應該是以和中為主,因此我們該怎樣炮製,這個就要問醫師,看醫生的意見怎麼樣了。

當我們看中醫的時候,中醫師的處方紙上面有的時候會在這個藥物上頭寫一個產地的名字或者炮製的方法,實際上這也就是說這個醫生對於藥物的特性非常的清楚。我們來看一個藥物蒼朮,蒼朮跟白朮在古時候是不分的,都稱之為術,可是在後世把它分的很清楚,因為它們兩個的特性不完全一樣。蒼朮的特性是比較燥的,它是甘溫而且辛烈,有辛的這種味道,也就是比較辣一點,甘溫辛烈,而且它比較燥。比較燥就能夠去痰水的作用,比起白朮要來的多。白朮一般用在補藥里比較多一點,而蒼朮它用在利濕燥失的作用比較多。例如有一個處方叫做平胃散,平胃散裡頭就用蒼朮來去濕。蒼朮不但可以去濕,而且還能夠辟邪氣。有這麼樣一個傳說:有一個讀書人在西湖遊玩,遇到一個小姐,長的很漂亮,他很愛慕她,於是回去就得了相思病,因為他當時沒有能夠抓住機會跟她談一談。第二年他又再到同樣的地方,又見到了這個小姐,結果這一次就把握住機會,兩個人談了戀愛,等到後來這個小姐跟他說,我們得分開,為什麼要分開呢,因為我其實不是人,我是鬼。這個鬼氣沾到了這個讀書人身上太多,因此這個讀書人將來要長期的服用平胃散,第一能夠利濕,第二能夠辟掉鬼的邪氣。當然這是古時候的一些傳說。

蒼朮主要產在茅山,上面有硃砂點而且蒼朮長的比較堅比較小,堅硬而小的是比較好的。蒼朮因為它的性子燥,在炮製的時候就要特別小心,不要讓它的燥性來讓我們的身體變的更不好,而利用它本身的作用,並且還要把它的這個不好的特性給去除,於是用一些特殊的炮製法來去除這個不好的性。蒼朮可以利用糯米泔來浸,浸過了以後,再去把它給焙乾。焙就是把它放在火上面來烤,例如放在鍋子裡頭,然後盡量的用這個火的力量來把這個上面的汁夜把它給去除,這就是焙,焙乾,糯米泔浸過了以後再焙乾。糯米泔就是什麼呢,糯米泔就是洗糯米的水,另外也可以利用芝麻來跟蒼朮一起炒,因為芝麻是潤的,利用芝麻的潤性跟蒼朮一起炒的話,這個太過於燥的性子也可以去除,這個時候就有點潤,它的燥性就不太強,利用這樣的蒼朮來治病,效果當然就不一樣了。

蒼朮可以用來去除痰水,也就是它的燥性能夠去痰水。古時候有這樣的處方,因為它能夠去痰水,所以蒼朮能夠用來治療水飲之澼囊,就是喝水或者水在胃裡頭集的太多了,以至於讓這個人產生了一種很多水而不能夠泄掉的這種現象,稱之為澼囊的這種毛病。就可以利用蒼朮來治掉這個水去掉這個濕。有一個處方就用蒼朮大棗麻油還有水,把它弄成藥丸子,稱之為神術丸。用蒼朮一斤,大棗五十粒,跟麻油一起搗,搗完了以後再加水,一起做然後濾掉汁液,把它做成藥丸子,稱之為神術丸。神術丸可以用來治療水飲所變成的這種囊澼,就是讓水在胃腸裡頭積的非常的多,以至於胃腸裡頭水谷不化的時候,就變成了所謂的一種積在那裡的一種囊,這樣子可以使用這一個神術丸治療。蒼朮能夠實脾土,就是使得脾土的這個能力增強,其實也就是治療痰的一個最主要的一個方法。朱丹溪曾經說,實脾土而燥脾,實際上是治痰之本也。

另外蒼朮還能夠解所謂的六郁。我們講身體郁住了,郁就是血液呀水呀等等,郁在胸口了。有一個處方,叫做六郁丸,它就利用蒼朮來治療,就是用蒼朮香附還有一些其它的像是神麴等等這些藥物一起來做,然後治療這個所謂的六郁,這個治療六郁的這種丸子,叫越鞠丸。越鞠丸利用蒼朮香附,蒼朮能夠入諸經而泄陽明的濕,那麼香附能夠因為它是一種氣葯,它能夠把裡頭的氣給分散了,因此這個處方就有特別的作用,而蒼朮又被稱之為山精,又稱之為山姜。有一本書叫做《導仙錄》,書里講的一句話很有意思,它說子欲長生當服山精子,就是說如果你想要長生,長命百歲,那麼你應當服用山精子,也就是這個蒼朮。因為蒼朮能夠利濕能夠去濕,因此可以使人的身體變輕,吃了這個的話,那麼身體就會變輕,身體變輕了,走路就健壯,就能夠爬山跑步,身體就會變瘦,這樣子能夠使人變得更健康。所以《導仙錄》裡頭說,常吃蒼朮這樣子做成的丸子,使你變得健康,當然也就能夠長壽。



「黃連解毒湯」這個處方里有黃芩、黃連、黃柏以及山梔子四味葯,這四味葯為什麼叫解毒呢?古時候的毒,常常指的是熱毒濕毒,黃連解毒湯是解熱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處方。它所用的這四味葯都是苦寒的葯,苦寒的葯幾乎都是會傷胃的,因此古時候的先聖先哲的醫生們就想到了一個辦法,把這些藥物的毒性給去掉。古時候有這麼一句話,所謂的葯即是毒,《黃帝內經》里也提到過,必齊毒藥攻其中,鑱石針艾治其外,就是說用毒藥來治腸胃裡頭的病,也就是說所有的葯都是毒,既然是毒,我們老祖宗醫生們就已經告訴我們怎麼樣去掉毒性,這就是炮製以及配伍,怎麼樣炮製怎麼樣配伍,可以使這個藥物的毒性減到最低,甚至於沒有毒性,反而藥性全部出來。黃芩是瀉上焦火的,上焦就是我們身體從橫膈之上的胸腔部分,黃連是治中焦火的,中焦火就是橫膈之下到肚臍這個地方,黃柏是治下焦火,下焦就是肚臍以下的腹部,也就是說胸腹這個地方,我們稱之為上焦中焦下焦的,上焦裡頭有肺、心臟、氣管、支氣管等等,中焦有肝、膽、脾、胃,下焦里有大腸、小腸、膀胱、腎臟、子宮卵巢等等,也就是說我們身體的五臟六腑都在這上中下三焦,這三味葯就可以治上焦中焦下焦,再加上一個山梔子,它是治上中下三焦火的藥物,你看,把上中下三焦的火全部一起去掉,這就是黃連解毒湯的主要的作用。



先談黃芩,黃芩治上焦,但是治上焦火它也得要用炮製的方式讓它上到上焦來,不但如此,炮製了以後,也讓它不傷損脾胃。黃芩主要的性味就是苦寒,能夠傷胃,過服會損胃,所以我們在使用的時候,就得要用各種方式,例如酒炒上行,酒炒過了的話,它可以上到上焦,治肺、心臟這些地方的病。假如說我們為了特別的目的,讓它要治療肝膽的火怎麼辦呢,就可以用豬膽汁炒過黃芩,那麼個葯就可以入膽了,入肝了,而治肝膽火。朱丹溪曾經說過,黃芩是治上中二焦的一個藥物,那麼它在配伍的時候,它配到不同的葯就有不同的作用,例如黃芩配到柴胡的話,可以退寒熱,有一個處方叫小柴胡湯,就是去肝膽的,去少陽的寒熱,它是能夠和肝膽的一個藥方子;黃芩配芍藥可以治痢疾,那麼配芍藥治痢疾,有個方叫黃芩湯,另一個方叫芍藥湯,都是用芍藥配黃芩止痢;另外黃芩碰到了厚朴,可以止腹痛,碰到厚朴以及黃連也可以止腹痛。黃芩、黃連本身是傷胃的,可是遇到了厚朴卻能夠治療腸胃的這種疼痛,那麼它遇到了桑白皮可以瀉肺火,遇到白朮可以安胎。由此可見,古人對於藥物的共同的作用都能夠了解到那麼深入。

第二個葯是黃連,黃連是治中焦火的一個藥物,古人非常重視它的出產地,例如出產在宣州的叫宣黃連,宣黃連長的樣子是肥肥白白的,我們揀選藥物都得要注意,宣州的是肥白的。另外有一種比較好的黃連是川產的,就是四川這個地方產的,它是瘦瘦的,狀類鷹爪。它比較瘦小,而且樣子像老鷹的爪子,鷹爪是瘦瘦的,而且關節都清清楚楚的可以看得到的,那麼狀類鷹爪,而且還要連珠,就是一支一支一支連著這樣子長的,這種黃連才算是好的,所以我們大部分看到醫生的處方都寫川黃連。假如寫川黃連還不要緊,要治上焦中焦下焦,我們還有特殊的炮製的方法,例如葯往上行,我們還是用酒來炒過,假如說我們要為了怕它有虛火,那麼就用醋來炒過,不但如此,而且我們在取這個黃連的時候,就要先把黃連上的毛去掉,所謂毛是什麼呢?用植物學的觀點來看,就是鬚根,這個黃連本身就是根,根上面還長了一支一支的細小的這種小的根,這種根我們稱之為鬚根,要把這個鬚根去掉,去毛然後用醋來炒過,可以治虛火。假如說要為了特別治療肝膽火的話,我們用豬膽汁來炒過黃連;假如說為了上上焦,去上焦火用酒炒,為了要入到中焦的話,我們可以用薑汁來炒過;假如說讓它入到下焦,我們可以用鹽水炒或者是童便炒,所謂童便就是十二歲以下的男孩子的小便。用童便來炒過的黃連可以入下焦,來治下焦的火,或者用鹽水來炒,也可以入下焦治下焦火。假如這個人他吃了東西積在腸胃裡頭不消,這叫食積火,食積火我們可以用黃土來炒過;假如治療濕熱在氣分在血分,我們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治,例如濕熱在氣分,我們可以使用吳茱萸湯來炒過,左金丸就是用吳茱萸與黃連做成的;假如治療血分的濕熱的話,我們可以用乾漆水來炒過,乾漆本身也有毒,可是利用乾漆的水來炒黃連能夠治療這種在血分的濕熱;假如要點眼睛的紅,可以使用人乳、人奶來炒過這個黃連。除了這以外,在食用黃連的時候不要跟豬肉一塊兒吃,否則的話犯之作瀉。

第三味葯是黃柏,黃柏瀉下焦火,黃柏也是非常苦寒的一個藥物,久服傷胃,所以胃的狀況不好的人不要服用。還有就是尺弱,尺是什麼地方,尺就是管著下焦的地方,尺弱者也是一樣禁用。我們在取用黃柏的時候,最好取用川產的黃柏,所以你看中醫師處方裡頭,常常會寫川黃柏,川黃柏就是四川產的黃柏,以肉厚、深黃色的這種黃柏為最好。黃芩、黃連、黃柏都是苦寒的,因為寒能瀉火,用現代醫學的講法,所謂的火就是熱,就是現代講的發炎,發炎常常都是由於有細菌或者是其它的一些感染,細菌黴菌或者是病毒等等的感染,這些都可以利用這些瀉火的葯來瀉掉這種火,消掉這些炎。黃柏它的炮製的方法也非常有意思,生用可以降實火,就是生用黃柏它可以降掉我們身體的實火,我們講寒熱虛實,就是你有實而且有火的,那麼用黃柏要生用來治實火。




假如說我們明明知道黃柏會傷胃,我們在生用的話它會傷到胃,怎麼辦呢?蜜炙可以不傷胃,就是用蜂蜜來把它給搽在上面,然後去烤過就叫蜜炙;假如把黃柏拿來炒黑的話,可以止婦科的崩帶,崩就是血崩,帶就是帶下,白帶黑帶赤帶等等,這些帶下可以用炒黑了的這種黃柏來治療;假如說我們要治到上邊,明明知道它是治下焦火的一個葯,可是要讓它治上的話怎麼辦呢?用酒制,就是用酒把它炒過;假如要治中焦的火可以蜜炙;假如治療下邊的還是一樣,可以用鹽水來制,黃柏這一味葯能夠治下焦火。有一個處方用黃柏跟土茯苓把它打成粉,來治療我們現在稱之為香港腳的黴菌感染,它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有的人就因此而把這種不好的腳氣給治了。它也可以用來治療口瘡,我們一般認為口瘡是胃火,那麼黃柏也可以治療胃火的口瘡,它怎麼樣做呢?蜜炒,用蜜來炒過,蜜炒就治中焦,把它研磨以後,放在嘴裡面含著。凡口瘡用涼葯等等都治不好,我們大部分都要用瀉胃火的藥方去治。




假如說這些都治不好的話,用黃柏,就是用剛才講的蜜炒過了以後,把它研成粉末,然後放到嘴裡含著,這樣就可治療。黃柏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特性,就是古人發現,黃柏跟知母是一定要放在一起用的,為什麼要一起用呢?這也是很奇怪的,知母沒有黃柏不行,黃柏沒有知母也不行,所以說知母佐黃柏,可以滋陰降火。有一種講法說,黃柏無知母,猶水母之無蝦也,就是說黃柏要是不跟知母擺在一起呢,就好像水母沒有蝦子在一塊兒,那就不行,而黃柏可以制命門膀胱之火,而知母能夠滋腎水之化源,所以兩個要相須相行放在一塊兒,那麼這個作用才是最好的。

再下來講的是最後一味瀉火的葯梔子,其中以山梔子是最常用的。梔子是苦寒的,瀉上中下三焦之火。這個葯本來色赤,所以可以入心,因為它長的比較輕飄飄的,像肺,因此它可以治心跟肺的火。不但如此,而且可以治療三焦的鬱火。它也有特殊的炮製方法,因為它也是苦寒的,所以它也可能會傷到我們的身體,因此,要把它炮製過才行,它怎麼炮製呢?假如生用的話可以瀉火;假如說要止血,按中醫的想法,就要把葯炒成炭,一般都能夠止血,例如蒲黃可以止血,荊介可以止血,棕櫚可以止血,地榆可以止血,都是把它給炒黑。這個梔子把它炒黑也能止血,薑汁炒可以止煩嘔。內熱的話,可以用梔子仁;假如表熱,也就是說可以用皮,也就是說在炮製在揀選的時候,我們都得知道。當然這也就考驗這個醫生,對於藥物的性能功用的的知識了解多少,當然一個醫生,他了解的越多,他炮製的方法也就越精良,這樣治病的效果也就越好。




這種茶調理脾腎濕寒長痘手腳涼痛經有奇效




解結湯調理甲狀腺結節、淋巴結節和脂肪瘤


參巧巧人蔘面膜 - 給女人最好的面子


========== END ==========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本號菜單中, 有完整的入門系列, 視頻系列. 歡迎大家學習.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對經方有興趣者, 可加QQ群577262550


厚德載物!草木金石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點擊【底部廣告】支持下小編吧,您的每次點擊都是我前進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北京名中醫任啟松痛述:西醫是怎樣用「體檢」把正常人「幹掉」的?
中醫論疾病的傳變:陽實→陰虛→陽虛→陰實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