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佛難,難在哪裡?

學佛難,難在哪裡?

有個突出的現象是:很多人信佛、學佛多年,懂的很多,拜的師父也很多,平時表現非常好,可一遇到境界自己就做不到,心念轉不過來,所有的毛病通通暴露出來,看不到學佛的成效;還有的人是越學越偏執,越學越煩惱,越學越浮躁,沒有耐心,慈悲心也降低;而有的人越學越沒有信心,越學越不相信佛法,內心越來越污濁,自己越學越痛苦——這是為什麼?佛法的特徵本是寂靜的快樂,是斷煩惱的,應該是越學信心越足,越學越快樂、越學越自在。為什麼會越學離佛越遠呢?

這些人也不是不精進,每天都修法,持佛號、咒語,做善事,善事做的也很多,付出的辛苦也很大,如此的努力為什麼不能與佛法相應呢?問題在哪裡?究其原因就是只學形式,而沒有學實質。學佛的實質在哪裡?在念頭上,在於起心動念能不能與法相應,精細起來時每個念頭能不能與法相應。

我們外在所有的行為都是心念決定的,當外在的行為表現有區別,是善或是惡,或者有善惡的大小時,他人看到時就會用一些標準來衡量你,也許會讚歎隨喜你,也有可能會厭惡排斥你。但是真正判斷是善是惡以及善惡大小的準則是什麼?是你自己的發心,這個別人不知道,就像大乘菩薩做了一件事,如「悲心船長殺短茅黑海盜保護船民」的公案,可能在普通人的眼裡,殺人是嚴重的惡行,絕對不能理解,但是對於菩薩來說,就得如此做,這是一件大善事。

所以佛法的標準在哪裡呢?在內心的念頭上,外人衡量你,說你做了一件很大的善事,那麼究竟是不是一件很大的善事呢?看你自己的心念了。

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人覺得很冤枉,「為什麼我終日行善,還沒有改變命運,還會遭受某種果報呢?」冤枉嗎?一點都不冤枉,業力和因果絕對不會錯的。你做善事的時候內心是怎麼想的?你的念頭對嗎?你有污濁、雜染的念頭,受這個果報一點都不冤枉。所以修行的重點在於自己的心念上,學佛難也難在這裡了。

通常我們的心念都是雜染的,是與佛法的要求相悖的,要是沒有認真觀察就認識不到,沒有分辨善惡的智慧也分辨不出來。自私自利、貪嗔痴慢,多半都在圍繞著自己;所想、所做的都與佛法不符;為別人著想的同時,還有著為自己的打算,想著自己能得到哪些虛榮、名利等等。就算有的時候發了些善心,做了點善事,這個善心也不夠純凈。想想看,在這樣的狀態下,沒有進步很正常,又哪裡會有功德?怎麼可能不受果報?下墮不冤枉,因為自己沒有做到啊!

因此,我們修行的重點是轉變自己的心念。做到這一點,開始的時候不容易,但一定要努力、堅持,努力就有成功的希望,努力就有救。心念轉過來了,獲得利益是自己的,福德智慧是自己的,法喜充滿是自己的,惡運、惡果都落不到你身上。因為我們只是沒有神通的凡夫,不會知道別人的發心,所以,對於別人的外相行為,不要以自己的污濁、煩惱心妄加評論、亂下斷言,結果自己造了業,付出了代價,真的划不來。

內心的狀態正確,與佛法相應了,再努力去修外在的行為,這時做什麼事都對,都是在積攢功德,從早到晚,自己也會時時歡喜。內觀自己的心念,行為上不努力去做,不修法,不行善事,怎麼可能會有福報,哪裡有無因之果呢?

修行只有一件事,

那就是關注你的心,

除此別無他事。

你的父母,你的伴侶,

你的孩子,你的朋友同事,

你周圍的一切人,

都只是幫你修行的「角色」,

或是讓你看清自己的「鏡子」。

你無法要求他們改變,

首先這是非常吃力的事;

其次說明你用錯了功,

在心外尋求解決之道。

假如你因失去正念而與人爭執,

一旦覺知,應立即回到你的心,

觀照你的情緒和念頭,

念起即覺,覺之即無。

不應繼續停留在外部與人爭吵,

因為在錯誤的地方做功,

除了讓煩惱更加增長之外,

對你或他人都毫無益處。

修行只有一件事,

那就是回到你的心。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

是因為你的心動。

你的工作,你的事業,

你的學習,你的生活,

所有一切發生的事情,

都是幫你修行的「境界」,

讓我們歷境驗心。

你是心隨境轉、妄加攀緣?

還是心無所住、如如不動?

萬法皆由心生,

外面的世界沒有別的,

一切的人一切的事,

發生在你生命中的所有,

都是你自心投射的影子。

所以何必糾纏於影子,

而忘失了你的心呢?

不管你周圍是什麼人,

都是「好」的人,

不管他們做了什麼事,

都是「對」的事,

這不是自欺欺人,

而是如是的實相。

如果你認識不到這一點,

你就將為此而受苦。

修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心;

只有一個工作對象,那還是心。

若你能把心觀照好,安住好,

那麼一切人和一切事,

你的世界將安然靜好。

自在不在心外,

解脫不是他人帶來,

只在於修好你的心。

修行只有一件事,心,

解脫只有一件事,心。

不要心外求法,

不要心外用功,

時時提起覺照,

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

聲明:五台山文殊道場 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南無阿彌陀佛

五台山文殊道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台山文殊道場 的精彩文章:

對某人一見傾心,這絕非是偶然
又是一年辭舊迎新時

TAG:五台山文殊道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