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道教秘法 子午訣

道教秘法 子午訣

我們很多修行人,打坐修鍊時手會掐訣,他們掐的都是「子午訣」,為什麼叫「子午訣」?因為無名指的指根這個地方叫子,中指尖這個叫午,所以修行人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掐住左手的子位,然後左手拇指掐中指指尖處,然後翻過來放在腿上,這叫「子午訣」,道家真人「手一支」都是這個掐法。

「子午訣」的作用是什麼呢?它的作用是「鎮驚辟邪」。一旦修行人受驚,手就自動的掐緊了,這掐緊就能夠保護我們人的中樞神經,所以這是一個保護裝置。

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制幻」,掐住這個訣幻覺不容易出現。

當今許多人學習道教靜坐,但是往往苦於念頭難除,及無法得氣,其實這與靜坐時的手印要訣,存在極大關係。倘若得法,則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於道教修鍊的手印, 自古以來都在師徒間秘密傳授,因而世人罕知。為了使大家不再疑惑,現在打破框框,將其中要訣,詳細公開於此。

修鍊時雙手結印,道教稱為「掐訣」,又稱「抱訣」或「抱印」。修鍊手印,在道教內部稱為「太極陰陽八卦連環訣」,又稱「太極訣」或「太極印」。

具體做法是:兩手掐訣之時,男子以左手虎口,抱右手四指(女子右手虎口,抱左手四指。因為男子左手為陽,女子右手為陽,故以陽手居外,而陰手居內),而以右手虎口,抱左手大指(女子以左手虎口,抱右手大指)。同時,兩手大指梢,各自接觸另一手心的勞宮穴(在手心正中凹陷處)。

這樣兩手拇指在虎口形成「太極圖」形狀(大指相互在另手的手心,就是太極圖的兩個眼睛,用來接通自身陰陽二氣),其餘四指代表「八卦」,兩手一陰一陽,故此稱為「太極陰陽八卦連環訣」。如是陽手護陰手,陰手抱陽手,即是《道德經》「負陰抱陽」之義。

兩手合在一起,就象接通了電源的正負極,陰陽二氣自然接通。而且陰陽結合之後,馬上就會形成一個封閉的氣場,心情自然平靜下來,兩手迅速感到發熱發脹,奇妙無比。如此心自然靜,念自然停,身自然安,氣自然行,對於靜坐修鍊有不可思議的效果。

不惟如此,即在平常工作和生活之中,如果有片刻清閑,或者在地鐵和乘公共汽車之時,兩手結印,平靜養神,亦常常出現神奇的效果。但是坐車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因為入靜,而坐過了站。

盤腿的方法,一般人認為五心朝天」的坐姿最好,其實這種方法的最大作用,在於穩固不倒,坐三天、五天甚至一個月,都不會倒。但是一般人,如果不是專門修鍊或者閉關,沒有必要強制自己,把兩條腿壓得生疼,來學習這種坐式,不光難以入靜,弄不好容易把韌帶拉傷,反而多走彎路。

盤腿的目的是為了修鍊,而修鍊不是為了盤腿。所以我們提倡自然的方法,兩條腿可以單盤(即一條腿壓在另一條腿上),也可以便盤(即兩腿交叉),盤坐困難者可先在座下墊個枕頭;如果盤腿太痛苦,也可以平坐凳上,小腿垂直於地面,或者交叉亦可。

但是無論如何盤腿,都要注意手和腳是相反的。即男子結印左手在外,而盤腿時右腿在外;女子則相反,結印時右手在外,盤腿時左腿在外。女子丹法,亦有專門的「跨鶴坐」式,亦遵此原則。

道家子午訣

此為道家「安神祖竅」修法的築基。一般採用盤坐式:盤膝穩坐,左腿向外,右腿向內(左為陽,右為陰。左腿舒展略向外,右腿卷屈而向內,此為陽抱陰)。也可採用自然端坐。

左手大指,捏定中指。右手大指,進入左手內。(左手拇指掐本手中指尖為午訣。右手拇指從左手虎口插入,按在左手無名指指根處為子訣,其餘四指合抱在外)。

右手在外,左手於內,為陰抱陽。此名子午八封連環訣。

結印後,放置腹前。大約於肚臍上一寸五分位置,離體約一拳為余為自然。

一切以自然松靜為宜。如果你所學功法要求意守某一特定位置。私下建議:不如不守,似守非守即可。

如果此印實在不好結,採用握固印:兩手拇指分別入掌中,其餘四指握拳而印,分別放置兩大腿彎處(腹股溝側)。卧功修鍊時,放置於體側或肚腹部(肚臍外開各二寸左右即可)。掌心向下會自然些。

道家丹功,古時稱玄功。武當內功,是以性命雙修入手,經過修鍊,達到平陰陽,調氣血,打通大小周天,內丹大成,祛病延年,健身長壽,以終天年的目的。此即古人稱的「得道成仙」。

武當百日築基功,也是練好武當武術的基礎內養功,是十分重要的配合功法。

武當內功共有四步功法,即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練虛合道。這幾層功法一層比一層高妙。

百日築基功是第一步功法,即練精化氣小周天功法。它包括調息、守玄、排濁、洗臉收功四節動作。要領如下。

第一節 入靜調息

面對正南,全身放鬆,排除雜念,高度入靜。自然盤坐,左腿在外,右腿在內。女人右腿在外,左腿在內。上身正直,頭正頸直。雙手捂膝。口齒微閉,舌抵上齶,雙目微閉,意守丹田。丹田即臍下二寸、內三寸處。女人意守中丹田膻中穴,即雙乳連成一線中間內三寸。呼吸輕細自然。靜靜打坐二十分鐘。

第二節 意守玄關

意守玄關,也叫意守祖竅。其位在兩眉之間,丹經上叫「靈台」,亦稱「方寸」。入靜調息二十分鐘之後,雙手掐子午訣(即左手拇指掐本手中指尖為午訣,右手拇指從左手虎口插入,按在左手第四指根紋子訣上,其餘四指合抱在外,成雙手合掐子午訣式),放在小腹前。心存呼吸,意守玄關,呼吸自然。其它要領不變,男女一樣,時間三十分鐘。

第三節 退符排陰

此動作也叫「以意排濁」。當「意守玄關」做完後,兩腿伸直,雙手分開,分別放在左右兩膝上,手心向上。舌尖放下,嘴也張開,雙眼睜開,目視兩足尖。意守雙足湧泉穴,想全身的病氣、濁氣、陰氣、毒氣不斷地從湧泉穴流出。如此不斷地以意排濁,時間十分鐘。

第四節 仙人洗臉

此式為收功動作。散開意念後,兩腿收回盤坐或不收回均可。雙手掌互相搓熱,雙手用手掌在臉上從上往下按摩。頭後至頭頂用十指抓點頭上各穴。即拇指從「風池穴」開始,一直上行至頭頂「百會穴」。前下後上,反覆做三十六次。最少九次,然後收功。時間大約五分鐘。

以上四個動作大約五十至六十分鐘。可先從四十分鐘開始,以後逐步延長練功時間,以不超過兩個小時為好。有時間的人,也可以久做幾個小時,能入大定之功為更高。以上只是基本的要求,具體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

第五節 功法秘訣

功法總訣

上丹端身坐,巍巍不動型。

松靜空定靈,修鍊大丹功。

天橋休搭緊,兩眼莫圓睜。

河圖抱在臍,全身都放鬆。

耳聽無弦琴,鼻息不聞聲。

女子總訣

仰頭起邪火,埋頭陰氣生。

松靜空定靈,修鍊女仙功。

心悟往呼吸,意悟昭靈宮。

若是心意散,應守靈台中。

時刻要勤坐,自然性覺通。

功法特點與要求

一、功法的特點

1

古老正宗,簡單易學。

此為正宗武當打坐功法,古老原本,大道至簡,哲理玄妙。練功之後,奧妙無邊。

2

調息守玄,排濁留清。

練功之中,將身體內的陰氣、濁氣、病氣排出體外,平陰陽,調氣血,通經絡,歸本還原。

3

治病治本,諸病同除。

坐功入靜練得好,可以一靜治百病。練功能補氣還原,對心臟病、肝病、高血壓、肺病、腦血管病,胃腸病、膽病、糠尿病、白血病等多種疾病的防治,都有作用和益處,可以稱之為諸病同除。

4

順其自然,不出偏差。

此功正宗原本,自然為主。練即有,不練即無,不出偏差,學者可以放心。練功後受益無窮,激發潛能得大智慧。

二、練功要求

1

誠信如一,持之以恆。

誠信練功,持之以恆方見功效。常年持功不停,功效更著。

2

動靜結合,陰陽互補。

靜功為陰,動功為陽。打拳練武為陽,百日坐功為陰。一陰一陽謂之道,一動一靜是真功。動靜結合大道成。

3

面對南北,時間適當。

練功方向上,要求面對南與北,莫對東與西。每日一二次,一次40至60分鐘為宜。

4

靜地練功,以防驚嚇。

選靜地練功以無人干擾為好,防止因受驚嚇而出病。初學之人更應選擇清靜之地練功為好。

5

有病停功,愈後再練。

臨時患有感冒等小病時,要停功不練,對症治療後再練功。練功到一定程度,極少患病。

6

心情不快,不可練功。

心情不快時,生氣上火時,不可練功,以防氣走偏。

7

飽飢停功,以防傷氣。

過飽練功,容易傷氣。過飢練功,容易傷力。飯後一小時後方可練功。

8

雷雨霧天,停功不練。

下雨打雷天,易受驚嚇,不可練功。霧天為毒氣,不可練功,而且要飲白酒一二口, 以解毒氣。此法十分重要,「霧天飲白酒,十人九不知。時時要注意,才不傷身體」。

9

出現反應,順其自然。

練功到一定時候,身體產生出一系列的變化反應,有冷、熱、麻、脹、酸、跳、疼、幻、大、小、空、無、輕、重等十四種感覺,均為正常,不可害怕。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練功中出現出汗、腹瀉、流淚、發笑、脫皮、嘔吐、抖動、想哭等,也均屬正常,都是排濁現象。過一段時間後,一切會自然消失。正因為原來身體有病或隱患,練功後才有這些現象。

以上九條注意事項做到了,練功就會順利。最後,還需提醒練功者,需遵守道家的一貫指導思想,即清凈、無為、不爭、退讓、養生、全形、方可神形具備,祛病成功,延年益壽。

歡迎直接留言,與小編交流~

尋道網:道醫之家公眾號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之家 的精彩文章:

經絡不通,強補無用
「四防一護」 告別骨關節炎

TAG:道醫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