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代宗師朱子安和他的盆景藝術

一代宗師朱子安和他的盆景藝術

一代宗師朱子安和他的盆景藝術

當代蘇派盆景有兩大宗師,一位是大作家周瘦鵑,一位是園藝家朱子安。如果說,周瘦鵑對蘇派盆景的貢獻是其秉承「畫意入盆」的蘇州盆景藝術傳統並將其發揮到極至,那麼朱子安的貢獻就是將蘇派盆景藝術回歸到園藝學的範疇。

朱子安作《秦漢遺韻》

當代蘇派盆景有兩大宗師,一位是大作家周瘦鵑,一位是園藝家朱子安。如果說,周瘦鵑對蘇派盆景的貢獻是其秉承「畫意入盆」的蘇州盆景藝術傳統並將其發揮到極至,那麼朱子安的貢獻就是將蘇派盆景藝術回歸到園藝學的範疇。經過朱子安整整九十年的辛勤探索,當代蘇派盆景終於形成了技法上「粗扎細剪,結頂自然」,作品上「瀟洒雋秀,凝若詩畫」,取材上「古雅拙樸,老而彌健」的藝術特點。

粗扎細剪,結頂自然

1902年7月,朱子安出生於江蘇常熟一個園藝世家,祖上在常熟鄉下以種植花木為業,其父朱仲良有一手高超的盆景技藝。迫於生計,朱子安自幼隨父學藝。1907年,年僅5歲的朱子安跟隨父親來到蘇州,在虎丘一花農家做長工。1916年,他只身前往無錫耀明電氣公司做花工,1924年回到蘇州,與父親一起開荒,以栽培花木、製作盆景為業。

常年不間斷的刻苦學習,使朱子安將蘇派盆景的傳統技法「六台三托一頂」掌握得爐火純青。所謂「六台三托一頂」,就是將樹榦蟠成6個彎,在每個彎的部位留一側枝,左、右、背三個方向各3枝,紮成9個圓形枝片,左右對稱的6片即為「六台」,背面的3片即「三托」,然後在樹頂紮成1個大枝片,即「一頂」。這種傳統的蘇派盆景,結構層次分明,參差有趣,擺放時講究兩盆對稱,意為十全十美,很受達官顯貴的喜愛。考慮到市場的需求,有時朱子安還將盆景做成鶴和「壽」字的形狀,陳列於祝壽會上。

朱子安作《臨水爭春》

隨著盆景創作的深入,朱子安漸漸不再滿足於這種近乎工藝化的製作技法,開始大膽進行改革創新。他自創了一套以剪為主,以扎為輔的方法,簡稱「粗扎細剪」法。這種剪扎技藝,可以表現樹木各個部位的自然美姿。如榆樹、雀梅、三角楓等,均採用棕絲,把枝條蟠紮成平而略為垂斜的兩彎半「S」形片子,然後用剪刀將葉片修成橢圓形,中間略隆起呈弧狀,猶如雲朵;而對石榴、黃楊、松柏類等慢生及常綠樹種,則在保持其自然形態的前提下,蟠扎部分枝條,或彎曲,或稀疏,使枝葉分布均勻,高低有致。修剪時以保持形態美觀、自然為原則,只剪除或摘除部分「冒尖」的嫩梢。此外,在蟠扎過程中,也力求順乎自然,避免嬌揉造作,這主要表現在「頂」上——也就是朱子安根據樹木,尤其是喬木,生長到一定年限就自然結頂,不再向上生長,而是向側枝伸展的特性而改革的。結頂的位置,他則主張因樁而異,因勢而變,達到造型構圖簡潔、意境深遠的藝術效果。「結頂自然」,是朱子安獨到的盆景造型之處。自此,他的作品開始呈現出一種自然新穎的面貌。

朱子安代表作《雲蒸霞蔚》

20世紀30年代初,朱子安憑藉其紮實的製作功底和清新的作品風格在滬寧一帶同行中初露鋒芒。那時他每年去上海,殷祥林(中國盆景藝術大師、海派盆景宗師殷子敏之父)、陳金坤等滬上盆景名家都要請他去幫助蟠扎幾盆。

瀟洒雋秀,凝若詩畫

朱子安在盆景藝術上的獨特造詣,既得力於其淵深的家學,又得力於著名作家、蘇派盆景一代宗師周瘦鵑的悉心指點。

20世紀30年代,一次偶然的機會,朱子安隨幾個上海同行到申報館拜訪周瘦鵑,雖是短暫的初次見面,卻使他對這位以「畫意入盆」,使作品充滿詩情畫意的大作家產生了由衷的敬仰之情,而此後周瘦鵑在看過朱子安的盆景作品後,認為朱功底紮實,不落俗套,從而另眼相看。周瘦鵑回蘇州定居後,朱子安便成了周瘦鵑「紫蘭小築」的常客,他們一齊研摩盆藝,探討樹樁的栽培、蟠扎、造型、管理,賦予盆景藝術細胞。與大師多年的交往,使朱子安受益匪淺,他從曾經的「手藝匠人」,轉而具備了藝術家的靈感和手法,功力更見不凡。

朱子安

之後,朱子安開始有意識地運用明代吳門畫派的畫理創作盆景,注重作品的形態和意境,因而其作逐漸形成「瀟洒雋秀,凝若詩畫」的風格。其地柏作品《衡山畫意》,於淺盆中配置英石一塊,古柏蟠曲其上,技法雋秀,姿態閑適優雅,與吳門畫派風格相近,儼然一幅古畫;圓柏作品《巍然侶四皓》,四棵古柏合栽於一淺盆之中,盤根錯節,皮骨透露,樹石相間,枝翠葉茂,飛動之勢和平穩靜息糅為一體,有西漢隱居太湖商山四皓之喻。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圓柏《秦漢遺韻》,樹齡約500年,主幹已成枯木狀,但卻披綠掛翠,生機盎然,造型自然古樸,顯得風姿迷人,瀟洒飄逸。蘇州著名書法家費新我根據「秦松漢柏」之說,為其題名「秦漢遺韻」。在1982年江蘇省盆景藝術展覽上,該盆景後面補以空白畫軸,成為名副其實的立體畫,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

1956年,黨和政府在修復了一批歷史名園後,當即著手恢復與園林密切相關的盆景藝術事業。時任蘇州市人民政府園林管理處顧問的周瘦鵑竭力推薦朱子安,說「發展蘇州盆景非朱子安莫屬」。已答應無錫一家單位聘請的朱子安經周瘦鵑勸留,帶上家中的幾十盆盆景前往拙政園,正式致力於蘇州盆景的繼承和發展。

古雅拙樸,老而彌健

1956年至1972年,朱子安先後辛勤耕耘於拙政園、慕園與留園,為各大名園創建盆景園並培育盆景。l966年底,一股烏雲籠罩著中華大地,盆景被指責為「封資修黑貨」、「玩物喪志」,剛剛創建的盆景園皆被迫關閉,朱子安亦因受周瘦鵑牽連,時常被批鬥。即使自身處境如此惡劣,朱子安仍冒著政治及人身危險,與長子朱錦源、三子朱永源堅持每天為幾千盆盆景澆水,時間長達60多天,從而使《巍然侶四皓》等一大批藝術珍品免遭厄運。

1972年,年屆古稀的朱子安終於迎來了他盆景藝術事業上的春天。一日,市園林管理處的領導特意去留園盆景園找到朱子安,要他搞一次盆景大生產,振興蘇州盆景。朱子安當即確立了恢復甦州盆景「挖野樁與收集半成品相結合」的發展方針。

實踐使朱子安深知從小樹苗開始培育的盆景,經蟠扎、定型、修剪,一般要六、七年,多至十幾年,甚至數十年,才能用於觀賞、展出,培育時間太長,成型速度太慢。他從幼時隨父上山挖野樁的經歷中得到啟發:山野的樹樁,不僅形態各異,且長勢良好,萌發力強,經一、二年培養,只需略施整形修剪,即可成景。同樣的道理,收購半成品也能大大縮短培育時間。於是,朱子安和徒弟們一次次出現在蘇州西部的光福、東山、天平等一帶山裡,奔走於吳縣林場、新民苗圃、常熟虞山林場、上海良種場、寧波三十六灣以及南通、如皋等地,一批批的野樁被運回留園,一盆盆的半成品被收購。搜集到素材後,朱子安逐一精心構思,精心創作,把一個個來源於自然的樹樁製作成一件件盆景藝術品。這些用「古雅拙樸,老而彌健」的古樁創作的盆景,配以古盆和幾座,頓時古趣橫生。這批經過朱子安之手的作品在歷屆江蘇省、全國盆景評比展覽中屢獲大獎,如圓柏盆景《秦漢遺韻》、榔榆盆景《龍湫》、大阪松盆景《雲蒸霞蔚》、紫薇盆景《花攢錦簇》等,享譽國內外。

晚年的朱子安一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著振興蘇州盆景的夙願。1978年,他受聘市園林管理處技術顧問,指導市內各大盆景園;1982年,他精心挑選參加江蘇省盆景藝術展覽的作品,坐鎮南京一個多月,確保了蘇州盆景在省內的絕對優勢;同年9月,為新建盆景園「萬景山莊」而不辭辛勞;1985年和1989年,他挑選作品參加第一屆和第二屆全國盆景評比展覽……

為表彰朱子安對繼承和發展蘇州盆景、中國盆景所作出的重大貢獻,1989年,國家建設部城建司、中國園林學會、中國花卉盆景協會(現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等單位聯合授予其「中國盆景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1996年12月30日,朱子安這位在中國盆景界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師與世長辭,享年95歲。

斯人雖逝,風範長存。時至今日,人們仍能在拙政園、留園、萬景山莊等地觀瞻大師遺作,學習其精湛的製作技藝,感受其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的藝術氣息。大師銳意進取、大膽革新的精神,仍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盆景人,為發展與繁榮中國盆景藝術譜寫新的篇章。

(圖文源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聯繫小編的微信以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盆景微雜誌 的精彩文章:

盆景盆面的綜合藝術處理
晉江盆景協會公展=參觀人流量10萬+

TAG:盆景微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