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有關荔枝保鮮的趣味細節:宮廷進貢靠飛騎,民間只用一毛竹

有關荔枝保鮮的趣味細節:宮廷進貢靠飛騎,民間只用一毛竹

說到荔枝,留在人們印象深處的,大概是和楊貴妃有關的故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為了讓貴妃吃得一口新鮮甜美的荔枝,多少人勞心勞力,快馬加鞭地把荔枝從遠方運到了宮中。

即便是這樣,為了保證荔枝的新鮮度,唐玄宗也只能下令從四川涪陵進貢荔枝。儘管嶺南的荔枝比四川荔枝更為味美,但地理距離多出一倍,不能保證運到還是新鮮荔枝。就算有錢任性,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也還是無奈啊。

想吃荔枝而興師動眾的,楊貴妃不是第一個。漢武帝登基的第一年,南越王趙佗獻上荔枝作為貢品,漢武帝吃後龍顏大悅,以葡萄和彩錦答謝了趙佗。也許是因為《列仙傳》中「有食其華實為荔枝仙人」的影響,沉迷求仙的漢武帝決心每年都能吃到荔枝。於是,他開始在長安城試種起荔枝來。

然而,荔枝是一種畏寒的植物,在南方,冬天尚且要小心避寒,對北方冬天的溫度更無法忍受了。縱使漢武帝鍥而不捨,也無一株荔枝成活。後來,好不容易有一株荔枝活了,但這株荔枝既不能開花,也不能結果,過了不久,居然還是死了。漢武帝大怒之下殺掉了負責種荔枝的幾十個守吏,又勞民傷財地從嶺南運荔枝吃。

為了吃到荔枝,皇宮真是絞盡了腦汁。殊不知,民間自有一套保存荔枝的方法。荔枝成熟時,取下來,裝在半截毛竹裡面,再以黃泥封口,其保鮮期限可在半年以上。到了冬天,仍能剖開毛竹,吃到新鮮荔枝。古代統治者沒學到這一妙招,不知道是不是和百姓們脫節的緣故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下的天空 的精彩文章:

古人有多喜歡蓮花?看看這些文物就知道了
古代貓奴的高級「吸貓」術:吟詩作畫,盡顯高雅情調

TAG:歷史下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