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作為一家流淌著年輕人熱血的准上市公司,大B站究竟有多不同?

作為一家流淌著年輕人熱血的准上市公司,大B站究竟有多不同?

一家流淌著年輕人熱血的中國公司要在美國上市了。

美國時間2018年3月2日,嗶哩嗶哩彈幕網(B站)向美國證監會提交IPO申請,擬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BILI」,計劃融資4億美元。這可能是中國互聯網公司「最熱血」的一次IPO了,畢竟 「90後第一股」的稱謂除了B站,簡直沒法送給其它任何人。

在更「成熟世故」的商業界看來,B站的上市申請與前兩天提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另一家中國公司——愛奇藝,本質上沒什麼區別。都是在線視頻網站,都在虧錢。不過對B站來說,與愛奇藝相提並論可能真是個「白馬非馬」的故事。

它背後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看待B站商業價值的異質性。B站被打上的兩個標籤是:「中國Z世代」和社區。而實質上,B站的模型應該是社區和內容分發,而通常意義上「視頻網站」的歸類,對B站是一種典型的商業誤讀 。

「Z世代的基本盤

有必要科普一下:「Z世代」概念原產地在美國,顧名思義,在「Y世代」後更新的一代,更放飛自我、張揚個性,想怎麼著就怎麼著的一代。

而B站在招股說明書中使用了「Z世代」的概念,也顯然是希望美國資本市場對充滿異質性的B站,能看得更懂,有更多了解。

具體到中國的「Z世代」,B站招股書里引用的釋義是:Z世代(中國1990-2000後)是獨特的一代人。受益於經濟的快速發展,物質條件和受教育程度普遍良好,同時是出生於互聯網大潮中的「網路原住民」,有著強烈的在線娛樂消費需求和付費意識。預計到2020年,中國在線娛樂市場62%的消費都將由90後和00後貢獻。這一力量也將深刻影響世界娛樂市場版圖。

目前,B站87.1%的用戶出生於1990-2009年。而B站也正誕生於2009年。

眾所周知,B站的基盤是ACG核心文化。從2009年開始,B站逐步確立了自身在「泛二次元」領域的中心地位,在吸引了大量Z世代人群之後,又把內容擴展到了更多以年輕、新銳、強調知識與道德的嚴肅性(這與內容的趣味性、互動性並不矛盾)為標籤的內容象限中,以至於成為這一龐大人群的本能觀看和分享內容的首選。

這是B站「異質性」的文化和用戶前提,也是它的「基本盤」問題。

不燒版權錢

B站的招股書上要劃的第二個重點是內容結構。

在提交招股書之前,B站已經對版權內容進行整治,下架了大量資源。其中包括大量來自美國、英國、日本等海外的版權內容。還有大量的國產影視資源內容也被B站進行下架處理。

PingWest品玩發現,還有大量用戶在微博上反應,從其他平台截取的影視劇、綜藝片段因版權問題無法上傳。

但這正是B站要做的,並不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和愛奇藝不同,除了靠內容吸引用戶之外,B站更重要的是社區。

B站聲稱平台上的視頻內容主要是具有準專業策劃製作水準的用戶自製視頻內容,並且用了「PUGV」(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Video,具有高度專業水準的用戶生產的視頻——品玩翻譯)這個之前不太常見的概念來描述。B站並不依賴傳統的影視綜藝版權節目,而內容來源主要是自有社區原生的高質量內容創作。

這些自製內容和高粘度的用戶共同形成了B站獨特的文化。比如,B站的鬼畜視頻,可以讓唐國強等名人以全新的方式在互聯網走紅,並且反哺了其它平台上的綜藝視頻節目——唐國強後來上了騰訊視頻與笑果文化出品的綜藝節目《吐槽大會》,很大程度上借重的就是他在B站上「被鬼畜」後的新符號形象。

原創作者被用戶昵稱為「UP主」,B站把由UP主創作的高質量視頻(PUGV)當做內容的重中之重。招股書顯示,由UP主創作的高質量視頻占平台整體視頻播放量的85.5%。2017年活躍UP主的數量比2016年增長104%。

2018年年1月,B站還推出了針對原創UP主的「bilibili創作激勵計劃」,讓加入計劃並持續投稿的UP主們能夠通過視頻製作獲得收入:只要擁有1000粉絲或10萬累計播放量就可以加入計劃。加入後,投遞的單個原創自製稿件達到1000播放量時,即可開始獲得激勵收益,並在次月通過貝殼系統結算。

簡直可以腦補B站CEO陳睿的得意臉:我們跟那些視頻網站妖艷賤貨們不一樣。

這是B站「異質性」的內容前提。

比今日頭條的用戶還忠誠

B站招股書上要劃的第三個重點是用戶數據和使用時長。

招股書中公開的數據顯示:B站用戶日均時長76.3分鐘。比今日頭條此前公布的用戶日均74分鐘的使用時長還要長。

而且值得指出的是,這76.3分鐘既是社區氛圍沉浸的時間,也是持續不斷互動的時間。

B站有其它平台難以複製「彈幕文化」,內容消費的過程,就是用戶之間互動過程,這種特殊的沉浸式體驗,加上社區准入的門檻,保障了B站社區氛圍的統一和整體語言符號體系的通用性。

B站的用戶歸屬感就是這麼來的。所以無怪乎在B站上和各種社交網路上,都能經常看到B站用戶自發地刷「我愛這破站」、「嗶哩嗶哩乾杯」之類的內容。可以說,B站和小米,是唯二真正有粉絲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網易雲音樂候補中)。

招股書中透露:2017年底,共有3160萬用戶通過了B站獨創的「一百題社區」轉正考試,成為「正式會員」,B站正式會員的第12個月的留存率超過79%。根據2017年6月和10月的QuestMobile報告,B站在中國24歲以下用戶最喜愛的APP中排名第一。

這是B站「異質性」的產品前提。

B站有多不一樣?

通過文化、內容和產品上的異質性,幾乎可以明確一個基本的邏輯:拿愛奇藝和B站作為上市的互相參照對象,就好比是鯨魚比鯊魚,華為比小米 。

都在水裡生存,鯨魚和鯊魚一個是哺乳類動物,一個是魚類動物。都製造手機也賣手機,小米和華為一個是互聯網公司,一個是硬體公司,商業模式天差地別。

同理,都是視頻平台,但愛奇藝仍是一個影視和綜藝為主要內容的、單向輸出內容視頻網站,而B站是有豐富「PUGV」視頻內容的社區。這一點,看看B站的彈幕量,再看看兩家網站視頻內容下方的評論數就有數了。

用招股書披露的信息說話:B站憑向用戶提供適合他們的內容消費,進行了一系列謹慎的商業化探索,例如遊戲、直播、會員和廣告,而且增長很快,2017年總收入24.68億元,連續兩年同比增長超過300%。

跟所有視頻網站不一樣的是,提供了83.4%收入的不是廣告,而是遊戲業務。

而且,B站遊戲很少依賴外部流量,90%遊戲用戶來自B站自身的社區。這靠的就是它在文化、用戶、內容和社區上的「異質性」。由於社區氛圍、話語體系的統一和ACG文化核心的基盤,B站擁有了一系列「強IP」,從動畫到UGC內容,再到遊戲的全方位運營能力。去年B站獨家代理髮行的二次元手游《Fate/Grand Orfer》(《FGO》),一度超過了《王者榮耀》,在蘋果中國區應用商店排名第一。而這樣的ACG話題大作,也只有B站能夠拿在手上吃透。

靠社區、內容分發和運營賺錢,而不是廣告直接變現,B站商業模式的本質不是「視頻網站式」的,而是「騰訊式」的。

而且,這種增長能力是可持續、可拓展和可加速的。只要B站不失智,也不失控,並不會出現什麼太大的風險。

對比一下愛奇藝的招股書:愛奇藝近一半的營收來自廣告。《華爾街日報》等歐美主流財經媒體已經質疑過這個問題:儘管愛奇藝想到要增加付費會員,但愛奇藝同時花費了大量資金用於自製內容拉升新會員,這導致2017年虧損了6.08億美元,比前一年虧損增加42%。

相比愛奇藝,B站的收入規模沒那麼大,2017年的收入為24.68億元人民幣,但虧損額只有1.01億元人民幣,作為一家不太燒錢運營內容和會員的「視頻網站」,已經非常接近盈虧平衡了。

看多了愛奇藝、優酷和騰訊視頻們以及它們背後Netflix式的故事,是時候看看「視頻網站」這個領域的新故事了。它的背後是新的一代人,以及一種新的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ingwest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樂視網:提前終止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
阿里 AILab 發布智聯網開放連接協議,智能設備可自動組網

TAG:pingwest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