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法為什麼會變成垃圾一樣?

書法為什麼會變成垃圾一樣?

摘要 : 垃圾泛濫成災是一個世界性問題,因為涉及面最廣,每家每戶甚至每個人都會產生垃圾。「書法」和「垃圾」這兩個根本扯不上邊的名詞在今天竟然連在了一起。但書壇中人對「書法為什麼成了垃圾」這樣的問題非常敏感。當初「廢紙論」一出,天怒人怨,甚至義憤填膺,好端端的書法怎麼在一些人眼中就成了垃圾?各位看官稍安毋躁,切勿動怒…

薛元明

手扣齊用的書法

垃圾泛濫成災是一個世界性問題,因為涉及面最廣,每家每戶甚至每個人都會產生垃圾。「書法」和「垃圾」這兩個根本扯不上邊的名詞在今天竟然連在了一起。但書壇中人對「書法為什麼成了垃圾」這樣的問題非常敏感。當初「廢紙論」一出,天怒人怨,甚至義憤填膺,好端端的書法怎麼在一些人眼中就成了垃圾?各位看官稍安毋躁,切勿動怒。人一旦有怒氣,看待問題即非最初之想法,難免偏頗。實際上,人類生存的過程就是製造垃圾的過程。人只要持續生存下去,就會不停地產生垃圾。人需要吃喝拉撒睡,呼出的氣體立即成為廢氣,出汗變成廢水,有垃圾屬正常情況。在現實中,垃圾太容易產生了,一件禮品的精美包裝,拆封之後轉眼就變成垃圾。精美、潔白、柔軟的宣紙,會因很多敗筆而成為垃圾。產生經典和產生垃圾過程相同,差別在於最終結果。只是平常多半只關注經典,無視垃圾而已。所謂的「廢紙三千」不就是許多垃圾嗎?

「皇阿瑪」張鐵林也酷愛書法創作

現今不僅有可視垃圾,還有許多是看不見的垃圾,如信息垃圾、視覺垃圾、文化垃圾,更令人擔憂。就書法創作而言,偏激一點可以說,現在不是一個推經典、推大家的時代,而是一個廣泛製造垃圾的時代。垃圾也有輕重之分,好比水泥和粉塵,有的風一吹就散了,而有的重垃圾像拆遷物,很難清理。書壇一些所謂的大家或名家更有製作垃圾的高超本領,他們的作品不乏「重垃圾」。對普通人可以說出真話,而對於這些人,因為資歷和位置的關係,就像口香糖粘在地面上,很難清除。筆者以為,書法家眼界要高,依靠經典作品來養眼,不好的東西不要看,別把眼睛看壞了、弄髒了,差東西看多了,會越來越低俗。對書人而言,一旦在垃圾中習慣了,習以為常則很可怕,最後經典與垃圾不分,甚至把垃圾當做經典。

宋摹本《蘭亭集序》

書法變成了垃圾,言下之意即專指一些污人耳目的作品。為什麼書法會變成垃圾?在我心裡,曾不止一次地問,千萬次地問。有朋友對我說,別人製造垃圾並沒礙你的事,自掃門前雪,只要自己少出垃圾就行了,言之有理。垃圾積少成多,如果每個人都認真對待,剋制自己,少製造垃圾,整體上要少很多,那便不成為一個現在需要討論的問題了。書法錘鍊中,製造垃圾純屬個人之事,其實不拿出來展示並不是垃圾。所謂的「廢紙三千」如果放在書房裡並不算,非得拿出來「獻醜」顯擺,便成了垃圾無疑。在製造垃圾方面,應酬和造假首當其衝。應酬降低藝術標準,其實是自己造自己的假。

巨書圍觀者眾

在今天這個商業社會裡,藝術一方面走向世俗化,去除了神秘感和崇高感;另一方面,社會各行業進軍書法圈,蜂擁而至,應該是好事情,但好事也會變成壞事,進軍書法圈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淘金,也製造了很多垃圾。如今「書法家」三個字前的定語變幻莫測,過去可以說是「文人書法家」,現在沒有文人,只能說是「非文人」——凡不是文人的都可以是書法家。垃圾如果成為某個名詞的前綴,像垃圾股票、垃圾展覽、垃圾作品、垃圾網站等,性質就發生改變了。書法不但可以與經典、文化掛鉤,也可以賦予垃圾之名。現實中,熟悉的經典慢慢遠去,逃脫不出垃圾的包圍,一不留神就能看到一批垃圾作品。書法家如今變成書法表演家,把文化變成垃圾,還要讓書法來承擔惡名。我想,無論何時何人,其實都不願將自己的作品和垃圾聯繫在一起。激烈地反對「廢紙論」,說明私下裡大家心知肚明,害怕自己沾上邊,影響了市場前景和個人聲譽。好作品不是每時每刻都會出現,註定有一部分成為「廢紙三千」,所以也不必驚慌。單純的垃圾作品成為廢宣紙之後,終歸會化為紙漿,不過精神污染很難去除。最痛苦的不是面對垃圾作品,而是知道確屬垃圾作品還要做垃圾評論,把垃圾鼓吹為經典,大唱讚歌、混淆視聽、指鹿為馬的做法。現在書壇中垃圾作品多的根本原因在於,不是書法變成垃圾,而是把垃圾吹成了書法。

藝術市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逸書院 的精彩文章:

陳獨秀的書法十分了得,不愧是晚清秀才
溥儒小楷《金剛經》,工楷端正,一絲不苟!

TAG:雲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