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滇藏兩萬里行——山南線

滇藏兩萬里行——山南線

山南是藏民族的發祥地,藏文化的搖籃,西藏歷史上的眾多第一都來自山南,山南也是西藏七個地級行政區之一。以前西藏的地級行政區以地區為主,大家也習慣稱為山南地區、那曲地區等等,其實至2017年7月那曲地區改為那曲市之後,現在的西藏已經是6個地級市和1個地區,拉薩市、日喀則市、昌都市、林芝市、山南市、那曲市和阿里地區,山南面積僅比拉薩大,知名度也不上日喀則、林芝等,但論歷史文化,山南可是西藏的NO.1。

傳說中藏族的起源是神猴同羅剎女結合誕生出藏民,而這個故事的發生地就在山南,除了虛無縹緲的神話傳說,山南還有西藏歷史上第一座宮殿、第一位贊普、第一座三寶俱全的寺廟、第一部經書、第一塊農田、第一個村莊……總之,山南幾乎囊括了西藏古代歷史上所有的「第一」。山南的人文景點多,桑耶寺、雍布拉康、藏王墓、昌珠寺、敏珠林寺、扎塘寺、拉加里王宮……除了歷史文化,山南還有壯麗的自然山水,羊卓雍錯、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雅礱河、拉姆拉錯、普莫雍錯……所以說山南實在是一個值得一去的地方。

到達林芝後,傳統的前往拉薩的路線是走G318或者新修好的拉林高等級公路,而山南線則是走南面沿著雅魯藏布江的S306和S101,途徑米林縣、朗縣、加查縣、曲松縣、桑日縣、山南市、扎囊縣、貢嘎縣等,距離多了100公里左右,時間花費也更多,所以走的人不多,但卻能夠體驗不同的行程,欣賞更多的風景,當然,山南的風光絕對不止沿公路這一些,我們匆匆而過,也只能算是走馬觀花。

林芝市的清晨,我們結束了一天的G318之旅,轉往S306。

出林芝不遠便遇到一處國家濕地公園,西藏雅尼國家濕地公園。

這個叫做則拉宗的棚洞旁邊有停車位,上方則是一個很不錯的觀景台。

站在棚洞上可以看到林芝市至米林機場的專用公路跨越尼洋河。

還可以看到尼洋河在此匯入雅魯藏布江。

前行不久,便經過今天的第一座縣城米林縣,米林縣屬於林芝市,也是林芝機場的所在地。

藏香豬可不是整個西藏都有,在林芝和拉薩一帶是最常見的,山南也還有一些,其他地區並不是都能見到。

山南線基本上都沿著雅魯藏布江,與狹窄而湍急的怒江不同,雅魯藏布江是寬闊而平緩的。

路上的山坡上突然出現一片沙丘,旁邊都是植被茂盛,中間卻有這麼一塊沙丘,大自然的禿頂吧。

雅魯藏布江邊的一個小景點,其實就是江邊的一堆巨石,然後還有觀景台。

公路邊一棵黃得耀眼的樹。

江對面的是拉林鐵路施工現場,這條鐵路大概在2020年左右竣工,一路看來,拉林鐵路的橋隧估計佔到了全線的70%以上,中國被稱為「基建狂魔」可真不是吹的。

過了米林縣,便是朗縣的地界,這是一個很低調的縣城,低調的原因是它確實也沒什麼好高調的。

朗縣沒什麼知名的東西,也沒多少人聽說過朗縣,但朗縣地處西藏東環線核心點,是林芝工布文化和山南雅礱文化的交融點。

列山景區是S306公路邊的一處吐蕃時期的墓葬群,不同形制的墓葬數量有210座以上,可見千年前這裡也是有過輝煌的。

這是一座外觀還算完整的墓葬,方形夯土,頂上有土堆,不過由於盜墓和自然等因素,很多墓葬頂部已經變平甚至凹陷下去了。

大家都知道吐蕃是與唐朝並存的朝代,所以飽經滄桑的墓葬至今都已經超過一千年了。

列山墓地其實不太好找,從路口進來還要開車好幾公里,然後還要開車上山。

列山墓地距離朗縣縣城48公里,距離米林縣城114公里,算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

雅魯藏布江邊的朗縣縣城,西藏的縣城對於遊客來說,主要有三個功能,一是吃飯二是住宿三是加油,至於其他的需求,例如買某個東西,或者修個車什麼的,那就得看運氣了。

朗縣縣城主要就是一條街,這裡沒什麼出名的東西,特產也就是核桃,街上可見勃勃朗冰川酒店招牌,這個冰川是朗縣的主要景觀之一,雖然我從未聽說過。

好在在西藏無論多麼偏僻的縣城都能找到四川人開的餐館,所以早上和中午,我們基本上都是一碗川味粉面慰藉腸胃。

離開朗縣縣城繼續沿著S306西行,不久便到了一個叫做沖康的地方,這便是十三世達賴出生地沖康莊園。

沖康莊園前面是一片千年核桃林,至於有沒有千年我不敢確定,但那幾棵核桃樹很是粗壯蒼勁。

千年核桃林前有賣核桃、蘋果等土特產的,千年核桃也沒什麼特別的味道,不過蘋果還不錯。

千年核桃林對面就是十三世達賴土登嘉措出生地,其故居文革期間已經被毀,現存都是重建的,門口有售票處,門票好像50元,不過我們進去時也沒人問,其實裡面也就是空蕩蕩的房子。

過了朗縣後過加查縣,假如按照導航去山南的話,你會沿著S306經過曲松縣,這一段耗時非常久,因為要翻越一座布丹拉山,翻山都要3、4個小時,其實現在已經有了新路,就是沿著雅魯藏布江邊繼續前行,可以節省一半以上的時間。

雅魯藏布江邊這條路在百度地圖上沒有導航,但到了當地問問人都知道,路況不錯,關鍵是省去了九曲十八彎的翻山過程。

本來我們計劃只能到達曲松縣住宿的,這樣一來,天黑之前趕到山南市一點問題都沒有了。

拉林鐵路在雅魯藏布江中的橋墩,不得不說,西藏這些年迎來了基礎建設的高速發展期。

晚上到了西藏大城市之一的山南市,美美地吃了一份藏香豬,這下石鍋雞和藏香豬都吃了,西藏兩大名菜落肚,便不虛此行了。

蘸著辣椒粉末的藏香豬,因為這是四川人開的飯店,也許吃法有點四川化,不知道西藏人吃藏香豬會不會蘸辣椒粉。

第二天一大早驅車前往瓊結縣,牌坊上寫著吐蕃故都、達娃卓瑪家鄉,達娃卓瑪是誰?我真不知道,百度出來是位歌1986年出生的歌手,可是是四川綿陽人啊。

不管這麼多,先去我們的目的地藏王墓,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足可見文物分量之重。

爬上藏王墓的土包上,其實上面也沒有什麼,僅有一座小廟和數個土包。

煨桑爐中冒著青煙,清晨的陽光剛剛灑在藏王墓上。

順著階梯下來後再爬上對面小山包,給藏王墓來了一個全景,藏王墓是吐蕃墓群,原有墓葬21座,現存16座,確定墓主人的9座,分別是松贊干布、芒松芒贊、赤德松贊、赤松德贊、赤祖德贊、赤德祖贊、朗達瑪贊、赤都松芒波結贊、牟尼贊普墓。

藏王墓離瓊結縣城不遠,遠處山上有城堡的地方就是吐蕃故都瓊結縣城。

瓊結縣相對比較大,吐蕃故都後方是一條步行街和廣場,很有些文化氣息。

步行街旁還有一座赤松德贊記功碑亭,查了一下,赤松德贊是吐蕃鼎盛時期的贊普,贊普簡單點說就是吐蕃時期的皇帝,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桑耶寺就是他那時修建的。

記功碑足有四米高,碑上的文字已經看不太清了,只見「毛主席萬歲」幾個大字可辨。

瓊結縣與其他藏區縣城最大的區別就是文化氣息濃厚,這是五世達賴故居,當然這些故居都是後來重建的。

而這幢小房子就是達娃卓瑪故居,為什麼縣城牌坊上不寫五世達賴家鄉而寫達娃卓瑪家鄉呢,看來這個達娃卓瑪的名氣在瓊結縣比五世達賴還大。

原來達娃卓瑪不僅是五世達賴的鄰居,還是絕代佳人,還被著名的倉央嘉措歌頌過。看她這故事,有點類似咱漢人的孟姜女,不過結局比孟姜女好,孟姜女把長城哭倒後跳海自殺了,達娃卓瑪唱歌給瓊結老鄉們帶來了實打實的福利。

瓊結縣可看的東西還很多,離開瓊結後前往西藏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途徑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山南的「西藏第一」果然是隨處可見。

途徑格魯派寺院昌珠寺,山南的國保級寺廟建築也是不少,建昌珠寺建於松贊干布時期,據說文成公主曾在該寺駐足修行。

西藏的知名寺廟大多都收門票,如果不是對藏傳佛教特別感興趣,或者時間十分充裕,挑選代表性的幾座看看即可,寺廟建築畢竟都是大同小異。

雍布拉康位於西藏山南市澤當鎮11公里的扎西次日山上,是西藏歷史上第一座宮殿,據史書記載始建於公元前二世紀,當然現存建築不可能建於公元前二世紀。

雍布拉康我倒是很想上去看看,可惜正在維修不開放,再看看這長長的階梯,在海拔3600米的地方爬上去,還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過了山南市之後,就不是S306了,而是沿著S101西行,路遇雅魯藏布江觀景點,據說此處是雅魯藏布江最寬的地方。

觀景點有很大的停車場,一座四角攢尖的涼亭可以遠眺雅魯藏布江。

通往涼亭的通道是藏式風格的紅白兩色。

雅魯藏布江在此猶如廣闊的湖面,平靜而寬闊,著名的桑耶寺就在江的對面。

經過扎囊特大橋,便可以前往桑耶寺。

此處的雅魯藏布江江中有山丘,沙丘上植被茂盛。

前往桑耶寺的松卡村附近路邊有五座建於吐蕃時期的小石塔,被稱為松卡石塔。

可以停車駐足觀看一下,畢竟也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古物。

位於扎囊縣桑耶鎮境內的桑耶寺始建於公元8世紀吐蕃王朝時期,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

桑耶寺是免費的,但進入主殿烏孜大殿門票40元。

烏孜大殿的金頂,兼具藏族、漢族、印度三種風格。

桑耶寺的火警宣傳浮雕,這是我見過最生動最有民族風的宣傳雕刻。

桑耶寺的佛塔很多,與一般的白塔不同,顏色比較豐富,例如這座黑色佛塔,我就從未見過。

而這座綠色佛塔,我也是第一次見。其實桑耶寺有白、紅、黑、綠四塔,分別在烏孜大殿四角成直線的地方,塔與殿角相距數十米。

寺廟院牆上立滿了小白塔,一圈下來,足有數千個。

桑耶寺自古至今都是藏區的著名寺院,也是眾多僧眾嚮往修行之地。

與桑耶寺相比,扎囊縣城裡的扎塘寺名氣就小了很多,不過也是一座國保級寺廟。

扎塘寺雖然不大,但也有近千年的歷史,是西藏現存較早的寺廟建築之一。

過了扎囊縣便經過貢嘎縣,貢嘎縣是拉薩機場所在地,然後就轉到S307開始翻山前往羊卓雍錯,西藏很多險要的地方都會放置假警車,也是一大特色。

第二次來到羊卓雍錯,湖光山色完全沒有變,羊湖依然是如此平靜如此美麗。

羊湖是有個觀景台收費的,但如果是自駕車的話,沿著公路下來有很多免費的觀景點,完全可以不用買門票。

三大聖湖裡最上鏡的還是羊卓雍錯,主要是羊湖可以居高臨下看,而且相對狹長,顯得更加秀美。

從林芝的米林縣到山南的浪卡子縣,兩天時間沿著雅魯藏布江公路穿越了山南,雖然山南以南的大片地方由於交通和時間原因還沒有涉足,但已經走馬觀花瀏覽了山南地區主要的歷史文化和部分的自然風光。山南最大的特點就是擁有西藏各種類型的景觀,雪山、湖泊、峽谷、冰川……還擁有除拉薩外西藏其他地區難以比擬的歷史文化景觀,不過也許是交通的原因,山南的很多景觀都還是藏在深閨人未知,遊客極少。一般人首選的進藏路線都是G318,如果有機會多次入藏,或者G318往返時,不妨走一趟山南線,看看不同的風景,尋尋藏區的歷史根源。

本文來自"木子弓長的驢遊記「公眾號,經作者同意轉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徒驛站 的精彩文章:

TAG:漫徒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