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毒中藥知多少?

有毒中藥知多少?

在許多人的固有認知里中藥雖然效果沒有西藥立竿見影,但絕對安全。這顯然是對中藥以及中醫的巨大誤解。中藥的有毒無毒很難界定,這與中藥的品種,用法用量,臨床配伍甚至產地都有很大的關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一種中藥,不同產地可能藥性就天差地別。並且中藥還存在同名異物,同物異名的現象。所以,沒有正規的醫囑指導及可靠的中藥來源,想要用對、用好中藥是十分困難的,甚至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目前中藥品種已達12800多種,見中毒報告的大約100餘種。其中植物葯90餘種,如關木通、蒼耳子、苦楝根皮,昆明山海棠、狼毒、萱草、附子、烏頭、夾竹桃、雪上一支蒿、福壽草、檳榔、烏桕、巴豆、半夏、牽牛子、山豆根、艾葉、白附子、瓜蒂、馬錢子、黃葯子、杏仁、桃仁、枇杷仁、曼陀羅花和苗、莨菪等;動物葯及礦物葯各十種,如斑蝥、蟾蜍、魚膽、芫青、蜂蛹及砒霜、升葯、膽礬、鉛丹、密陀僧、皂礬、雄黃、降葯等。當然,並非只有藥典規定的有毒中藥會導致中毒,一些「無毒」的中藥也會導致中毒事件的發生。日本的小柴胡湯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臨床上引起中藥中毒的原因主要有:劑量過大;誤服偽品;炮製不當;製劑服法不當;配伍不當;此外葯不對症、自行服藥、乳母服藥以及個體差異也是引起中毒的原因。這裡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常見的有毒中藥以及基本的中藥配伍禁忌。

1

常見的有毒中藥

1、巴豆

味辛、性熱,有大毒。是一種熱性瀉藥,還有著很強的殺蟲抗菌功效。生巴豆的致死中毒量為20-40粒,巴豆油的中毒致死量為20滴(1毫升)。

中毒癥狀:一般表現為口腔、咽喉出現異常的灼熱、刺痛、流涎、上吐下瀉等癥狀。嚴重可以導致昏迷、黃疸以及腎臟的損害。

2、烏頭

味辛、苦,性熱,入心、肝、腎、脾經。是植物烏頭之主根,有大毒。根據不同的種類,中毒劑量也不一。川烏為3-30克,草烏為3-4.5克,而烏頭鹼只需0.2毫克即可中毒。

中毒癥狀:一般可表現為口舌部、肢端以及全身發麻等神經中樞的表現,並且出現噁心嘔吐、胸悶、呼吸困難、體溫下降、肢體運動出現障礙等等。

3、馬錢子

味苦,性溫,歸肝、脾經,有大毒,是馬錢科植物馬錢的乾燥成熟種子。成人只需5-10毫克即可發生中毒,而30毫克的量可導致死亡。

中毒癥狀:一般表現為胸悶頭暈、呼吸困難、吞咽困難、噁心嘔吐、全身發癢、疼痛、灼熱等癥狀,嚴重者可因呼吸麻痹、休克等導致死亡。

4、關木通

味苦,性寒;有毒。歸心、小腸、膀胱經。能清心火,利小便,通經下乳。用於口舌生瘡,心煩尿赤,水腫,熱淋澀痛,白帶,經閉乳少,濕熱痹痛。關木通的中毒多由於久服和過量服藥造成的。

中毒癥狀:上腹不適,繼而嘔吐、頭痛、胸悶、腹脹隱痛,或面部浮腫、腹瀉、尿頻、尿急,漸起周身浮腫,神志不清等。

5、藜蘆

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辛、性寒、有毒。臨床上用以治中風痰涌,降血壓、殺蟲等。

中毒癥狀:首先表現舌、口腔及人體其他部位有針刺感及麻木感,繼而上腹部及胸骨後有燒灼感,且見流涎、噁心嘔吐、呃道及出汗等症,甚至可出現腹痛、腹瀉。嚴重中毒者,可出現心率減慢,脈弱而不規則,呼吸慢而淺,血壓下降,肌肉震顫及抽搐、視力障礙等,可因嚴重低血壓、虛脫、呼吸麻痹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6、天南星

天南星又名南星、葯狗子等。其味苦、性溫,有大毒。為溫性祛痰、鎮痙、鎮痛劑,含有皂苷,生服有毒。

中毒癥狀:咀嚼其塊莖數口即覺味麻辣,以後口腔黏膜輕度糜爛或部分壞死脫落,咽喉乾燥有燒灼感,部分病人口唇明顯水腫,輕度發熱,或大量流涎,重者有口舌麻木,味覺喪失,言語不清,聲音嘶啞,張口困難等。

7、大戟

大戟亦名邛鉅、下馬仙。有小毒。為利水消腫的峻劑。

中毒癥狀體表接觸,可產生皮炎、鼻炎、結膜炎等刺激癥狀;內服過量可引起咽喉部腫脹、充血、劇烈嘔吐、腹瀉、腹痛,甚則吐血、便血,出現虛脫。當大量毒素進入血液時,出現頭暈、煩躁、恐懼,進而昏迷、痙攣、震顫、瞳孔散大。嚴重者死於呼吸麻痹。

8、白果

白果又名銀杏,銀杏核。藥用其核仁。其味甘苦澀,性平,以綠色的胚為最毒。小兒服5~10粒即中毒。臨床用以鎮咳化痰。

中毒癥狀:一般為高熱、頭暈、嘔吐、腹瀉、抽搐、昏迷。有的伴有腹痛、腹瀉、呼吸困難、發紺、瞳孔縮小、白血球增多等。

9、桃仁、苦杏仁

苦杏仁別名山杏仁、北杏仁,苦杏仁內含苦杏仁甘約3%,有鎮咳作用。此甘遇水經苦杏仁酵素作用而產生氫氰酸(0.1~0.25%)、葡陶糖等而引起中毒。桃仁為活血葯,桃仁含有扁桃甘,其甘經酸或酵素的作用分解而產生氫氰酸等。苦桃仁在性狀、成分、藥理、毒力方面與苦杏仁甘相似,兩種藥物中毒均系氫氰酸所致。

中毒癥狀:輕者自覺口內苦澀、流涎、上腹部不適,嘔吐噁心、頭暈、心悸,重者昏迷、抽搐,繼而呼吸抑制、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脈微弱而死亡。苦杏仁中毒,也可以引起多發性神經炎。

10、夏枯草

味辛苦、性寒。歸肝、膽經。可清肝,利尿,明目,消腫,降血壓,清肝火,散結解毒;用於目赤腫痛,羞明流淚,頭痛眩暈,畏光流淚,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結核,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血崩,帶下,瘰癧,癭瘤,乳痛,乳癌,甲狀腺腫大,淋巴結結核,高血壓症,乳腺增生等症。主要成分為芸香苷及咖啡酸、生物鹼和水溶性鹽類等。

中毒癥狀:氣虛者服用此葯,不適癥狀加劇。或可造成嚴重肝損傷,或變現為過敏反應,表現為皮膚瘙癢、丘疹,甚至因過敏性休克而昏倒。

2

配伍禁忌

所謂的配伍禁忌,就是指某些藥物合用會產生劇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壞藥效,因為應避免配合應用,即《神農本草經》所謂:「勿用相惡、相反者」。其主要內容大致為「十八反」及「十九畏」。

1、「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蔞貝蘞芨攻烏

藻戟遂芫具戰草

諸參辛芍叛藜蘆

第一句:本草明確的指出了十八種藥物的配伍禁忌

第二句:半(半夏) 蔞(瓜蔞) 貝(貝母) 蘞(白蘞) 及(白芨)攻擊或與烏(烏頭)相對

第三句:藻(海藻) 戟(大戟 ) 遂(甘遂)芫(芫花)都與草(甘草)不和

第四句:諸參(人蔘、丹參、沙參、玄參等所有的參)辛(細辛)芍(赤芍 白芍)與藜蘆相背叛

2、「十九畏」

硫黃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見便相爭。

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

丁香莫與鬱金見,牙硝難合京三棱。

川烏草烏不順犀,人蔘最怕五靈脂。

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順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硫黃畏朴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鬱金,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蔘畏五靈脂。

中醫中藥理論博大精深,中藥配伍千變萬化。辨證施治重中之重。同病不同人不可用一方,汝之蜜糖,彼之砒霜。自行服用中藥是十分兇險的事情。生活中甚至一些補益中氣的中藥如人蔘、甘草、當歸也不可隨意亂服。所以「葯膳」「秘方」用之前問問醫生,到底需不需要,到底能不能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常州一院藥學部 的精彩文章:

TAG:常州一院藥學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