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冬去春來,養生正當時,謹記「六字訣」,為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礎!

冬去春來,養生正當時,謹記「六字訣」,為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礎!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一切皆呈現出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同時也是養生的最佳季節。

抓住春天的養生時機,打好健康基礎,讓你一年都免受疾病困擾。

春季養生正當時,謹記「六字訣」,為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礎!

剛剛進入早春,養生要謹記「六字訣」,即:保暖、和胃、養肝,這六字口訣,為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礎!

「六字訣」之保暖

早春時節,雖然天氣回暖,但畢竟春寒料峭,不能「美麗凍人」,做好保暖工作還是十分必要的!

老話說:「春捂秋凍,少生雜病」。早春時節,要注意腹部、背部、足底部的保暖,除了要適度增減衣服以外,還可以按照下面這樣做!

腹部保暖,可多捂肚臍

腹部有很多重要經脈,如脾胃經、肝腎經穿過,任沖督三脈起於腹腔內。腹臍,是人體最柔軟、最脆弱的部位,也最易受寒、感染的部位。特別是一些胃部怕冷、愛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

腹部還有一個重要穴位——神闕穴,日常多捂肚臍,可以很好的溫暖腹部!

雙手掌心相對,上下摩搓直至手指手心都溫暖,用一隻手掌心捂住肚臍五分鐘。

「氣得溫而易行」,手心的勞宮穴是身體的火穴,藉助這裡的熱燥之氣,溫暖肚臍,可以溫中散寒,健運脾胃。

背部保暖,每天搓後背

背部是陽氣所在,後背有條督脈,為陽脈之海,也是全身陽氣集聚和運行的通道,做好背部保暖,不僅能夠減少患感冒的幾率,還對五臟六腑都有很好的養生作用!

背部保暖,最好再穿一件緊身的棉背心或皮背心,不讓背部受風;在9點之前,陽光不太烈時曬背,不要太長,以1小時左右為宜。

還可以每天隨時隨地的雙手搓到後腰發熱。這裡是命門穴、腎俞穴的所在,是督脈、膀胱經中部的樞紐。

督脈和膀胱經僅僅只是個通道,本身並無能量!需要腎氣的推動才能完成陽氣生髮和排毒的功能。

因此,刺激命門穴、腎俞穴是最簡單直接的辦法。也是打通後背經絡最重要的穴位!

足底保暖,每天泡腳加按摩

寒從腳下生,足底保暖很重要!

足三陰經都是起於足下,循行到腹部,所以,一定要做好下肢的保暖,以防足三陰經受寒,寒邪順著經脈傳到腹部,進一步損傷其他臟器,引起一系列疾病。

每天睡前用熱水泡腳,在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熱水,讓水漫過腳踝。浸泡20分鐘左右。

泡腳後,揉搓腳心,按摩湧泉穴,能改善末端血管的微循環狀況。

「六字訣」之和胃

春季是養脾胃的好時節,在中醫方面,脾胃主要是要靠後天的保養的,但是我們都清楚,只有脾胃的健康,才會保障我們飲食的健康,但是現在很多人的飲食不規律,生活節奏差,所以脾胃都是不健康的,脾胃更需要養護。

春季,養脾和胃,首先要疏通胃經、脾經,使其保持暢通,讓氣血運行平穩,提高脾胃腐熟運化水谷功能,補充人的源動力,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想要胃好,記住一句養胃口訣,即:一保、二米、三水、四穴

一保:保暖

患有慢性胃病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及時添加衣服,外出穿風衣時不要敞懷,夜晚睡覺應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二米:小米、花生米

中醫認為,小米可以健脾和胃、補益虛損、和中益腎、除熱解毒。小米營養價值豐富,易於消化,又不傷脾胃,本身就有和中健胃,補虛扶正的功效,又開胃又養胃,素有「代參湯」之稱。

花生有一個突出的好處是能起到養胃的作用,每天吃適量生花生,對養胃有一定好處。

三水:溫水、牛奶、草藥茶水

溫水,35℃~40℃的溫水,是胃腸道感覺最舒服的溫度。晨起喝杯溫開水,能幫腸胃道「減負」。

牛奶,可以稀釋胃酸,因此常被人們認為是非常適合養胃的食物。牛奶相對於其他食物,確實對胃的刺激相對要少。牛奶可以中和胃酸,在胃表面形成保護膜,但一天不宜超過兩杯。

草藥茶水,茶療在調理胃病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茶療溫和持久,古老的中醫,很早就有「茶為萬病之葯」之說。日常喝點養胃的茶飲,是不錯的選擇,如紅茶、玫瑰花茶等!

四穴:足三里、中脘穴、章門穴、膻中穴

按足三里,可治各種腸胃消化系統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脹胃痛。

按中脘穴,溫胃理氣。

按章門穴,解除胃痛。

按膻中穴,調氣養胃,使得腸胃氣機得到疏理。

「六字訣」之養肝

中醫認為,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而肝在五臟中也屬木,春季是肝最活躍的時候,是養肝的黃金季節。

不過在這春三月中,因為溫度逐漸由寒轉溫,肝的陰陽之氣也隨著春天的氣溫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每個月對應的養肝方法是不同的。

在春三月,養肝分「三步走」!

第一步:農曆正月,助肝陽(2018.2.16~3.16)

正月的時候,因為氣溫還偏低,所以要注重養肝陽。

生活中出現怕冷、面色比較青、指甲的顏色也發青、眼睛視物模糊、舌苔白,或者經常容易小腿肚抽筋,尤其是夜裡抽得都不能睡覺,這都是典型肝陽不足的表現。

因為中醫認為肝主筋,肝陽不足的時候,就不能溫養筋脈,所以就容易抽筋。

多吃韭菜、豆芽菜,助陽氣生髮

春季養陽,首先選擇辛甘發散的食物,韭菜是不錯的選擇之一!

韭菜辛溫發散,有助於人體陽氣生髮舒暢,韭菜炒雞蛋,是適合春天進補的一道家常菜。韭菜養陽,雞蛋養血滋肝陰,陰陽雙補!

被古人稱為「種生」的豆芽,最適合春季吃,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有助於肝氣的疏通,健脾胃。

而且,豆芽菜還具有清熱的功效,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和胃、緩解春季氣候乾燥導致的「燥熱」。

第二步:農曆二月,補肝血(2018.3.17~4.14)

中醫認為「爪為筋之餘」,如果指甲發白、面色白和頭暈眼花,就說明這個人是肝血不足了,補肝血有兩招!

保證睡眠、不熬夜,補肝血

補肝血,最重要的就是要睡好覺,保證睡眠,不要熬夜。

尤其是23:00-03:00之間的睡眠最重要,因為這個時候肝經膽經血最旺,我們全身五臟六腑的血,都要在這個時候通過肝臟排毒,人卧血歸於肝,所以,在這個時間段一定要進入睡眠狀態了。

第三步:農曆三月,降肝火(2018.4.15~5.14)

農曆三月的時候,外界的溫度逐漸升高,總體感覺很舒適,不冷也不熱。但在這個時候,如果您感到累的時候,臉容易紅、或者是愛熱愛出汗、容易上火、眼睛發紅有紅血絲、睡眠也不好時,就要考慮是不是肝火旺、要給肝降火了。

肝火旺是中醫特有的病名,在中醫看來,肝火旺就是肝的陽氣亢盛,表現出來的熱象,多因七情過極、肝陽化火或肝經蘊熱所致。

一杯茶、兩個穴位,快速降肝火!

肝火旺,可以用一些清熱利濕、疏肝泄膽的中草藥泡水代茶飲,有很好的幫助,可以自己動手做一杯清熱去火的金桂菊茶飲,每天喝,給肝臟「降降火」!

取蒲公英3.3g,胎菊0.3g,金銀花0.3g,桂花0.1g製成茶包,每天取一包,泡水代茶飲,可反覆沖泡!

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能清熱解毒,疏熱散邪,可改善口臭、咽干口燥,清除體內毒素,預防和抑制痘痘和暗瘡生長。

桂花香氣柔和、味道可口,性質溫和,不僅可以中和寒性,還有解除口乾舌燥、腸胃不適之效,經常飲用,對於緩解口臭,除口腔異味有效!

胎菊能清肝火,又能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對肝火旺、用眼過度的眼睛乾澀有很好的效果。臨床上常與蒲公英配合適用,清熱解毒。

蒲公英歸肝、胃經,具清熱解毒、保肝利膽的功效,善於清肝熱,凡肝中鬱熱所見的急躁易怒、口苦口乾口臭、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等,均可加用蒲公英。

四者搭配在一起,可以很好的給肝臟「降降火」!

配合按摩太沖穴、陽陵泉穴,能更好的讓你「消氣降火」

太沖穴,是肝經上最重要的穴位,在第一、二趾跖骨的連接處,用手指順著拇趾和次趾的夾縫向上輕輕移動,當摸到有跳動的脈搏的時候,此處就是太沖穴。

按摩前先用溫水泡腳10~15分鐘,用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太沖穴3分鐘,然後換右手拇指按揉左太沖穴3分鐘,反覆2~3次,按揉力度以產生酸、脹、痛感為宜,最好每天早、中、晚各進行一次。

按揉太沖穴的時候,配合按揉陽陵泉穴,可增強效果。

陽陵泉穴就位於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

坐位,兩手拇指分別按置於兩側陽陵泉穴。先按揉陽陵泉穴1分鐘,再用力橫向彈撥穴位處的肌腱3~5次,以有酸麻感為好。每天早、中、晚各撥動一次。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雪姐姐 的精彩文章:

既好吃又養生的8大野菜,全部吃過的,算你厲害!
23歲妻子借酒消愁,第二天暴斃,只因丈夫忽略了一件事!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