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從面相臉色判斷脾胃好壞

從面相臉色判斷脾胃好壞

以前我們經常說面相可以判定人生,實際上這的確是一種迷信的說法,但是面相的確能夠看出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尤其是脾胃的好壞,從面相臉色判斷脾胃好壞。

脾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一生都在辛辛苦苦、任勞任怨地為我們身體健康工作:消化食物、運輸營養,生化氣血,所以我們日常的飲食、保健應當也為脾胃正常運作著想。

但是生活總會有不順心的時候,如果脾胃出了問題,我們怎麼能夠知道呢?現在老中醫來教你幾招,簡簡單單從面相即可看出脾胃好壞。

臉色黃、嘴邊黑、鼻尖暗說明脾虛

黃皮膚是我們中國人的重要特徵。不過,

有正常的黃,也有病理的黃。正常的

應當是明亮、潤澤、含蓄的,並且有紅色摻雜其間。如果

太過、

不及、

一色獨顯,或者與青黑等顏色一起顯現,那就是病色。

中醫認為,出現了病色的黃,首先要考慮是脾胃出了問題。

脾胃負責運化水分穀物,人吃飯喝水以後,就是通過脾胃消化吸收裡面的精華,轉變為氣血,所以說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

脾一旦有毛病,身體就不能實現這種轉化,人吃進去的飯、喝進去的水,不能正常運化,無法供給五臟六腑營養,於是血液減少了,其結果就是臉色變白變黃。

脾胃出了毛病,癥狀主要可概括成8個字:納呆、腹脹、腹瀉、便溏。

「納呆」的意思就是不想吃飯,也吃不多、吃不香,這是脾胃功能減退最明顯的特徵;腹脹的特點是不吃不脹,吃一點東西就發脹;腹瀉就是拉肚子,如果水和糞能分開叫「腹瀉」,水和糞均勻混合在一起叫做「便溏」。

如果發現自己有這幾種情況,就該懷疑自己的脾胃是不是出了問題,儘快就醫。

單看鼻尖

實際上人的鼻尖不是尖的,而是有一個很隱秘的小坑。以這個小坑為中心,周圍就是反映脾臟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最明顯的區域。

病重的時候,比如有的人臉上發青發黑了,一點光澤都沒有,但只要他的鼻尖是明亮、潤澤的,就說明他的脾胃運化功能還在,就還能吃飯、吃藥,所以就有救,所謂「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另外,如果患病時

代替了其他病色出現在臉上,比如由黑轉黃,而且變得明亮、潤澤,說明脾胃恢復了,病情出現了轉機。

其實大部分時候我們的脾胃都是很正常的,脾胃最希望我們的飲食方式是:清淡適量重營養,多吃易於腸胃消化的食物,不暴飲暴食、忽冷忽熱,不偏食,注意調整情緒,這些都是保養脾胃的要訣。

老中醫提醒,不要等到脾胃出問題時再後悔懊惱,只有做好平時的保健工作,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