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俄伊犁條約中國究竟割了多少地?

中俄伊犁條約中國究竟割了多少地?

伊犁條約的主要內容

1877年,左宗棠打敗了俄國軍隊,收復了新疆除了伊利以外的全部領土。1881年2月24日,本來要求俄國歸還伊利地區,但清政府最後卻被俄國脅迫簽訂了《中俄伊犁條約》,也被稱為《中俄改訂條約》。戰爭中勝利的清政府軟弱無能,簽訂了這個極不平等的《伊利條約》使得國家領土被搶佔,國家尊嚴遭到踐踏。那麼伊犁條約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呢?

中俄伊犁條約中國究竟割了多少地?

《伊犁條約》內容示意圖

中俄伊犁條約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條:

第一,俄國將伊利地區歸還中國,但是中國要將霍爾果斯河以西、伊犁河南北一帶的地方全部劃分給俄國所有,而且還有在塔爾巴哈台地區根據情況再定新的邊界,在喀什噶爾地區現在兩國的管轄地方安設界碑。

第二,中國要向俄國賠509萬兩白銀,必須在兩年之內連本帶息還清。

第三,俄國在內蒙古地區的商業貿易依舊不得收稅,在新疆地區的貿易暫時也不能收稅;並且清政府必須允許俄國商人到甘肅肅州進行經商,從俄國運到肅州的貨物,必須減少三分之的稅賦。

第四,俄國在肅州和吐魯番兩個地方增設領事,等到俄國商貿興盛之後,陸續在科布多、烏里雅蘇台、哈密、烏魯木齊、古城這五個地方增設領事,領事有權處理這些地方的所有事端。

第五,伊利居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是否加入俄國國籍,中國的所有官員一律不能阻攔。

以上五點就是伊犁條約的主要內容。總之,伊犁條約的主要內容完全是以損害中國領土司法主權完整來滿足俄國野心的極不平等條約。

中俄伊犁條約割地多少

中國在近代史上同俄國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比如中俄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中俄伊伊犁條約等等。在這些條約中,中國被迫割地賠款,致使大片領土被俄國割占,那中俄伊犁條約來說,中國雖然收回了伊犁地區,但是也被迫割讓了更大片的領土。那麼,中俄伊犁條約割地多少呢?

中俄伊犁條約中國究竟割了多少地?

曾紀澤畫像

中俄伊犁條約也被稱為中俄改訂條約或者聖彼得堡條約,它是在左宗棠收復新疆地區之後,為了從俄國手中收回伊犁地區而簽訂的。中俄伊犁條約是在1881年光緒7年外交大成曾紀澤前往俄國聖彼得堡簽訂的,在中俄伊犁條約的內容中,規定了俄國將中國的伊犁地區歸還給中國,但是中國必須將霍爾果斯河以西以及伊犁河南北一帶地方劃分給俄國所有,而且還要在塔爾巴哈台地區再次斟酌新的邊界,在喀什噶爾地區安設界碑界牌。那麼中俄伊犁條約各地多少給俄國呢?

根據統計,在伊犁條約簽訂後,清政府雖然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河流域附近的領土,但是割讓俄國塔城東北和伊犁、喀什噶爾以西的大片領土,大約7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所以中俄伊犁條約割地七萬多平方公里。指的注意的是,中俄伊犁條約雖然使得中國損失了霍爾果斯河以西以及伊犁河南北一帶地方七萬多平方公里土地,但是也收回了伊犁地區大約兩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和其他不平等條約相比還是比較能接受的,就連收復新疆的左宗棠對伊犁條約也感到比較滿意。

誰去簽訂的伊犁條約

在清朝末期的時候,西方列強紛紛入侵中國,面對西方資本主義制度下的軍事強國,落後的清政府自然不能抵擋。由此,清政府在各國的脅迫下籤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這些條約的內容共同的特點就是割地賠款,讓給列強更大的經濟特權。但是中俄伊犁條約卻和其他條約有些不同,伊犁條約雖然損失了7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但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河流域附近2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可以說伊犁條約對於中國的損害相比之下沒有其他條約那麼大,那麼,是誰去簽訂的伊犁條約呢?

中俄伊犁條約中國究竟割了多少地?

曾紀澤畫像

《中俄伊犁條約》也被稱為《聖彼得堡條約》,簽訂時間是清光緒七年,也即公元1881年2月24日。中俄伊犁條約是清政府派代表大臣去俄國聖彼得堡簽訂的關於歸還新疆的伊犁地區的條約,那麼這位清政府代表大臣是誰呢?下面來看看到底是誰去簽訂的伊犁條約。

簽訂伊犁條約的這位清政府大臣就是曾紀澤,他是曾國藩的兒子,清朝著名的外交家。1880年2月19日,清政府任命大理寺少卿、駐英法公使曾紀澤為欽差大臣出使俄國。曾紀澤此去俄國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談判使俄國能盡量讓步,使中國挽回一部分主權。7月30日,曾紀澤和隨行人員抵達聖彼得堡,隨後曾紀澤和俄國展開了談判,期初俄國一直拒絕清政府的要求,但曾紀澤沒有放棄,幾經交涉,俄國終於同意了。1881年3月24日,曾紀澤在俄國擬定的《伊犁條約》上簽字畫押。《伊犁條約》雖然使得清政府割讓了塔城東北和伊犁、喀什噶爾以西約7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但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河流域附近的領土。

總之,是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去俄國簽訂的《伊犁條約》。

伊犁條約的評價

在近代歷史上,清政府同西方多個國家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這些不平等條約使得中國從封建社會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的領土和主權也不斷遭到破壞。《伊犁條約》就是其中之一,《伊犁條約》是清政府和俄國在聖彼得堡簽訂的,因此也叫《聖彼得堡條約》。那麼人們對於《中俄伊犁條約》都有怎樣的評價呢?下面來看看伊犁條約的評價。

中俄伊犁條約中國究竟割了多少地?

左宗棠雕像

對於伊犁條約的評價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第一,《伊犁條約》和其他不平等條約一樣,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恥辱,當時的清政府軟弱無能;在左宗棠收復新疆之後卻屈服於俄國的威逼脅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伊犁條約》,致使國家主權和領土受到損害。

第二,《伊犁條約》的簽訂,雖然損失了塔城東北和伊犁、喀什噶爾以西大約七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但畢竟收回了伊利九城以及特克斯河流域附近的領土。從這點來看,《伊犁條約》和其他不平等條約相比中國受到的損害相對較少一些。就連收復新疆的欽差大臣左宗棠也對《伊犁條約》的簽訂感到比較滿意,雖然這些是清政府懦弱的表現,但也是當時比較好的結局了。

第三,《伊犁條約》進一步向西方國家展示了清政府懦弱的一面,作為戰勝國反而割地求和,其軟弱無能的致命點暴露無遺。《伊犁條約》不斷割地賠款,而且也讓俄國取得很多商業特權,給中國西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後果。

以上就是人們對於伊犁條約評價的主要觀點,總之,《伊犁條約》是一個不平等條約,歷代人們對於簽訂伊犁條約的評價大多都是負面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點意思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真把常遇春老婆煮給人吃了嗎
聞仲師傅是誰 聞仲和姜子牙誰厲害

TAG:歷史有點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