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日本NEDO為實現鋼鐵製造業二氧化碳減排30%目標的驗證測試順利結束

日本NEDO為實現鋼鐵製造業二氧化碳減排30%目標的驗證測試順利結束

2月23日,一直致力於確立鋼鐵製造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削減技術,並持續推動施行驗證測試的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公布消息稱,該機構已向 「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削減約30%」 的目標大幅挺進。




NEDO聯合5家日本鋼鐵企業、設備製造企業於2008年開始啟動驗證測試,並於2016年,應用新日鐵住金君津制鐵所建造的試驗用熔煉爐進行了最終階段的測試。測試用熔煉爐的容積僅為12立方米,大小雖然只有實際熔煉爐的幾百分之一,但作為測試用熔煉爐已是世界最大規模。




(1)測試驗用熔煉爐 (2)與CO2分離回收設備 (圖片由NEDO提供)



冶鐵過程中的主要工序是將氧從作為原料的鐵礦石(氧化鐵)中分離出來。一般的作法為:在熔煉爐中,通過焦炭燃燒時所產生的一氧化碳(CO)將氧氣從氧化鐵中分離,提煉出金屬鐵。本次驗證測試中,採用了添加氫氣來減少焦炭使用量以實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技術,並對該技術以及熔煉爐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的分離?回收技術的實用性進行了檢驗。




驗證測試結果顯示,使用氫氣作為減少熔煉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可行性技術得以確立;而且從熔煉爐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分離?回收技術,預計從g完全可以實現將分離?回收1噸二氧化碳的成本控制在2000日元以下的目標。NEDO表示,除了改良開發可在低溫環境下發生反應的吸收液之外,通過綜合搭配運用冶鐵工廠未被利用的廢棄熱能等技術,從熔煉爐排放出的氣體中分離?回收二氧化碳的工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2016年5月,在日本內閣會議上審議通過了《地球溫室效應對策計劃》。該計劃制定了日本2030年溫室化氣體排放量較2013年要減少26.0%的目標。2013年度,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13億噸,其中鋼鐵製造業的排放量達1.8億噸,佔整體的14%。目前,日本的鋼鐵製造業能源利用率為世界首位,但業界認為,要在中期目標——減排26.0%的基礎上,實現2050年再減少80%的目標,必須進行革新性冶鐵工序的技術開發。




NEDO表示,將基於本次的測試成果,計劃在2030年前後確立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30%的技術和熔煉爐1號機組的投產使用,並在2050年前實現技術的普及。



在NEDO與鋼鐵製造業界共同推動的驗證測試中,並不包含將分離?回收的二氧化碳進行最終處理的技術。將二氧化碳從沿岸壓入海底密封的 「CCS(碳捕獲與封存技術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 被視為較可行的最終處理方法。由日本的電力、鋼鐵製造公司等出資設立的日本CCS調查株式會社於2008年設立,承接了日本經濟產業省進行CCS驗證測試的委託業務,並已在北海道苫小牧市開展實施。




文/ 客觀日本編輯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客觀日本 的精彩文章:

ZMP啟動超小型自動駕駛EV租賃實驗
日本國立大學的改革之路——吳海元

TAG:客觀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