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內容平台的「下半場」,UNetwork能做什麼?

內容平台的「下半場」,UNetwork能做什麼?

那麼,在閱讀下文之前,我們還給廣大讀者準備了一波福利,價值1299個UUU。

各位在公眾號界面回復【福利】即可得到。

老榕說,在1997年之前,從來沒有人想到過一個人會因為一篇帖子而「一舉成名天下知」。

根據1997年的互聯網調查數據顯示,當時全國網民的數量加起來僅僅才62萬,甚至還比不上一個小城市的常住人口,更不用說微博上那些動輒千萬粉絲群體的意見領袖。

然而在當時數量稀少的那62萬網民里,卻湧現出了許多知名的互聯網大佬——搜狐的張朝陽,新浪的王志東,網易的丁磊,甚至是剛成為華人首富的馬化騰…..

當然,不僅僅是這些聞名中外的互聯網大佬。

其中,也橫空出世了倆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一個是老榕,一個是老沉。

前者是中國第一批互聯網風雲人物之一,8848的創始人以及B2C電子商務的早期探索者王峻濤。

後者是人稱中國第一網編的陳彤,可以說是他一手制定了互聯網網編標準也不為過。陳彤後來去了小米,之後在16年宣布加盟一點資訊出任總裁,同時兼任鳳凰網聯席總裁,並繼續代表小米擔任一點資訊董事。

那麼這倆個人是如何突然崛起的呢?

這一切都源於當時的一次熱點,徹底讓老榕和老沉紅遍了整個大江南北。

1997年10月31日,中國隊在大連金州2比3輸給了卡達隊,足球界一片唉聲嘆氣,這時候老榕的一篇《大連金州不相信眼淚》因緣際會的成為了當時的一款爆文,主流媒體也紛紛轉載。

後來有人勸老榕把這篇文章投給報社,老榕嫌麻煩,於是把文章發表到四通利方的體育沙龍。

四通利方是什麼地方呢?

那時候的新浪還不叫新浪,叫四通利方。它也不是一個門戶網站,而是一個社區(BBS),老沉就是這個社區的一名普通編輯。

文章在四通利方發表後,迅速引起了尋多人關注和熱議。

如果從當時的環境來看,老榕其實也是幸運的,他趕上了一次「熱點」,並且當時沒有任何競爭對手。如果是今天,很可能這個熱點一出來,許多新媒體就會迅速跟風,那麼老榕的文章可能很難形成當時那麼大的影響力。

一個熱點,一篇文章,便讓這倆個人在互聯網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果沒有四通利方這個內容平台,老榕的文章可能不一定能得到這麼大的關注。同樣,沒有老榕的優質內容,四通利方也不會短期內積聚這麼大的人氣。

這是一場雙贏的戰役。

正如剛才所提到的四通利方。

在1997年互聯網還沒有完全普及開始時,當時的內容平台還是最古老的形式——BBS。

BBS的全稱叫電子布告欄(BBS:BulletinBoard System),講通俗點的就是把大學裡那些粘貼小廣告和通知的公告欄搬到了網上。除了自由發信息之外,也增加了互動功能。

通過線上內容的集成和互動,極大的提高了效率和拓寬了整個社區的邊界。各種各樣的內容通過BBS開始在互聯網空間內不間斷的傳播交流著。

隨著技術的發展,內容平台的形式也逐漸發展的越來越多樣化。

內容平台不斷的再升級,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人的參與和關注。可惜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內容平台也開始出現了種種問題。

而其中被人最為詬病的則是內容的篩選用戶參與的熱情度

傳統的內容篩選方案一般來說有兩種。

一種是機器推薦。這種推薦方式也就是通過後台的演算法,來計算出目前用戶最感興趣的,和可能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推薦。這種方法的弊病就在於,推薦的內容有可能是吸引眼球的,但不一定是優質的。

另外一種則是人為篩選。但是人們在篩選時往往會基於自己的主觀喜好,這個時候優質內容也不一定能夠脫穎而出,有可能被篩選出來的僅僅只是篩選人自己看好的內容而已。

久而久之,很多優質內容便會被積壓下來,久無出頭之日,這也大大打擊了優質內容創作者的信心,不會再去進行創作。

用戶的參與熱度同樣也讓人頭疼不已。

社交網路有一個「100/10/1法則」。

意思是1%的人創建內容(留言),10%參與互動(比如點贊),100%的人是沉默者,只是瀏覽內容。

很多內容創作者掏空心思創作的文章,卻只有寥寥幾人給予反應,勢必會大大打擊作者的創作熱情。但是對於閱讀者來說,即使他有所反應,也不一定能得到什麼實質性的回報。這麼看來,確實也很難引起閱讀者的參與熱情。

這成為了內容平台所面臨的一個巨大難題。

因此,UNetwork基於以上痛點,推出了新的機制。

這種機制就是讓點贊優質內容的用戶,能像作者一樣獲得回報。第一個點贊者的花費全部分給作者;第二點贊者的花費會對半分給作者和第一個點贊的人;第三個點贊者的花費會平均分給作者,第一個投票的人和第二個投票的人,以此類推。當然,這些點贊是需要成本的。

這意味著,用戶在點贊的同時,也是在做著一項「投資」。

用戶必須要通過自己的閱讀和分析,去判斷出這篇文章是一篇好文章,甚至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

相比傳統的點贊打賞,這樣的方式不僅僅是單方面的欣賞和付出,更是自己進行財富增值的「投資」。

李笑來曾經說過,一個人想要真正成功,那麼他一定要有「睡後收入」。

「睡後收入」指的不是你去「睡服」別人,就有人給你買車買房了,而是你「睡著後也能持續產生收入」。

試想,你閱讀了一篇優質的文章,在早期就給它點了贊。不僅你的精神上有所愉悅,作者的優質內容能得到認同,甚至未來一段時間後你還會獲得遠超原本你投入時要多的價值回報。

那麼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於作者來說更是一種正向激勵。

作者生產的內容質量越高,就越是能獲得高額回報。那麼,這些作者肯定會花更大的精力去研究,搜集素材,提供更為優質的內容。

整個UNetwork的經濟模型就是為了讓優質內容脫穎而出,同時也在培養整個社區對於優質內容的判斷,逐漸進化成一個優質內容的社區。

未來,一篇好的文章不僅僅是讓創作者「一舉成名天下知」,甚至是對他內容的認可者,也能獲得超乎想像的回報。

「或許3年後,大家除了習慣汽車、房產、股票是個人資產之外,也將習慣一個優質內容(比如一篇文章)成為個人資產。」

U Network 是全球第一個去中心化的內容估值和發布平台,運用經濟原理,在內容平台中引進預測市場,解決「優質內容被埋沒」的問題,讓優質內容凸顯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區塊鏈家族 的精彩文章:

TAG:區塊鏈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