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字經濟引領產業變革

數字經濟引領產業變革

《動力變革》遲福林主編中國工人出版社2018年2月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季曉莉 目前,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已成為我國產業變革的突出亮點。2016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2.6萬億元人民幣,佔GDP比重為30%,實際增速是GDP的3倍左右,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國。「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機遇,在於數字經濟引領產業變革。」《動力變革》一書指出,未來幾年是第四次工業革命關鍵技術改造提升舊動能、培育壯大新動能的發展關鍵期,也是國際產業分工重大調整期和世界競爭格局與國家力量對比重塑期,更是我國搶佔全球經濟競爭制高點的戰略機遇期。這個歷史機遇期抓得好,我國不僅能實現「彎道超車」,甚至在某些領域還能實現「換道領跑」。我國在數字經濟領域優勢明顯 1995年,全球互聯網企業前15名沒有一家中國企業。到2015年,雖然美國互聯網企業仍佔據主導地位,但中國企業已增至4家,市值佔比22%,而且仍在快速增長。截至2017年12月,網易、新浪等互聯網企業也已躋身全球前15名。此外,一大批極具發展潛力的中小互聯網企業快速發展。在全球262家「獨角獸」公司中,1/3是中國企業,雖然企業數量低於美國,但是一些企業估值已經接近美國同類企業。 據《動力變革》預測,我國到2020年數據總量將超8000EB,佔全球數據總量的比例達20%,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數據資源大國和全球數據中心。我國數字市場也在不斷擴大,截至2017年6月,我國互聯網用戶達7.51億人,佔全球互聯網用戶的1/5。根據國家信息中心推算,2020年我國網民數量將達到11億人。龐大的市場規模不僅為我國數字經濟提供了巨大發展空間,而且有助於某些數字行業在短時間內積聚千萬甚至過億的用戶。 現在,移動支付已成為我國經濟中新業態、新模式的重要技術基礎,並深刻改變現行的生產生活方式。2016年,我國移動支付滲透率達到68%,是2013年的2.72倍;與個人消費相關的移動支付交易額高達790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11倍。在一二線城市,移動支付占支付場景近80%,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推動我國加速進入無現金社會。 我國共享經濟已經成為主流業態。預計未來幾年,我國共享經濟年均增速仍將保持在40%左右,到2020年對GDP的貢獻率將突破10%。同時,我國平台型企業加快發展,不僅創新企業大量出現,而且傳統企業也開始了平台化轉型。蘇寧、國美等傳統零售商跟隨亞馬遜、京東等公司的腳步,開始搭建網上銷售平台。阿里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預測,未來5年,將出現首個交易額超過6萬億元人民幣的平台型企業。數字經濟重塑傳統製造業 現在,我國傳統產業的數字革命正在加快推進。以零售業為例,2016年,我國網路零售額達到5.16萬億元。未來,隨著「無人零售」、「智慧零售」等新零售的興起,不僅顯著降低了零售企業與消費者成本,也將打通線上線下營銷渠道,通過大數據實現供需精準匹配,開啟消費新模式。到2022年,我國無人零售市場交易額將達到1.8萬億元人民幣以上,用戶規模也將達到2.45億人。 在工業數字化過程中,2017年,我國處於集成提升及以上階段的工業企業佔比19.3%,比2012年提高8.4個百分點;47.7%的工業企業在某一關鍵業務環節實現了信息化的全覆蓋,比2012年提升了23.6%個百分點。 數字技術也加快了向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廣泛滲透。例如,黑龍江省利用物聯網技術開展水稻智能生產線改造試點,在水稻浸種催芽過程中對水溫進行實時監測和精準調控,使出芽率提高10%以上,畝產量增加5%~10%。 《動力變革》認為,數字經濟將重塑製造業價值鏈。數字經濟帶來的製造技術創新,將影響製造型企業從設計到售後服務的整體價值鏈。這使孤立的製造單元被完全自動化、一體化的生產線取代。通過製造商和供應商的合作,產品、生產流程和自動化生產將在一個充分整合的流程中設計並完成。生產和物流的整合轉型從生產和物流及其相應的IT系統開始,涉及企業內部、企業與客戶以及供應商之間產品和生產數據的交換。特別是供應商,他們將從設計和供應鏈數據的交換中獲益。 「在生產流程中,人、機器、配件以及產品之間的溝通將達到實時或接近實時的速度。」《動力變革》認為,隨著生產率水平的提高,製造業產值將大幅提升,加之3D列印技術和增材製造對部分昂貴生產資料的替代,原材料的成本也會相應地降低,這為製造業尤其是設備型製造企業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 過去我國製造業增長十分迅猛,在不到40年時間內建立了全球最為完善的工業體系。進入工業化後期後,提升工業化質量,推進「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變,刻不容緩。數字化成就全球高端製造業 當下,數字化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提升高端製造業效率、搶佔未來高端製造業制高點的主要途徑。例如,美國通用電氣率先先於2012年提出「工業互聯網」概念,2014年開始進入試點期,聯合思科、IBM等成立工業互聯網聯盟,當年為公司帶來了1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特斯拉的無人汽車、蘋果的iPhone手機、亞馬遜的kindle閱讀器,都是通過軟體的無線升級以及後續不斷推出的數字化產品,提升已經銷售出去的產品價值,而不是任其貶值。 再如,波音公司通過大數據技術優化設計模型,將機翼的風洞實驗次數從2005年的11次縮減至2014年的1次。瑪莎拉蒂通過數字化工具加速產品設計,開發效率提高30%。德國西門子應用數字工廠解決方案,使其產品不合格率從20年前的60%降低到現在的12%,在場地不增加面積的情況下,生產效率提高了8倍。 與之對比,2017年,我國開展遠程在線服務、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與服務、網路精準營銷等服務型製造業的比例僅為24%。我國製造業增加值目前約佔世界製造業20%的份額,我國已成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但從全球製造業產業鏈分布來看,無論是在傳統重化工業領域,還是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產業定位上還是普遍以加工、裝備為主,商業競爭模式主要是依靠低成本的價格競爭為主,研發、設計、金融等環節的盈利能力明顯不足,缺乏服務理念的商業模式創新。「我國目前還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佔據高端價值的製造業領域並不多。」《動力變革》指出,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顯示,我國企業人均工業機器人裝機量為每萬名僱員49台,其自動化程度遠低於世界水平。為了保持全球製造業20%的份額,闖出微笑曲線的低谷,我國需要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機遇,加快對生產和組裝環節的設計化、智能化、服務化、精細化改造,提升其附加值。「充分利用數據更精確地理解客戶、服務客戶,增補製造產品售後服務缺失,將成為我國製造業提升產品競爭力,推動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型升級的大方向。」《動力變革》指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導報網 的精彩文章:

平度價格認定案件受理「上網」、方便「到家」

TAG:中國經濟導報網 |